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超
合唱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能力和表現(xiàn)能力,并能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審美能力,對學生道德品質(zhì)以及良好性格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在眾多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合唱教學的重要性。此外,傳統(tǒng)的合唱教學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教師在合唱教學過程中過分重視技能的培養(yǎng),使教學過程過于枯燥,造成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先練聲后唱歌的聲音訓練方法阻礙了學生演唱技能的提高。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藝術教育得到發(fā)展,合唱教學也被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師重視。本文將結合新課改的內(nèi)容,為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議措施。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和學生進行溝通,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合唱成為學生喜愛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只有讓學生對合唱產(chǎn)生興趣,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審美活動中。因此,在整個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在沒有壓抑感的環(huán)境中學習,以提高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聽覺能力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一切有關音樂藝術的實踐都是建立在聽覺基礎上的。因此,在合唱教學中,必須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聽覺為基礎,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對合唱教學產(chǎn)生興趣。在傳統(tǒng)的合唱教學中,教師一開始就讓學生進行發(fā)聲練習的教學方式是不對的。教師在合唱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多聽合唱歌曲的范唱,培養(yǎng)學生對歌曲的音樂感受。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與豐富的欣賞活動來鍛煉學生辨別歌曲音色、和聲以及情感的能力,從而為學習合唱奠定基礎。
在學生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判斷高、低音部分的旋律走向以及不同點。學生通過這個實踐體驗,可以學會對音樂的理性分析,并有利于學生在合唱過程中對情感以及情緒的把握。培養(yǎng)學生在合唱過程中辨別自己和別人聲音的能力極其重要,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合唱過程中準確地調(diào)整和控制自己的聲音,使整體的合唱聲音以及情感表達呈現(xiàn)出完美的藝術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然后輪流進行分聲部訓練。讓學生在聽對方演唱的過程中,指出問題或者值得學習的地方,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和相互學習。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控制合唱過程中聲音的大小,使整體的合唱聲音和諧動聽。這種以聽為主的教學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以及把握能力。
三、使用豐富的伴奏,提高合唱效果
教師可以在合唱教學中加入口風琴、豎笛等樂器,以提高合唱效果。通過豎笛吹奏教材中的歌曲,可以讓學生在熟悉旋律的過程中鍛煉掌握音高的能力。以合唱曲目《翅膀》為例,這首歌曲相對比較簡單,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讓學生通過自學的方式熟悉歌曲的旋律。然后在每個小組中安排一名學生用豎笛將歌曲旋律吹奏出來,讓剩余同學跟唱,這種通過樂器來固定音高的方法有助于學生熟悉旋律以及識讀樂譜。
再以合唱曲目《藍色的雅德朗》為例,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引導學生掌握這首曲目的高低聲部旋律,然后再進行初次合唱練習。如果在練習過程中出現(xiàn)跑調(diào)情況,教師可以使用豎笛吹奏出歌曲旋律,配合學生進行合唱練習,這樣可以有效地解決音準問題。通過實際情況可以看出,當學生開始接觸一首新的合唱歌曲時,由于熟悉程度不夠,在合唱過程中很難避免跑調(diào)和節(jié)奏掌握不準的情況。用豎笛演奏來配合學生合唱的方法,對解決跑調(diào)和掌握節(jié)奏的問題有很好的效果。
四、通過改編歌曲,提高學生的合唱技能
當學生開始學習輪唱的時候,教師必須先讓學生輪讀歌詞,其目的是讓學生的聽覺和感知產(chǎn)生共鳴,然后由教師配合學生完成二輪重唱。在進行二輪重唱的教學之前,教師在選擇合唱曲目上必須以旋律輕快、節(jié)奏明朗為標準,然后對選擇的曲目進行二部輪唱的改編。小學音樂教材中不乏一些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明朗的曲目,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曲目,根據(jù)學生的基礎水平,將曲目改編為簡單易學的合唱曲,讓學生進行基礎的合唱練習。教師在改編合唱歌曲時,應該注意歌曲調(diào)性的分辨,對和弦的編寫應該以簡單易學為標準,從而保證改編后的合唱曲目的旋律流暢、優(yōu)美。
五、使用評價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
教師在合唱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常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信任,并主動地去挖掘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然后在課堂中指出。鼓勵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合唱過程中更加自信,但是一味的鼓勵并不可行,教師必須在鼓勵的基礎上對學生提出一些有效建議,幫助學生及時認識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此外,教師可以將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運用到合唱教學過程中,其中錄音評價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評價方式。操作方法是,由教師準備錄音機一臺以及空白磁帶,對學生的合唱進行錄音。將錄制的磁帶和合唱范帶同時播放給學生聽,讓學生進行相互比較,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教師可以通過多次錄音,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改正,從而提高學生的合唱能力。
綜上所述,合唱作為一項綜合性較強的音樂實踐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力以及高尚情操。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合唱教學已經(jīng)成為音樂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并受到重視。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綜合水平,選擇適合學生的合唱教學內(nèi)容,并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累積合唱經(jīng)驗,提高合唱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