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能
雞蛋碰石頭,本自成語“以卵擊石”,出《墨子·貴義》:“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猶以卵投石也,盡天下之卵,其石猶是也,不可毀也。”比喻不自量力,自取敗亡。
秦漢之文,在作這類比喻時都用“投石”而不用“擊石”,如《荀子·議兵》:“以桀詐堯,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撓沸?!薄痘茨献印ぶ餍g(shù)訓(xùn)》:“使人主執(zhí)正持平,如從繩準高下,則群臣以邪來者,猶以卵投石,以火投水。”
也有把這個成語的意思反過來用的?!稌x書·溫嶠傳》載溫嶠《與陶侃書》:“今之進討,若以石投卵耳!”而改“投”為“擊”則是后來的事。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劉豫州不識天時,強欲與爭,正如以卵擊石,安得不敗乎?”即為一例。
至于用“蛋”替“卵”,將其口語化,最早可追溯到漢代的揚雄。他著的《太玄》中便有“以蛋投石”之語。不過,那時“蛋”字還沒有定型,他寫的是“卵”旁加一“段”字那個“蛋”。按《九水山房文存》的解釋,那個字正是“蛋的本字”。
揚雄雖然用了“蛋”來替“卵”,但還沒有脫出文言的底子。將文言徹底變成俚語,顯然是民間的創(chuàng)造?!堆星稞S筆記》中的“雞蛋同石頭捶”,或者算得是接近“雞蛋碰石頭”了吧!
從這條成語由雅到俚的演變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漢語詞匯走過的是一條如何發(fā)展與積淀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