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奎
眾所周知,好的記憶有助于掌握現(xiàn)代化科學文化知識,積累豐富的經(jīng)驗。如果一個人把所經(jīng)歷過的事情都忘得一干二凈,不僅無法生存,更談不上有什么創(chuàng)新了,因此,加強記憶是學生獲取學習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在初三物理復習中,學生需要掌握的物理知識很多,必須掌握的物理定律及規(guī)律就有10多個,因此,學習中遵照記憶的規(guī)律,啟發(fā)和引領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對幫助學生掌握物理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近幾年的實踐和探索,我覺得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記憶=成功”。
所謂記憶,就是我們過去生活實踐中認識過的事物或做過的事情在我們頭腦里留下印跡的過程,它有三個要素:印象、聯(lián)想和重復,同時也是記憶中的三個過程。
一、用生動直觀的實驗加深印象
印象的前提條件是對事物必須感興趣,即對事物留心和注意。怎樣才能讓學生對物理知識產(chǎn)生深刻印象呢?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物理規(guī)律和定律,均可以通過實驗來加以演示。在物理復習課中運用直觀的教具,重新演示一些鮮活的實驗,會激發(fā)學生有目的地去觀察,去思考,從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復習到“慣性”時,重新演示木條擊棋子的實驗;復習“凸透鏡成像”時,再度演示光具座上的“變像”實驗:均可起到幾倍的說教效果。
二、以形象的聯(lián)象加深記憶
聯(lián)想是記憶的第三要素,物理課的內(nèi)容與我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密切相關,與其他學科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在復習教學中有意識地進行聯(lián)想,運用形象化的記憶方法,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的內(nèi)容。例如:在復習光的反射定律時,我?guī)チ艘话延陚悖婚_始學生感到莫明其妙:晴朗的天,老師怎么帶了一把傘,我先帶領學生復習了《光的反射定律》這節(jié)的內(nèi)容,并且總結出了:“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cè),且同時靠近法線,同時遠離法線”,并作出圖1(如下圖所示),然后我拿出帶來的那把傘,提示學生觀察,我先把傘慢慢撐開,再把傘慢慢合攏,然后在黑板上畫上圖2(如下圖所示),此時沒等我解釋,許多同學早已豁然開朗:老師把光的反射圖想象成了一把撐開倒放的傘了!這樣一對比、一聯(lián)想,學生對光的反射定律就記得十分牢固了。
另外,一些物理量的符號大都是其英語單詞中的第一個字母,我們可以用聯(lián)想其英語單詞的方法來強化記憶。例如:長度的符號L就是長(long)的第一個字母,時間的符號t就是時間(time)的第一個字母,牛的符號N是牛頓(Netten)的第一個字母等。
三、以口決強化記憶
重復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利用重復的方法,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印象,以增強記憶,但不能采取單調(diào)、機械式的重復,否則會引起學生的厭煩和疲勞。我的方法是將課本內(nèi)容(一節(jié)、或一章)復習完以后,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的前提下,將重點內(nèi)容歸納整理,編成朗朗上口的口訣,這樣既復習了知識又不落俗套,學生也感到很有趣、很好記。例如:學生在按要求組裝滑輪組時,雖然老師千叮囑萬交代,但是學生寫作業(yè)時還是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為此,我給學生總結了下列口訣:
滑輪組組裝很簡單,關鍵是找拴繩點,
n單(數(shù))拴下邊,n雙(數(shù))拴上邊,
上下相互繞,有近不繞遠,
畫線要求嚴,應是直線段,
“F”和箭頭(→),標在繩末端。
說明:F G/n,n=
3、5、7、9、……單數(shù)
2、4、6、8、……雙數(shù)
上述口決雖不甚嚴密,但卻很實用。
幾年來,我給學生總結過許許多多的口決,因篇幅所限,不再一一列舉,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識記能力大大提高。
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大家都有記憶,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很好地利用它,得其道,事半而功倍;失其道,則事倍而功半。”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使學生增強記憶能力,是我們一線教師應該思考和研究的地方。
總之,本文旨在拋磚引玉,想就記憶在物理復習上所起的作用引起充分的注意,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讓我們都來研究,給廣大的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記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