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繼芬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說心里話、說真話、說實話,就必須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獨到之處,這是學生個性化表達的關鍵所在。新課標下的蘇教版語文教材,文質(zhì)兼美,富有文化內(nèi)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適合學生學習,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經(jīng)驗世界和想象世界,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表達。
一、情景補白喚起學生表達欲望
在課堂教學中,借助文本這個載體反復朗讀課文后想象文本表達的情景,鼓勵學生怎么想就怎么說,想說什么就大膽說什么,感悟文本表達的主題,為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
《掌聲》一文中的小英由于小時侯落下殘疾,走路一搖一晃,所以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不愿意讓人看見她走路的樣子……她獨自一人,孤單地坐在教室里,她的內(nèi)心世界會是什么樣的呢?這是教材沒有明白寫出來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文本這一拓展空間,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
(1)同學們都到教室外開心地玩著,小英默默地坐在教室里想什么?
學生想象到:如果讓同學們看見“我”走路的樣子,他們一定會嘲笑“我”的。一定會看不起“我”,不想和“我”玩的……再現(xiàn)小英十分自卑的心理。
(2)輪到小英上前交流時,她猶豫什么?她又會怎樣想呢?
同學們有的說小英在想如果去,同學們看見我走路的樣子會怎樣?有的說小英在想如果不去老師會怎樣看……想象出了小英這種矛盾的心理。
……
對文本情景的想象補充,學生思維活躍,興趣很高。雖然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經(jīng)歷各有差異,但他們都樂意用自己個性化的語言,把文本中留下的拓展空間,個性化地進行補白,每個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都得到了語言的訓練,同時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的潛能,起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
二、仿寫句段教給學生表達方法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秋游》一文的第三自然段是這樣寫的:“農(nóng)田里,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本涫秸R,簡約靈動,富有節(jié)奏,既寫出了農(nóng)田里的農(nóng)作物,又寫出了各種農(nóng)作物的顏色,是學生仿寫句子的好范例。秋天到了,農(nóng)田是這樣的情景,那么果園里呢?學生經(jīng)過對以前學習生活的回憶,或者是平時生活的經(jīng)驗的再現(xiàn),有的學生說:“果園里,蘋果紅了,梨子黃了,桔子黃了?!庇械恼f:“果園里,香蕉黃了,蘋果紅了,葡萄紫了?!庇械恼f:“果園里,柿子紅了,棗兒紫了,桔子黃了。”……如果學生只是依葫蘆畫瓢,那么文章就會千篇一律,就沒有個性化而言。所以在此仿寫的基礎上,我讓學生看范文《秋天到》,讓他們感受到寫果園還可以有不同寫法,學生的興致很高,紛紛動筆???,有的學生寫著:“果園里,紅彤彤的蘋果掛滿了枝頭,黃澄澄的梨子掛滿了枝頭,火紅的桔子壓彎了桔枝……”有的學生寫道:“果園里,一只只蘋果笑紅了臉,一根根香蕉樂彎了腰,一個個石榴咧嘴笑……”還有的學生這樣寫道:“果園里,柿子成熟了,一只只像小燈籠一樣掛在枝頭;葡萄成熟了,一串串晶瑩透亮的乒乓球掛在架子上;石榴成熟了,一個個漲紅臉,咧開嘴笑了……”學生根據(jù)各自的生活實際和平時的知識積累,通過合理的想象,學生的個性化表達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三、狗尾續(xù)貂豐富學生表達內(nèi)容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所選的課文《狼和小羊》,最后寫到“說著,狼向小羊撲去……”就嘎然而止,結果到底怎樣呢?文本就把故事結局、想像的余地留給了讀者。狗尾續(xù)貂,讀者可以張開自由想象的翅膀,進行個性化表達。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想象狼向小羊撲去后,會發(fā)生什么結果呢?學生結合自己的初步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把文本沒有結束的內(nèi)容續(xù)寫下去:
A、正在這時候,一位獵人正巧經(jīng)過這里,他舉起獵槍把惡狼打死了……
B、小羊繞過前面的一棵大樹,向森林跑去。而狼來不及轉彎,一頭撞死在大樹上……
C 、聽到小羊的呼救聲,森林王國中的小動物們?nèi)珱_了出來,把狼團團圍住,打得狼嗷嗷直叫,兇惡的狼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學生的每一種結局,都是他們對善惡的明辨,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他們?nèi)松^、世界觀以及審美觀的綜合體現(xiàn)?!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一千個作者就有一千個故事?!彼詫τ趯W生各種各樣的表達,我都給與肯定的評價。在老師言語的激勵下,學生變得自信起來。我告訴學生把自己心里想說的說出來寫出來,這就是作文,讓學生消除對作文的恐懼感,從而激發(fā)學生寫作和個性化表達的興趣。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贊可夫《和教師的談話》中說:“凡是兒童自己能夠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應當讓他們自己去理解和感受……”如果我們能立足文本,借助文本這個重要的教學載體,讓學生主動地說出自己真實的生活經(jīng)歷,親身的體驗,真實的感受,學生個性化表達也就更真實更豐富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跨塘實驗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