在民國知識分子中,傅斯年的爆脾氣是出了名的,他先后轟走了孔祥熙、宋子文兩任腐敗的行政院長,1945年,又“逼迫”自己的老朋友、當(dāng)時已擔(dān)任行政院秘書長的蔣夢麟辭掉所兼的北京大學(xué)校長一職,理由是蔣的作派不符合《大學(xué)組織法》。然而,傅斯年性格中決不只有剛正不阿,他也有自己的脈脈溫情。
岳南《陳寅恪與傅斯年》講到這樣一件事:傅斯年的母親體胖,因患高血壓,不宜吃肥肉,但這老太太偏好這一口。傅斯年的妻子俞大綵幾次沒給老太太吃肥肉,老太太勃然大怒。傅斯年長跪不起,聽任老太太斥責(zé)。他私下里對妻子說:“以后你給母親吃少許肥肉好了。你要知道,對患高血壓癥的人,控制情緒,比忌飲食更重要,母親年紀(jì)大了,別無嗜好,只愛吃肉,讓她吃少許,不比惹她生氣好么?我不是責(zé)備你,但念及母親,茹苦含辛,撫育我兄弟二人,我只是想讓老人家高興,盡孝道而已。”
對妻兒,傅斯年同樣滿腔柔情。1941年,傅斯年患高血壓,頭昏眩,眼底血管破裂,情況非常嚴(yán)重,不得已,在重慶郊區(qū)山中借屋暫住。有一次,幾個好朋友遠(yuǎn)道上山探病,傅斯年囑妻子留客吃飯。但廚房里除了半缸米之外,只有一把空心菜。俞大綵趕快下樓,向一位熟人借了一百塊錢,買酒菜待客。隔了一月,賬已還清,俞大綵將此事當(dāng)笑話講給傅斯年,傅斯年長嘆一聲,苦笑著說:“這真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了。等我病愈,要拼命寫文章,多賺些稿費(fèi),絕不讓你再靦顏向人借錢了。我好慚愧!”某個冬夜,傅斯年指著壁上的書架對妻子說,這些書,還有存在史語所一房間的書,他死后要留給兒子,他想請董作賓先生治方印,刻上“孟真遺子之書”。
傅斯年為朋友兩肋插刀。1940年暑假,陳寅恪離開西南聯(lián)大赴香港準(zhǔn)備赴英講學(xué),后來因故延期,陳寅恪不得不滯留香港。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夏威夷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zhàn)事爆發(fā),香港危在旦夕。當(dāng)時傅斯年的高血壓癥再度發(fā)作,只得大把吃藥,整天昏昏沉沉。得此消息,傅斯年心急如焚,他強(qiáng)撐病體,連發(fā)三封加急電報(bào),促陳寅恪離港,并請自己的兩個朋友提供幫助。
(選自《不為繁華易素心——民國文人風(fēng)骨》/游宇明 著/浙江大學(xué)出版社/2012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