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志琴
摘 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離開了生活的作文,就如無米之炊,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作文只有與生活緊密結合,才能充滿生機。
關鍵詞:生活;作文;活動
多年來,作文教學始終是一個研究、探討、爭論的話題。而這個熱點的中心是:如何能讓學生寫出一篇令人滿意的習作來。滿意的首要條件是有話可說。所以,學生寫作的首要問題是材料。學生不喜歡作文,也是因為沒有材料或抓不住材料。那么,如何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解決寫作材料?我的主要方法是: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作文“貨源”。
喜歡參加活動,這是大多數(shù)兒童的共性?;顒又刑N涵著豐富的作文內容,學生是活動的參與者。把活動與寫作結合起來,在活動中學習:觀察、動腦、動口、動手、動感情。有了深刻的體會,再讓孩子寫寫參加過的活動,學生想得到,寫得出,材料就在眼前。同時,教師必
須在活動前,向學生明確提出活動的目的、作文的要
求,這樣既能避免活動結束后頭腦空空,又能避開活動與作文脫節(jié)的弊病。如果活動結束后及時寫作,趁熱打鐵,效果更好。
一、參觀訪問,擴大視野
我們蘇南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迅速,家鄉(xiāng)變化巨大。在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教育中,我組織學生走上我們市最大的集貿市場,進行參觀了解,有意識地叫他們分門別類地看看、想想、聽聽、問問。看看市場上有哪些具有都市氣派的服裝、鞋帽,各類少見的魚類,稀有的海洋物產、名目繁多的菜類、新鮮的水果類;聽聽農民的議論,問問價格的高低,想想這些說明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既對學生進行了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教育,又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的“貨源”。參觀后,讓學生即興創(chuàng)作。在批閱中發(fā)現(xiàn)這樣的習作字里行間洋溢著濃烈的、愛國、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二、新穎多樣,興趣盎然
組織學生活動必須項目新穎,學生才能興趣盎然。教育學生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就要求學生以實際行動來證明,布置每個學生替爸爸、媽媽、老師、同學做一件獻愛心的事,并在小隊上匯報,選出優(yōu)勝隊在中隊會上演講。學生個個興高采烈,紛紛行動,爭取在中隊會上演講。他們用大紅紙貼上金子做各種圖案獻給老師;有的畫一棵不老松獻給爸爸、媽媽,祝爸爸、媽媽健康長壽;有的用小薄板做成了精致的小鳥贈送給同學。學生千方百計地為別人做點什么。這樣的活動引發(fā)了學生作文的向心力,同時也喚起了學生語言、感情的表達欲。
三、即時信息,因勢利導
我們學校,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完善,學校有語音室、電腦室、電視廣播室和各種興趣小組活動室。特別是班班有電視,信息傳遞迅速,反饋及時,中午空當時間,學生可以接受各種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不是信息交流就是文藝節(jié)目。而心靈的震撼喚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他們會及時寫下一個動人的場面,記下一席感人的話語,既看電視又學文化,相得益彰。及使因勢利導,關心電視中的少兒節(jié)目,留心身邊的、眼前的事物,隨時可以學到語言,搜集到材料。因此,學生的日記內容五彩繽紛,行文流暢。
四、緊跟形式,把握時機
在全國開展的雛鷹行動爭章達標活動中,把握時機,讓學生感受到既能爭章達標,又能提高素質。在爭奪《自學》《自理》兩章過程中,開展“做一做、比一比”的活動。還可以進行釘紐扣、識路標的比賽?;顒釉鷮?,學生心情激動,寫下的作文語言生動,感情真摯。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們熱愛生活,積極參與生活實踐,關注社會生活的變化,主動表達思想,生活的沃土就一定會成為寫好作文的力量源泉。這樣才能讓“作文教學是老大難中的老大難”永遠地成為過去。
(作者單位 江蘇省溧陽市馬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