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益群
永遠(yuǎn)無法忘記那個盛夏的傍晚,永遠(yuǎn)銘記那個高貴的靈魂對我心靈的觸動。
——題 記
又是一年盛夏,知了的聒噪在晚風(fēng)中悄然散盡。晚飯后的散步成了我暑假生活最悠閑的部分,我再次漫步在村子后面的水泥公路上。
鄉(xiāng)村公路很靜,少有車輛駛過。公路前方有個岔道口,右邊的路很平坦,左拐是一條正在修建的路,路上鋪滿石塊和沙礫。
穿著拖鞋,我慢悠悠地走在水泥路上,微風(fēng)吹過,清涼之感油然而生,令人神清氣爽。突然,一股臭味飄來,我下意識地皺起了眉頭,趕忙捏住鼻尖。
我尋找臭味的來源,經(jīng)過偵查,我的眼睛鎖定在右前方一個中年人身上。他皮膚黝黑,身穿一件沾滿泥點的襯衫,袖管高高挽起,右肩上一根扁擔(dān),扁擔(dān)兩頭是兩個大糞桶。
我不由心生厭惡,難得的好心情被他破壞了。為了躲避這股臭味,我立即加快了腳步,向左拐彎,走上了那段鋪滿石塊和沙礫的路面。
路很難走,穿著拖鞋更是難走。
“哎喲!”我左腳扭了,摔倒在地,手臂被磨破,血絲冒了出來……
“小姑娘,沒事吧?”渾厚溫柔的聲音傳進(jìn)了我的耳朵,是那個中年人。我愣了,瞪大眼睛盯著他布滿皺紋的古銅色的臉龐和那雙伸到我面前的沾滿泥巴的手。
我遲疑著。
中年人忽然收回了手,轉(zhuǎn)過身飛奔而去。
看著他遠(yuǎn)去的背影,我心中一陣鄙夷:果然不是什么好人。
不久,中年人飛快地朝我走來。我再次皺起眉頭:他到底想干什么?
我心里還在納悶,但那雙手又一次伸到了我的面前,與剛才不同的是,那雙手干凈了不少,還濕濕的。原來,剛才他是洗手去了。
他將我輕輕拉起。但是我的腳很痛,走不了路。他轉(zhuǎn)過身蹲下,說:“上來吧,我送你回家?!?/p>
我木訥地站著,他轉(zhuǎn)頭見我一動不動,憨厚地對我笑笑說:“放心吧,我不是壞人?!?/p>
雖然帶著躊躇和顧慮,我還是爬上了他的背,雙手順勢勾上了他的脖子。
“大叔,謝謝你!”我輕聲說道。
“謝什么,又不是什么大事兒?!?/p>
暮色漸濃,涼風(fēng)再次吹來,帶著泥土的芳香,我的心中陣陣暖流在蕩漾……
【點評】“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巧妙地運用欲揚先抑的手法,設(shè)置波瀾,使得情節(jié)跌宕起伏。文中設(shè)計了兩重起伏,一重是我的好心情被臭氣破壞了,我對中年人產(chǎn)生厭惡之情;另一重是中年人伸手要扶我起來,卻又轉(zhuǎn)身離去,讓我認(rèn)為他不是個好人,到后來得知中年人為了扶我特意去洗手,我對他的誤解才消失,文章也由“抑”轉(zhuǎn)到“揚”。全文語意豐贍,心理描寫、肖像描寫精當(dāng),人物形象豐滿鮮明。
指導(dǎo)老師:王紀(j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