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欣惠
可否嘗試放下壓力、欲望、過多的雜念,
給自己一個放松的時刻?
手捧樸實無華的陶杯,
細細端詳,它確實憨得很可愛,
撫摸那有點粗糙的皮膚,感受它厚實的分量,
盡管身材比例不均,但它天性自然,
它讓我們感受到了大地的氣息,重喚環(huán)保意識,
其中還暗含著 “惜?!钡慕z絲溫暖,
本期,就一起來體驗陶藝心靈治愈系吧。
惜福
學會愛惜土地
泥土出于土地,環(huán)環(huán)相扣,與我們的關系密不可分。因此,陶藝達人Mui和Rebeka的陶藝課,地點不在工作室,而在農田邊,因為第一步要先學掘泥。看他們拿起鋤頭,掘至約一尺深,再用鐵鏟鏟出黏土,然后篩走樹枝和石塊,加水搓成陶泥。單是做陶泥已花了不少時間,還要經歷日曬雨淋。其實陶泥大可買現成的,為何要自討苦吃?
Rebeka 笑說:“生活就是太方便,才會產生浪費,如果做個杯子也要體驗掘泥,自然會更珍惜。”而Mui 就說:“親手接觸過泥土,還可反思土地與我們的關系。”
像他小時候家里在元朗種田,6、7歲就要下田幫外婆耕種。而Rebeka 則來自長洲,是個玩泥巴長大的小孩。只是長大后他們忘了這些珍貴的經驗。后來他們用天水圍濕地公園的泥土做陶泥,卻讓他倆尋回這份舊記憶。
Rebeka 說:“土地可以用來做什么?人們通常都會說用來起高樓大廈,其實還可以有很多可能性?!?年前,他們開始舉行田邊陶藝課,提醒大家趁鄉(xiāng)土仍在,要好好親近大自然?!澳嗤磷甜B(yǎng)了人類的生活,而人類死后亦會化為塵土,其實都是源于自然,可惜懂得珍惜的人并不多。”Mui 感慨地說。
原土小陶藝
Step1:從農田掘至一尺深左右,就可以見到黏性比較高的泥土。掘泥時要小心泥土中的蚯蚓,別傷害田間的益蟲。
Step2:掘出的泥,要把樹枝、石頭等雜質挑走,否則會令陶瓷產生裂紋。
Step3:再加入球土粉和水以增加黏性,就可以拿來搓揉成不同作品。
Step4:放入電窯加熱后,燒出來的作品顏色每次都有驚喜,連調色譜也做不出來。
Tips:掘泥找陶土
除了化學泥,或沙質太高的,都可以做陶土。不過田間泥土不可擅自亂取,要先詢問農夫會否割愛。
藝術治療
天然抗郁藥
從田間掘陶土,讓我們認識土地,而用手塑陶瓷呢?原來可從中認識自己,甚至治療情緒問題。原來做陶瓷,直接用手觸摸陶土,可連系思維、情緒和身體,釋出快樂的荷爾蒙,是天然的抗郁藥。許多情緒病患者以感覺行事,影響了日常生活,令他們害怕作決定,不懂跟其他人相處,也難以說出自己的想法。而陶土就像白紙可以呈現創(chuàng)造者的想法,故可以作品代替說話,讓他們表達及抒發(fā)情緒。
藍建文為了以陶藝解開病患者的情緒密碼,他花了十多年時間修讀藝術治療,專門研究陶藝治療對抑郁癥患者的好處。而治療方法,原來不需言語,只要專心做陶瓷。那么如何治療?“答案,就在陶土上?!彼φf。他一邊用手搓泥,一邊解釋:“泥土是有生命的,將它搓得太久,就會失去黏力。手塑陶瓷的過程,工夫多一點少一點都會影響成品。而燒陶過程,需要時間等待,但最終可能燒出裂紋、甚至是裂開。不過即使碎了,再磨成粉,又可再搓成陶土,讓它有新生命?!?/p>
很多情緒病患者通過認識陶藝,對許多事情、自身問題都有新看法,還訓練出創(chuàng)意,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F在,許多康復者仍繼續(xù)學習陶藝。藍建文說有些人擁有過人的藝術天賦,或者他日可以成為真正的藝術家。
