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立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散文《緬想的靈地》入選“2010年中國當代文學(xué)最新作品排行榜”;《悲哉,上將軍》入選“2009年中國當代文學(xué)最新作品排行榜”。曾獲第四屆在場主義散文獎、第六屆老舍散文獎、孫犁文學(xué)獎第一屆散文獎、第四屆“冰心散文獎”。散文集《遮蔽與記憶》2010年入圍第五屆“魯迅文學(xué)獎”。作品多次被《新華文摘》轉(zhuǎn)載。
一
我們到達敖魯古雅阿龍山瑪麗亞·索部落時,看到了獵人安道正坐在一堆木柴的前面,那時午后,天藍得讓人不敢相信,獵人安道的臉是醬色的,他的身邊是一柄劈柴的斧頭,很安靜。
人們說安道老人最擅長打制獵刀,他一天一天都不說一句話,當時身邊是斧頭,并沒有獵犬,但大家說獵犬是他最近的伴侶,他和獵犬同一碗吃飯,人吃一口飯,狗也吃一口飯,晚上也和獵犬同眠一張床。
當同行的人拿起斧頭在安道老人面前笨拙地學(xué)著劈柴時,老人笑了。也許在老人看來,文明人也在退化吧。人們告訴我:安道老人用作燒火的劈柴,都是在森林找的枯死的樹,鄂溫克人從不伐還生長的樹做柴燒。鄂溫克人從來不會破壞一棵樹、污染一條河。在鄂溫克人的眼中,這些都是神靈的賜予。他們相信萬物有靈魂,這些靈魂可以互相轉(zhuǎn)化,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鄂溫克人把動物植物當成和自己一樣的物種,他們有了煩惱,可以對著大樹訴說,他們通曉鳥兒的語言,他們不貪婪,他們平和地對待自然。
鄂溫克人視樹為生命,他們火塘里的柴,都是用風(fēng)倒木劈出的柴火??撤ヵr樹作為燒柴那是一種罪過,森林中那些枯干的樹枝,被雷電擊中的樹,被狂風(fēng)擊倒的樹,被山洪沖下的樹,他們把這些失去生命的樹弄來作柴燒。鄂溫克不像漢族人砍那些還活得好好的樹,那些還活著的樹就被漢人砍下,劈成木頭柈子,垛滿了房前屋后還有院子里,像炫耀,他們不理解這種貪婪。
在森林生活的鄂溫克人離不開樹,他們對樹木充滿感激充滿敬畏,鄂溫克原始神話里有:“開地之初,在大地的黃色肚臍上,單立著一棵大樹,樹上有八條繁茂的樹枝,樹干一立穿過三層天,樹皮和樹癤都是銀的,樹液閃著黃金色的光芒,果實像巨大的酒杯,樹葉像張張馬皮。從樹梢經(jīng)過樹葉流淌著神圣的黃色泡狀液體,人們飲過它就得到了大福。”
在鄂溫克的傳說里,是神樹養(yǎng)育了人類、賜福了人類,神樹是給予鄂溫克人生命的樹,鄂溫克人對樹木最根本也最原始的觀念,就是把樹看得像是養(yǎng)育自己的母親,東非萬尼卡人就認為“每毀壞一株椰子樹,就等于殺害了自己的母親”。
鄂溫克人把樹作為祭神的圣所,他們認為神的靈魂寄居在某棵大樹中。比如鄂溫克族獵民信奉的“白那查”山神?!鞍啄遣椤钡男蜗笫窃诖髽渖侠L制的一個長須老人的模樣。在狩獵途中,獵人從“白那查”旁邊走時不能喧嘩,否則對狩獵不利。鄂溫克人認為一切野獸都是“白那查”飼養(yǎng)的,獵獲野獸是“白那查”的“恩賜”,因此,遇繪有“白那查”神的大樹,要用獸肉獻祭,還要摘槍卸彈,跪下磕頭,祈求保佑。如果獵獲了野獸,還要涂一些野獸身上的血和油在這神像上。
