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云
在課堂上我運用和藹可親的口氣和他們交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對他們的一點點進步都要及時充分恰當?shù)慕o予表揚。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快樂,點燃學生的自信心。賞識教育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非比尋常的積極作用,想要更好地發(fā)揮賞識教育在課堂上的積極作用我覺得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賞識教育要適量
新課程強調(diào)“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其目的是在于喚起學生的自信,激發(fā)學生進一步的參與學習,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偶爾用一用像上面這樣的賞識,是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老師在一節(jié)課里,夸獎語的頻率高的十分驚人,不管學生是否回答正確,均享受“好的”、“真好”、“了不起”、“嗨!嗨!嗨!你真棒!”的特殊榮譽,那么會不會使部分孩子迷失方向的呢?
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體驗成功、建立自信,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肯定和表揚,使她們享受成功的愉悅,揚起自信的風帆,尤其在學生智慧的火花閃現(xiàn)之時,教師給予充分的肯定,提倡教師和學生把評價的重心由“雞蛋里挑骨頭”式,轉變?yōu)閷ふ伊咙c、肯定長處、激勵進步方面是無可厚非的??墒琴澷p也應該有個“度”,不可濫用,因為過多、超值的嘉獎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惰性,長此以往就會“迷失了自我”,盲目樂觀。
二、賞識教育要適時
每個學生都具有發(fā)展有用之人的條件,每個學生都有待開發(fā)的潛能,有他們的自身價值。但不可否認,由于個體差異的存在,各人具有的潛能不盡相同。賞識時就要正確把握時機,結合學生所完成的任務給予精彩的點評,以避免賞識的“失真”或“浮夸”。
賞識教育時,面對學生,尤其是后進生,更要注意他的一舉一動,觀其眼神,察其面色,只要他們有一點想學的樣子,就要充滿信任地請他發(fā)言。如果學生回答錯了,教師也要機智地處理,使學生不失“面子”。在學生欲言有止時鼓勵學生發(fā)言,在學生不知如何是好時,設法將錯誤的想法引到正路上。評價不僅僅是表揚,更是引導。然而,要保證評價的科學性、時效性,教師就必須有清醒的頭腦,在尊重、理解和愛護的前提下爭取的使用評價的語言,這樣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三、賞識教育要有深度
新課程提倡激勵性評價,注重賞識性教育。不像過去那樣辱罵、嘲笑學生,更多的是鼓勵和尊重,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采用的張揚個性的策略總感到有些不盡人如意,對學生的回答,總是用這樣的語言評價:“好的!”“你回答的不正確,但很好!”“真能干,請坐!”即使學生回答錯了,甚至是離譜的,或者根本就不會回答,教師也不敢否定學生,仍然采用這樣的評語。仿佛是學生只要一開口說話,一句表揚:“好的!”“很好!”才能體現(xiàn)出尊重學生張揚個性。這種做法是不是太離譜了呢?
下面我們不妨來看一個教學片段:一位老師在教學《普羅米休斯》這一神話故事時,課前檢查學生預習效果:看誰預習得最好,把課文讀給大家聽,一位女孩起來捧著書本快速地讀起來,快的程度令人驚訝,根本聽不出有標點符號或停頓的地方,甚至連吐字都有點模糊了。老師這時說:好,很流利,給她掌聲,她對課文太熟了。接下來有三位學生都站起來讀了課文,結果都是像前一位女同學那樣,老師同樣的都給予了肯定:好!了不起!太棒了!因為有了前一個學生的“榜樣”,致使后面的學生也出現(xiàn)這種情況,越來越可笑,甚至有些荒唐。不難看出,這位教師真是太愛學生了,太尊重學生了,對學生可謂是“尊重之至,保護有加”??墒牵谡n堂上,如果只注重表面,只會說表揚說:“好的!”“你真棒!”這樣缺乏深度的評價語,不講實效,不區(qū)別正誤,那么用什么來保證質量呢?學生究竟學的是什么呢?你再多的“奉承語”,再多“甜言蜜語”又一定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嗎?一味保護學生發(fā)言自由性,這也對,那也沒錯,教師的主導性體現(xiàn)在哪里?其實,對于學生而言,他們需要鼓勵,需要表揚,但更需要挑戰(zhàn),唯有在一次一次的挑戰(zhàn)中,才能證明其實力,樹立其學習的信心。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過多的外在獎勵并不利于內(nèi)在的持久的學習興趣,學生會在起伏的掌聲中漸漸退去應有的喜悅,長期下去,致使學生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反而在盲目的賞識中,飄飄然,它只能帶給他們更多的“迷失”。專家也認為:夸獎語應是一種真誠的客觀評價,既不能吝嗇教師的熱情,對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又要把握夸獎的度。一個人人都能輕而易舉回答出來的問題,亦給予過度的夸獎,會使學生懷疑教師的真誠態(tài)度。過度頻繁和千篇一律的“你真棒”也會讓學生感到教師夸獎的貶值,有的甚至適得其反。作為教師來說,當他傾聽學生的“真情告白”后,還能簡單的用一個“好”字概括所有嗎?
周宏老師認為,賞識教育時教師要學會發(fā)掘,要有一雙善于捕捉孩子身上閃光點的“火眼金睛”,對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斷的贊賞,反復的激勵,使孩子有一種被發(fā)現(xiàn)、被認可、被重視的感覺。課堂上學生的發(fā)言不可能每次都盡人如意,當學生的發(fā)言出現(xiàn)問題時,也不要像過去那樣不置可否地“嗯”一句就過去了,更不能像現(xiàn)在這樣“你說”、“他說”“誰還想說”地到處點將。教師應發(fā)揮組織、引導作用,讓學生有所思,有所得,而不是獨霸課堂,居高臨下,也不能退居“幕后”,放任自流。要讓賞識發(fā)揮他應有的作用,在平和而有樸素的語言中,讓學生在關鍵處得到支持,在模糊時給予澄清。教師要有春風化雨、點石成金的功夫——啟發(fā)、引導、點撥、疏導。教育教學就應該這樣,猶如做學問一樣,必須是老老實實的,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和矯揉造作,也根本沒有必要注重形勢,追趕時髦。
賞識教育是用深情打動學生,用真情喚醒學生,以激情來鼓勵學生,這才是教學不懈的追求,更是賞識教育的最高境界。
【作者單位:陸河縣河口鎮(zhèn)河口小學 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