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梅
摘 要:當學生對知識不感興趣時,一個再小的任務對他來說也是負擔,是不可逾越的“鴻溝”;反之,對知識有濃厚興趣時,學生就會產生不斷前進、渴求新知、欲求明白的強烈渴望,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所感興趣的學習中,從而自主學習,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學習知識。
關鍵詞:激趣;會學;樂學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趣、激趣”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之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趣是第一步。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以“新”“異”來誘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要巧設導語、問題,用聯(lián)系生活的課堂活動去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陶罐和鐵罐》這一課時,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會學、樂學”的能力,課前筆者先讓學生從家里或是網(wǎng)絡上了解陶罐和鐵罐的特點,并觀察他們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學生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課堂上都爭先恐后地發(fā)言,筆者順勢引導學生說出每種事物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取長補短才能成功。這樣學生理解了課文,還能自己總結出課文的道理,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感受成功帶來的喜悅,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知識,學會學習語文的方法,提高了學習語文的能力。
二、給學生一個“充滿生機的課堂”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不要把學習局限在教室的四堵墻壁里,教師要因時、因地、因學生、因教學內容的不同,靈活地巧設課堂,想方設法為學生營造一個舒展的課堂?!痹谑嬲沟恼n堂里,學生表達會自由新穎,思維開放鮮活,探究欲望強烈,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高見。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播基礎知識,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豐富的想象力。如教學《女媧補天》一課時,讓學生先看課文的動畫配朗讀,然后談談觀后的感受。學生看的時候非常認真,一下子被故事所吸引,每個人都聚精會神地看了起來,于是筆者又讓他們欣賞一遍。有了兩次印象深刻的觀影后,學生開始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樣,學生就在輕松的氛圍里學到了知識。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苯o學生多大的舞臺,學生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是我們難以想象的。記得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有兩個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筆者先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字的結構并思考它們的相似之處。有的學生就說:“‘鳥和‘烏一個有點一個沒點,‘烏的意思是烏黑,因為烏鴉全身是黑色,比‘鳥少了一點。喝水用嘴,所以‘喝是口字旁,口渴要喝水,所以‘渴是三點水旁?!边@位學生總結出了區(qū)分形近字的方法,而且還說得很正確。所以,把課堂交給學生,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教師只有富有激情,才能調動學生的情感,才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氣氛。如學習《只有一個地球》時,筆者從網(wǎng)上找到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時候,學生都很興奮。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充滿了歡樂?!暗巧絼t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痹诮虒W中,“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隨著教師的點撥進入課文佳境。
五、給學生一個“自主多元的評價課堂”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評價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樂學、善學、會學”。每一個學生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點,但每個學生也都有優(yōu)點或閃光點。教師要尊重學生,欣賞他們,表揚他們。這樣,學生就可以從教師鼓勵的話語中找到自尊和自信,獲得前進的動力和勇氣?!岸嘁话殉咦樱簿投嘁慌脤W生?!痹谡n堂上,筆者從不吝惜贊揚的語言,因為每個學生對學習的內容都有自己的理解。教師和學生在一起討論,不但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也能使他們產生滿足感。如小組合作時,筆者讓學生自己填好表格,然后匯報。把每個小組的匯報結果貼在黑板上,讓學生自己評價,這樣既公正,也使學生知道了相互的差距,從而取長補短,明確前進的方向。
總之,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學會學習是一種目標,而“會學、樂學”應該是一種境界和能力。因此,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變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安鳳歧,梁承鋒.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