這是鄂溫克的古老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個酋長帶著全部落的人去圍獵。他們聽見大山里傳出各種野獸發(fā)出的各種各樣的叫聲,就把這座大山包圍了。其時天色已晚,酋長就讓部落的人就地安歇。第二天,部落的人開始縮小包圍圈,一天很快又過去了,到了日落時分,酋長問部落的人,讓他們估計一下圍獵了多少種野獸?這野獸的數(shù)量又是多少?沒有一個人敢回答酋長的問題。大家知道,預(yù)測山中的野獸,就跟預(yù)測河里游著的魚森林里開多少朵花一樣,誰能說得準?就在大家沉默的時候,有一位慈眉善目的白胡子老人開口了,他不僅說出了山中圍獵的野獸數(shù),還給這些野獸分了類,鹿幾只,狍子幾只,兔子幾只。等到第二天圍獵結(jié)束,酋長親自帶領(lǐng)人去清點圍獵的野獸的數(shù),竟然與那老人說的一模一樣!酋長覺得老人非同尋常,打算問他點什么,就去找老人。明明看見他剛才還坐在樹下的,可現(xiàn)在卻無影無蹤了。酋長很驚異,就派人四處尋找,仍然沒有找到他。酋長認為老人一定是山神,住到樹里去了,于是就在老人坐過的那棵大樹上刻上了他的頭像,這就是“白那查”的來歷。
二
在鄂溫克人居住的森林里,我第一次看到了長著眼睛的白樺樹,我壓抑著像看到夢想一樣的激動,讓朋友幫忙為我留影。
在我的感官中,白樺是一種異域的風(fēng)情,在俄羅斯畫家列維坦的名畫《白樺林》前,我曾莫名地潸然落淚,為那種美,為那種秀勁挺拔的樹干上,詩意般地圍裹著一層厚厚的、白光閃閃的銀色。多么純潔的銀色!它使你聯(lián)想到《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的那些女兵,它使你聯(lián)想到純真圣潔,聯(lián)想到愛人。
俄羅斯民俗學(xué)者費德科說:“只要你走進白樺林,就會知道樺樹對俄羅斯人意味著什么。其它任何一種樹都無法帶給你那種純潔、孤傲和完美的特殊感覺。我認為這就是俄羅斯靈魂的寫照。”
詩人普希金在給友人的書信中,曾描述過去南方旅行看到白樺樹時的喜悅心情:我們穿過了一道道山嶺,首先令我驚訝的是白樺樹,北方的白樺樹!我的心為之顫栗。
這次在鄂溫克人家,我看到隨處的白樺的物件,那種欣喜可以用斷路來形容,我一時頭腦空白,為這與美的相遇。
白樺樹是鄂溫克族人生活的影子。小橋是白樺搭的,獵人坐騎的馬鞍是白樺做的,漁人的船是樺樹皮做的,一間間尖頂、形似帳篷的“撮羅子”是白樺樹翻皮搭建的,院墻也不是磚石壘的,而是清一色的白樺樹“木柵子”,甚至吃飯用的桌子、凳子及碗筷,也是樺木或樺樹皮做的。在鄂溫克民族鄉(xiāng)小孩子生下來,也放到白樺做的搖籃里掛在樹上。
白樺的汁液,像乳汁哺育著鄂溫克人,他們用獵刀在白樺樹根那里輕輕劃一個口,插上一根草棍,擺好樺皮桶,樺樹汁就順著草棍像泉水一樣流進了樺皮桶里。那汁液純凈透明,非常清甜,喝上一口,滿嘴都是清香。
鄂溫克人打獵、捕魚、擠奶用的制品很多都是用樺皮制作的。餐具、釀酒具、容器、住房、籬笆、皮船,甚至人死后裹尸都用樺皮制作;鄂溫克人許多的服飾也是用樺皮做的,如樺樹皮帽、樺樹皮鞋。
我看到了一只樺皮船。樺皮船行駛時輕巧無聲,就像一條魚,白白的,所以在水里行走不會驚走水里的魚和岸邊林中的獸。
在白樺林,我撫摸著白色樹干上那一只只黑色的“眼睛”,感到了她們在手的撫摸下忽閃忽閃地動,傳說用紅絲巾遮住白樺樹身上的“眼睛”,這樣,就能讓情人不再看其他的人,而一生一世只愛自己。我想用刀子在白樺的皮上刻下一個人的名字,但怕破壞了那種圣潔,只好作罷。
離開了白樺林,我看到了身后的一只只眼睛,在注視著我。
鄂溫克是一個信薩滿的民族,他們認為,天地萬物都有神靈,人們要謙卑敬畏,即使是一朵花的開落,一絲風(fēng)聲,一聲鳥啼,一聲雷鳴,一片雪花,一片樺樹的葉子,甚至一粒星子,都有神在遠方在看著主宰著。于是,這就有了火神、山神、風(fēng)神、雷神等等。