何謂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結合了心理治療和藝術創(chuàng)作,運用藝術作為溝通工具,透過創(chuàng)作表達個人情緒,改變負面想法,并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患者有勇氣再面對困難。對小朋友的行為問題、成年人情緒困擾,或長者喪偶等情況均有幫助。
泥土,
是最原始的物料,
可以讓人得到靈性的安慰。
言語難以說明的情緒,有時會反映在作品上,如陶瓷動物就反映他們對自身的看法。許多人都會喜歡做一些家用的東西或將作品送給家人,從中可看他們在情感上的依賴。
陶藝治療在國內還是初起步,藍建文說,在外國有情緒病康復者成為了陶藝家,所以未來他會為他們搞展覽,讓更多人認識。
陶藝治療康復者 惠子
陶瓷很有生命,丁點的改變也都會造成差別。像與人相處一樣,每個人性格、期望也不同,明白了這些,自然就會看開一點。
陶藝治療康復者 小櫻子
學陶瓷很需要耐性,也因此會多留意身邊的事物。而且每次也有新挑戰(zhàn),有時成功、有時失敗,弄壞了就想辦法解決吧。
環(huán)保
碎陶瓷重生
破壞,有時就是建立的開始。當有人從手塑陶瓷拾回自信,有人則從陶瓷碎片中拾得到快樂。兩個修讀美術的女生小童和美諺,總是想做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拔覀內ナ癁┱障啵吹讲簧偎槭?、玻璃與陶瓷碎片,覺得它們太美,就存起來,想想可以做什么。”小童說。
她們展示出一桌子的碎片,有些來自陶瓷碗、有的是小地磚,也有玻璃窗的碎片,全都充滿歲月的痕跡。把小碎片放在手上,好美好美,完全想像不到它們本來只是荒村石灘的垃圾。美諺說:“當初爸爸還罵我四處撿垃圾,但我總認為它們仍有用處的。”兩人把碎片做成不同的飾物,有項鏈、耳環(huán)、胸針,也有指環(huán),然后拿去手作市集買。原以為懂得欣賞的只有自己,誰知道竟然大賣。其中以青花米字圖案最受歡迎,她們說可能因流行懷舊,所以大家都喜歡這點中國味道。
她們同時被套上環(huán)保設計的光環(huán),對于稱贊,她倆聳聳肩,說是否循環(huán)再造,是否為了環(huán)保,其實她們壓根兒也沒有想過,只是覺得它們漂亮又有用,那為何要浪費掉?問她們在哪里可以搜集如此漂亮的碎片?小童神秘地說:“才不會告訴你們呢!”沒有一顆懂得欣賞事物的心,即使寶藏就在眼前,也會視而不見。
自制陶瓷小飾品
Step1:搜集得到的碎片先清潔干凈、曬干。
Step2:為免碎片弄傷人,會用打磨機磨平邊位。
Step3:黏上扣子,穿上繩子,就可以成為小飾品。
←手?。撼怂樘沾娠椘罚齻円苍O計了環(huán)保袋和T-Shirt,簡潔設計,很有文藝青年風格。
感知
DIY陶瓷杯
學做陶瓷,也向陶瓷學習,背后學會的,原來不只是陶藝技巧。當中看似有很多大道理,但要真正領悟,還得從自己動手造開始。最簡單的,就是從最基本的杯子學起,體驗觸摸泥土的過程,或許會從中領略更多。
Step1:陶泥要經過拍打,打走空氣,以免留下氣泡。
Step2:把陶泥搓成圓球狀,再以拇指在中間開洞位,慢慢推出杯形。
Step3:再以陶泥搓成杯耳。
Step4:杯子和杯耳用濕陶泥接駁起來。
Step5:風干幾天,就可以拿去電窯燒。
Step6:燒好可畫上圖案及上色,再要放入電窯燒,完成就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