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過剩產能、環(huán)京津冀大氣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不約而同直指鋼鐵行業(yè),作為中國鋼鐵第一大省的河北省,對削減鋼鐵產能過剩、凈化京津冀大氣污染更是責無旁貸。盡管被拆除的包括部分已停產或廢棄的高爐,但河北省政府仍借此向外界昭示了堅決整治鋼鐵過剩產能的決心,稱此舉將“減少二氧化硫排放9800噸、煙粉塵排放7100噸”。
2013年中國發(fā)展報告
如果說從19世紀跨向20世紀時,民族復興的先驅者們對面臨的世界性大轉折還迷惑朦朧的話,那么已經跨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尤其在即將過去的2013年,經過幾代人艱苦努力,中華民族復興大業(yè)的航向更加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更加清晰。
朝鮮來客
多年來,朝鮮媳婦鄭金素代表了一個隱秘的群體——非法越境并滯留于中國的朝鮮人生存狀態(tài)的縮影。他們在中國擁有的一切,都建立在自我封閉的脆弱基礎上。從1990 年代中期開始,他們陸續(xù)從流經中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圖們江一側越境而來,冒著被遣返、苦役、入獄甚至被槍斃的危險,進入中國。韓國統一部2006 年的統計稱,當時有10—15 萬朝鮮籍非法越境者滯留在中國。
面對中國,美國和加拿大應合并
美國應考慮強化與加拿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兩國“早該取消邊界”,形成一個更加完美的北美聯盟,或者“直接合并成一個單一民族國家”。奉行“國家資本主義”的中國,正以國有企業(yè)和主權財富基金奪取市場和資源。美國或加拿大若僵化不動,可能會成為“明天的葡萄牙或希臘”。而如果美國和加拿大聯合,將成為一個“經濟規(guī)模超過歐洲,國土面積超過南美”的超級大國,新聯盟將“稱霸世界”。
作為齊魯周刊的老讀者,不久前讀了周刊的封面專題《咱的爹娘們》,觸動特別深刻。想想,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老人?僅僅是給老人們好的吃,好的穿嗎?應該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其實,老人們最缺乏的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他們越老越孤獨,如何讓老人在有生之年過得充實,過得隨意,這是做兒女的應該認真考慮的事情。我有一個年邁的母親,父親去世后母親一直孤獨地生活著。讀了這期周刊,就想到了要給老人一個寬松的居住環(huán)境和方便的生活環(huán)境,便選擇了一個好地方給母親新買了一套樓房。應該說,這是今年讀周刊的最大收獲。
——德州銀行方方
記得兩年前齊魯周刊的封面專題有過一個“商場上演驢皮記”,讓我第一次真正了解了阿膠。最近,齊魯周刊又推出了一期封面專題“阿膠的江湖神話”,再一次讓讀者感受到了阿膠這個品牌所形成的文化價值以及對一方地域的影響。在我們山東,能像阿膠一樣影響廣泛的品牌少之又少。比如當年濟南商業(yè)的五朵金花,比如宏濟堂,比如濟寧的玉堂醬菜,比如即墨老酒,期盼著齊魯周刊繼續(xù)挖掘山東本土的商業(yè)文化,對一些老品牌的消亡重新解讀,給讀者以新視角的啟發(fā)。
——齊魯國際大廈李仿玉
請你提建議:
本刊“讀者來信”欄目開設以來,先后收到許多讀者來信,有的讀者從選題策劃到欄目設置,甚至某一個選題應再補充什么內容,都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在此,我們致以誠摯的謝意。本刊繼續(xù)歡迎讀者來信,歡迎對本刊的欄目設置、選題策劃等提出建設性意見,來信請發(fā):xieyongmin03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