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投毒案、清華大學朱令案都讓我們驚嘆大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如此之差,但是一名年僅13歲的小學生少女竟然僅僅因為嫉妒而殘殺同學,砍斷頭顱、手臂裝入袋中。如此令人發(fā)指、慘絕人寰的兇殺舉動,實在是太令人吃驚了。也許,這位少女精神上存在一定的問題,但為什么家長與老師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予以教育?
以往遇到此類事件,都容易歸結(jié)為現(xiàn)今教育制度的失敗。當前,對此事件也有這種聲音。在我看來,這位少女殺人,不能排除缺乏良好的人性教育、人格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如果孩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就會在看到他人比自己好的時候,自覺地查找自身不足,進而取長補短,即使容貌方面比不上,也會暗下決心在學習等其他方面體現(xiàn)優(yōu)勢,加以彌補。這樣的孩子才會有出息。但良好的教育靠誰去實施?
現(xiàn)實生活中,對孩子一味溺愛、一味嬌縱的不在少數(shù);遇到類似事件時,又習慣于評論他人,有多少人能從我做起深入進去,而不是當旁觀者?有多少家長能像給孩子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那樣,去幫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可曾跟孩子談過如何與人相處,確定正確的是非觀?對待13歲少女殺人事件,最重要的不是譴責一個尚未接觸社會的靈魂,而是著眼于如何引以為戒,去拯救、去引導身邊的孩子,努力阻止此類事件再發(fā)生,這才是我們的任務。
(博客鏈接:http://luanpim.blog.edu.cn/2013/805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