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作文,是起步作文。小學一年級的看圖說話,二年級的看圖寫話,是看圖作文的基礎(chǔ)??磮D作文,一直貫穿于小學階段作文訓練的始終,是培養(yǎng)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三年級的看圖作文教學,更是一個轉(zhuǎn)折期。對許多孩子來說,它像一條門檻。順利跨過去了,學生就能在寫作的道路上大步向前;被這條門檻絆住了,他很可能從此會感覺寫作比較困難。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
三年級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他們可以進行一定的抽象思維,但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他們對直觀形象的圖畫有著比較濃厚的興趣,容易產(chǎn)生“有話可說”之感。
但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們常常發(fā)現(xiàn)三年級學生的看圖作文現(xiàn)狀不容樂觀:不是“流水賬”式的表述,就是雜亂無章式的幻想,缺乏主題,或者出現(xiàn)描寫沒有條理、主次不分的情況。從教師的指導來看,則存在著以下兩個問題:一是指導過細,把自己事先設(shè)計好的一切,統(tǒng)統(tǒng)告訴學生,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造成作文千篇一律的局面;二是指導過簡,拿到圖只是三言兩語說上幾句,學生思維沒有展開,作文只能就圖寫個大體輪廓,很難寫得具體生動。
學會看圖與合理想象
看圖作文的要求包括看圖和作文兩個方面??磮D就是觀察畫面,看清圖畫內(nèi)容,它是寫話的前提。
學會看圖 首先要學習觀察圖畫的全貌,掌握畫面整體。對于一幅圖或多幅畫,要搞清畫面是由哪幾部分組成,從整體上有了初步的印象。其次要學會觀察畫面的背景,看清其中的人或物。如果是人物畫,就從人物的外貌,衣著特征、主要動作等分辯出不同人物的特點來;如果是連續(xù)的幾幅畫,要弄清圖中有幾個角色,誰是主角;如果是景物畫,要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看看它是哪個季節(jié),由哪幾種景物構(gòu)成畫面,遠景和近景各有什么;有的圖上既有景,又有人,究竟是以人為主,還是以景為主,這就要引導學生透過現(xiàn)象,學會根據(jù)畫面的主體來辨別判斷。
合理想象 圖畫有兩種,一種是單幅的,如果把單幅圖和寫出來的文章一一對照,人們會發(fā)現(xiàn),還有許多沒有畫出來或者無法畫出來的內(nèi)容,是靠合理的想象來豐富畫面的;還有一種是多幅的圖畫,更要通過想象把一幅幅圖的意思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想象是看圖作文的核心,而且這種想象應(yīng)該是緊緊圍繞畫意的。教師要指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使圖上那些靜止的人物、景象“活”起來;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使畫面上的人物不僅有外貌、神態(tài),還有動作、語言、心理活動,使畫面上的景物有色彩,有聲音。
例文模仿、學會描寫與定點訓練
看圖作文,目的是作文。對三年級學生來說,“寫”才是重點和難點。
用準例文 兒童具有模仿的天性,模仿是兒童學習的心理需要,小學生作文能力的發(fā)展就是從模仿到創(chuàng)作逐步提高的過程。教材中提供的范文就是給學生的一個 “例子”。學生從“例子”中領(lǐng)會基本的寫作要領(lǐng)和方法,就能走上一條相對順暢的習作道路。就拿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習作1》來說吧,“對照圖畫讀讀例文,想一想,每一小節(jié)和每一幅圖有什么關(guān)系?”“習作中的哪些語言是圖上沒有畫出來的,到文章中去找一找,用波浪線畫下來。”“讀了這篇例文,你有什么啟發(fā)?”學生通過自己閱讀和交流發(fā)現(xiàn):一般一幅圖對應(yīng)寫一個小節(jié)。這樣的文章讀起來有條理。一些心理活動、對話的內(nèi)容等,都是小作者的想象,這樣寫文章就很生動。為了表達方便,可以給圖中的主人公取一個有意思的名字;重要的圖一定要寫具體,把畫面寫豐富。得出了這些小竅門后,大家再一起觀察《孫小圣和笨笨熊》這幅圖,按照上面的幾條,對每一幅圖進行練說和補充。學生們說得很帶勁兒,寫起來也很順暢,整體效果不錯。
學會描寫 同樣一篇看圖作文,有的學生寫起來洋洋灑灑,一氣呵成;有的學生卻是粗枝大葉,語言干巴。這種現(xiàn)象在三年級學生當中普遍存在,筆者認為學會描寫是這類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關(guān)鍵。比如,三年級上冊《習作3》要求學生先在秋天的背景圖上添上幾種動物,然后寫一篇有趣的作文。筆者重點指導學生寫了小河和魚兒,寫完后讓人讀了能有比較深刻的印象,甚至閉上眼睛就能想象得出當時的情景,那就真的學會描寫了。
定點訓練 每一次看圖寫話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編個故事就行,而必須有對應(yīng)的訓練點:有的著重練習有條理地觀察景物,有的重點培養(yǎng)看懂圖意的能力,有的是學習寫好人物外貌,有的則是培養(yǎng)學生通過故事揭示一個簡單道理的能力。
看圖作文是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是培養(yǎng)觀察、想象、分析和表達能力的綜合訓練,也是作文教學的“基礎(chǔ)工程”。當學生覺得看圖作文不難,自己能“接”這個活兒,“簡單”到人人都可以“過關(guān)”,并從中感受到樂趣時,那么他就漸漸走上了自主習作這條路了。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星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