其實他們敬畏的就是一個神,這個神就是自然,他們對自然充滿敬畏,順從自然,不背拗,不狂妄,不貪婪,不過分索取,于是收到敬仰的神就賜予他們更多,讓他們得以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他們相信萬物的輪回,人的前世可能是熊托生的,虎托生的。于是,他們認為他們和熊啊,鹿啊,灰鼠啊,獵鷹啊,都是出自一家,對它們,只是饑餓時,不得不打獵時才出手。他們認為吶,他們和花啊草啊樹啊漿果啊野菜啊,也是出自一門,只是為了填饑時,才去采摘,于是手下就小心翼翼,就充滿愛意。
他們對森林懷著的是感恩,這使我想起了被稱為“紅人”的印地安土著,我的記憶里有一篇名叫西雅圖的酋長的演說,那也可以是鄂溫克人的宣言,和鄂溫克一樣的大自然的信徒,都是那么古老,有著金子一樣對待自然的品質(zhì)。
“對我們民族來說,這片土地的每一個部分都是神圣的。每一處沙灘,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脈,每一條河流,每一根閃閃發(fā)光的松針,每一只嗡嗡鳴叫的昆蟲,還有那濃密叢林中的薄霧,藍天上的白云,在我們這個民族的記憶和體驗中,都是圣潔的。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青草、綠葉、花朵是我們的姐妹,麋鹿、駿馬、雄鷹是我們的兄弟。樹汁流經(jīng)樹干,就像血液流經(jīng)我們的血管一樣。我們和大地上的山巒河流、動物植物共同屬于一個家園。溪流河川中閃閃發(fā)光的不僅僅是水,也是我們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個倒影,反映了我們的經(jīng)歷和記憶;那潺潺的流水聲,回蕩著我們祖輩的親切呼喚。河水為我們解除干渴,滋潤我們的心田,養(yǎng)育我們的子子孫孫。河水運載我們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滿載著我們的希望。
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zhuǎn)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哼@片土地是神圣的。河水是我們的兄弟,也是你們的兄弟。你們應(yīng)該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樣,善待我們的河水。印第安人喜歡雨后清風(fēng)的氣息,喜愛它拂過水面的聲音,喜愛風(fēng)中飄來的松脂的幽香??諝鈱ξ覀儊碚f也是寶貴的,因為一切生命都需要它。
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zhuǎn)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哼@片土地是神圣的??諝馀c它滋養(yǎng)的生命是一體的,清風(fēng)給了我們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聲嘆息。同樣,空氣也會給我們的子孫和所有的生物以生命。你們要照管好它,使你們也能夠品嘗風(fēng)經(jīng)過草地后的甜美味道?!?/p>
這是美國政府要以15萬美元換取印地安人200萬英畝土地時,紅人酋長發(fā)表的演說,這是一種忠告,也是一種深情,對離開的土地的深情。他們的愛不傲慢,他們的愛是謙卑,他們懂得躬身對待草木、溪流、蟲豸,萬物都是平等的,誰比誰高多少?誰比誰嗓門大?
