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往來、聯(lián)系感情,何必上酒樓? 自家就是好地方,家宴雖無“米其林”星星,卻有一片誠摯的心意,盡管食物多是家常風味,酒亦非超高檔貨色,然而氣氛輕松自在,大伙吃喝起來更盡興,更能感受到友情的醇美,那可是大把銀子買不來的。
首先,身為東道主,千萬別把自己當成煮飯婆或燒菜公,光顧著在廚房做菜,你是請朋友來家小聚,又不是開飯館,朋友其實更期待你一起坐在桌旁,大伙邊談天邊用餐。因此我在家請客時,通常選擇適合可預先準備好的菜色,盡量不做需現(xiàn)場從頭煮起且過程繁復費時的菜肴。
其次,最好事先擬好計劃,請客之前三天就開始利用工作空當,陸續(xù)采購材料、烹調(diào),不要把所有事情都累積到當天才做,以免到舉辦家宴那天壓力太大,難免出錯。另外,請吃洋氣的西餐遠比吃中餐別致且方便,一來平日較少吃,再來,中餐得備好一大桌子菜才像樣,西餐的話,有四道就很豐盛了。
前菜不妨拌個海鮮色拉,敢吃生食的,可以買盒生魚片,把魚肉改刀切小,拌上橄欖油、意大利陳醋、檸檬汁、鹽和胡椒、少許洋蔥絲和切碎的歐芹,盤底墊萵苣生菜,色拉上灑點切碎的榛果或松子點綴就成了。不吃魚生的,去超市買些洋火腿和冷肉,配上酸黃瓜、醋漬洋蔥和芥末醬,擱點生菜當盤飾,再附上幾片烤得脆脆的面包,便是歐風冷盤。
夏季時分,上完冷盤,可以來份清涼消暑的西紅柿冷湯,噱頭十足,做法卻容易得很。以六人份為例,準備一斤半的西紅柿,去皮去籽,切丁。西紅柿挪出一小部分備用,其他加上一公升現(xiàn)成西紅柿汁、一兩杯冷高湯或涼開水,加鹽、胡椒和兩小匙蜂蜜,用果汁機打勻后,混合預留的西紅柿丁和切絲的羅勒,進冰箱涼透,上桌前盛至玻璃杯,加片羅勒葉,淋兩滴橄欖油,中看又中吃。若是秋冬季節(jié),煮鍋南瓜湯或羅宋湯吧。
至于主菜,就吃提早兩天燉好的紅酒牛肉或羊腿,臨上桌前重新加熱,盛盤端上桌時順帶送上一大盤炒什蔬和米飯,也可以準備一兩條長棍面包,面包蘸上濃郁的醬汁,可好吃了。
飯后甜點那更簡單,不妨前一天就烤個芝士蛋糕,配茶和咖啡。家里沒烤箱也無所謂,有一樣簡單的甜點誰都做得來——酸奶凍佐水果。也以六人份為例,請客前一天晚上把約750毫升的酸奶兌上吉利丁水(四大匙半涼水配一大匙半吉利丁),混合均勻,倒進模型,放冰箱冷藏,第二天晚餐后倒扣至盤上,四周圍以當令水果片就大成告成。
一頓西式家宴下來,請客的主人待在廚房的時間頂多半小時,大部分時間都可以和客人一道悠閑地享用家常菜,不但賓主盡歡,而且煮婦煮夫一點也不累。
上面講的是小型的轟趴,偶爾請的客人較多,有十至十二人,就不適合一道一道地上菜,最好采取“自助餐”(buffet)形式宴客,準備十來道的菜,有冷有熱,部分現(xiàn)成買來,部分自己做,一一排在餐桌上,讓大伙端盤子自行取用。
倘若轟趴規(guī)模更大,那就“一家一菜”(Potluck),請客人自己帶一道菜來和眾人分享。主人事先需做好協(xié)調(diào)工作,和每一組客人商議好對方準備的菜式,當天則負責供應酒水、開胃小點和面包。這種轟趴特別適合好幾家人一同聚會,彼此原不甚熟稔的客人可借由交換菜譜、交流做菜心得而打開話匣子,孩子呢,不必等各家上菜,早就打成一片了。
韓良憶
住在歐洲的臺灣美食旅游作家,著有《在歐洲,逛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