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君
一、歌唱的姿勢
姿勢是呼吸的源泉,正確的歌唱姿勢對于歌唱者來說是很重要的。歌唱時正確的姿勢是身體站立垂直,兩腳略微分開站穩(wěn),頭正、眼睛平視、兩肩微微向后、微微挺胸,感覺胸部自然開闊呼吸順暢,后腦勺、脊梁和腳后跟在一條直線上。總結成六點:身體要直;重心要穩(wěn);上胸要開;雙肩要松;面部自然;精神振奮。
二、歌唱的呼吸
呼吸是發(fā)聲的源泉。我國著名老一輩歌唱家郭蘭英老師,聲音清爽明亮,歌聲優(yōu)美高亢,富于表現(xiàn)力。她的演唱有如此藝術魅力,除了她具備良好的樂感和嗓音條件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她強有力的呼吸,也就是她自己強調(diào)的丹田氣。郭蘭英用的是傳統(tǒng)戲曲的運氣方法,每一字都用氣有力地迸發(fā)出來,聲音深沉、持久、悠長,非常飽滿??梢姎庀τ诟璩囆g的重要性。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也說過:“呼吸是歌唱的基礎,氣息是歌唱的動力?!币虼耍璩弑仨殞W會正確地呼吸。郭蘭英常常告誡學生,力和氣的運用是發(fā)聲的基礎,力和氣結合好了,聲音就可以通暢。小腹要托住氣,把氣息徐徐送出來;腰間要適當?shù)刂χС?。呼吸教學首先要使學生掌握好“緩吸緩呼、緩吸快呼、快吸緩呼、快吸快呼”的基本歌唱呼吸練習法。正確的呼吸方法是胸腹聯(lián)合呼吸法,吸氣時空氣由口鼻、氣管吸入腰椎處,胸腔微微挺起,所以腰腹部要相應地擴張,頸部肌肉要自然放松,不要聳肩。吸氣要根據(jù)需要而決定量的大小,從而控制和運用氣息。要結合不同的歌曲進行歌唱呼吸的訓練,如演唱曲調(diào)悠長的歌曲時要掌握比較平穩(wěn)、深沉的“緩吸緩呼”的歌唱呼吸方法,演唱短促的歌曲時要求學生練習“快吸快呼”的歌唱呼吸方法。
吳雁澤老師的練聲主要是訓練一種歌唱的狀態(tài),張口一吸,氣就直沉于小腹(請注意這個“直”字)。在吸氣的一瞬間,面部感覺是一副吃驚狀態(tài):張口,目瞪,張鼻孔。這是最好的歌唱狀態(tài)和感覺。如果保持這種狀態(tài)和感覺來發(fā)聲的話(尤其是唱高音),是能唱好的。吳先生練聲主要是訓練這種感覺,使之成為自然感受。如果每天練聲倆小時的話,僅鍛煉吸氣狀態(tài)就花掉一個半小時,真正發(fā)出聲音的訓練只不過半小時而已。
三、歌唱的位置
聲音的高位置就是要求歌唱者唱任何一個字或一個音,不管是高音還是低音,都要把聲音的共鳴點集中在頭腔,也就是頭聲。聲音的位置越高,頭聲的成分就越多,音質就越優(yōu)美。誰獲得了頭聲,誰就能永葆歌唱的青春。
吳雁澤是典型的高位置的演唱。他的演唱聲音輕松自然,特別是高音漂亮且穿透力強。用他的話來講是:用鼻子唱,鼻梁上邊有條線,就在這條線上用聲,用鼻子唱,用鼻子帶著唱,哼著唱。也就是高位置發(fā)聲,吸氣用眉心,發(fā)聲就從眉心發(fā)出,就是頭腔共鳴的具體化。
練頭聲應從以下幾點入手:保持正確的歌唱姿勢和積極興奮的歌唱狀態(tài);用yi母音練聲,yi母音練聲最容易找到頭腔共鳴;多練哼鳴,進行哼鳴練習喉頭放松,腰腹部用氣有向外擴的感覺。聲音從眉心發(fā)出,聲音要輕,不用聲帶;平時講話也用高位置;尋找頭聲千萬不能忽視呼吸對發(fā)聲的重要作用,沒有呼吸支持,聲音從喉嚨擠出來,聲音失去彈性,發(fā)出的聲音會很粗糙,也會損害聲帶。
總之,要掌握科學的歌唱方法需要多看、多聽、多讀、多想、多學、多練。多看、多聽能使我們廣采博學,把別人的經(jīng)驗教訓轉化為自己的聰明才智;多讀可以使我們的歌唱成為正確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活動,而不致陷入盲目性,從而方向明確,方法對頭;多想,就是說在練唱時,不要用嗓子練,要用腦子、用心練,因為歌唱是意識和肌肉的雙重運動,不動腦子,不用心練,歌唱就會變成一種單純而機械的肌肉活動,難以體會出歌唱的正確感覺和音樂表現(xiàn)的意境;多學、多練就是要有一種勤奮刻苦的精神,打好扎實的基本功,掌握正確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