“如果我們放棄這片土地,轉(zhuǎn)讓給你們,你們一定要記?。哼@片土地是神圣的。你們一定要照顧好這片土地上的動物。沒有了動物,人類會怎樣?如果所有的動物都死去了,人類也會滅亡。降臨到動物身上的命運終究也會降臨到人類身上。告訴你們的孩子,他們腳下的土地是祖先的遺灰,土地存留著我們親人的生命。像我們教導(dǎo)自己的孩子那樣,告訴你們的孩子,大地是我們的母親。任何降臨在大地上的事,終究會降臨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我們熱愛大地,就像初生的嬰兒眷戀母親溫暖的懷抱一樣。你們要像我們一樣熱愛它,照管它。為了子孫后代,你們要獻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來保護大地。
我們深知:大地不屬于人類,而人類是屬于大地的。”
是啊,在敖魯古雅鄂溫克人眼里,森林不屬于人類,而人類是屬于森林的,大家都是森林的子民,有話好好說。
在森林拍照的時候,一個同伴在一個立的樹樁上坐一下,就被同行的通鄂溫克風(fēng)俗的人叫了起來,說這是犯忌諱的,在鄂溫克人眼里,那是山神爺才能坐的。
鄂溫克人在森林里有很多的禁忌,我想,鄂溫克人的那些禁忌是不能稱為迷信的,應(yīng)該是一種敬畏。人有敬畏之心是好事,這樣做任何事都不會太放肆。猶太作家以撒·辛格說:“就人類對其他生物的行為而言,人人都是納粹。”我想,這里面是應(yīng)該排除鄂溫克人的。
鄂溫克人獵熊也有很多講究,打熊不能打頭,剝皮時還要不停地念叨:熊大哥,冬天來了,我需要一副手套過冬啊,說完再割熊掌;割熊耳朵時要吹哨,模仿站桿林被風(fēng)吹過的聲音;割熊腿的皮子還要念叨:有了手套我還要一副靴子來暖腳啊,當然,還要解釋一下熊皮的用途,因為寒冷還需要一床熊皮褥子來御寒;就連吃熊肉時,也有講究,大家圍坐一圈“嘎嘎”地模仿烏鴉叫,意思是讓熊的魂靈知道:不是我們在吃你的肉,而是烏鴉。
多么可愛的舉止啊,永遠有著神秘、天真的一個族群,他們的行為像孩童,有著我們現(xiàn)代人消失的詩意爛漫。
這種天真在流失,這種生活成了絕響。三
在森林里,我見到了一棵樹枝掛著紅綠布條的樹,鄂溫克人稱為神樹,鄂溫克人在樹下祈禱祭拜,有心事向她傾訴。
鄂溫克人相信森林里每一棵樹都有靈魂,她護佑著每一個鄂溫克人。在森林里,當鄂溫克人在路上遇到擋道的樹,要是無法繞開,就會圍著樹禱告,然后才敢砍伐。
這樣對待樹的習(xí)俗,我稱之為生命敬畏的哲學(xué)。鄂溫克人在森林里生死,與樹終老不離不棄,鄂溫克人實行樹葬,也稱風(fēng)葬。人死后,將尸體包裹后掛于樹上或放在支起的木架上,任憑風(fēng)吹日曬,待皮肉爛掉后拾骨埋葬。
鄂溫克人就如一棵樹,老了,就和森林的樹木做伴,盡快融化于這片森林!
在敖魯古雅,我聽到一個傳說,有個人患了絕癥,想用上吊的方式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但他不想讓一棵生機勃勃的樹為自己殉葬,害了這棵樹,因為鄂溫克人的習(xí)俗是凡是在樹上吊死的那個人,一定要連同他吊死的那棵樹一同火葬。于是在一個夜里,他找了一棵枯干的樹,吊死了。我聽到這個故事,落淚了,我想到里爾克在《嚴重的時刻》中寫道:
此刻有誰在世上某處哭
無緣無故在世上哭
在哭我
此刻有誰夜間在某處笑
無緣無故在夜間笑
在笑我
此刻有誰在世上某處走
無緣無故在世上走
走向我
此刻有誰在世上某處死
無緣無故在世上死
望著我
是啊,我想,這個吊死的鄂溫克人在看著大家,若世間沒有了這樣的愛意,這世界該多么荒寒!
這是一個敬畏樹的民族,也是一個敬畏火的民族,人說,一棵樹可以造出無數(shù)的火柴,一根火柴可以毀滅無數(shù)的森林,于是鄂溫克人為防止煙頭可能會毀掉森林,就發(fā)明了一種煙:口煙。它是用碾碎的煙絲、茶以及碳灰三樣?xùn)|西調(diào)和而成的,這樣的煙不用火,把它們捏出一點,塞到牙床上。
在敖魯古雅的那棵神樹下,我雙手合十,然后說了一句:久違的親人!
我拍了一棵神樹的照片,帶回我遙遠的南國,讓神樹時時提醒我:人,要有所敬畏,無論是遇到一棵樹,還是遇到一根草。
但我忽然想到了《紅樓夢》中的王熙鳳所說:“我從來不信什么陰司報應(yīng)的,憑什么事,我說行就行!”
于是感到了一陣寒顫,從這片土地的遙遠處傳來。
責(zé)任編輯 王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