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琳靜
摘 要: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已有四十幾年的歷史,至今已發(fā)展成為一個自成體系的應用語言學研究熱點。本文簡要敘述這些年來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并針對目前的研究現狀結合社會實際提出未來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成果;研究展望
一、引言
隨著“以學生為中心”思潮的產生,語言教學研究的重點開始從教學法的研究轉向對學習者的研究。研究者們開始積極關注學習者的個體差異對語言學習的影響,其中包括學習者的年齡、性別、語言學技能、認知與學習風格、學習策略、情感因素(如動機、焦慮)等。作為學習者個體差異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策略在語言學習中的作用一直是研究者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
二、國外研究成果總結
OMalley和Chamot(1990)將策略分為三大類: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Oxford(1990)將策略分為兩大類: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直接策略又包括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和補償策略。間接策略包括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根據這個分類系統(tǒng),Oxford還制定出了相應的語言學習策略量表(SILL)。Cohen(1998)根據運用策略的目的,把學習策略分為兩大類:學習語言的策略和運用語言的策略。
Ellis(1994)指出,善學者與不善學者在策略使用上存在著以下五大差異:
(1)善學者關注語言的形式,多用參考書獲得相關語言知識,對語言的新知識(包括語音、語法和詞匯)比較敏感,善于從錯誤中學習。
(2)善學者也關注語言的意義,從上下文中猜測意義,并設法表達自己的意思。
(3)善學者通常積極參與一切可能對語言學習有益的活動。
(4)善學者通常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具有較高的意識程度,并能根據自己學習的情況很好地進行調控。
(5)善學者能靈活、恰當地使用策略,并不是同時注意語言的形式和意義,而是根據需要,有時注意語言的形式,有時注意語言的意義。這種合理的調整來源于他們對學習任務的恰當評價和判斷。
影響策略使用的因素有許多,歸納起來有兩類。一類為學習者因素,另一類為環(huán)境因素。學習者因素包括年齡、性別、學習者觀念、第二語言水平、自我效能感、學習動機、人格特質和學習風格等。環(huán)境因素包括語言學習環(huán)境、教學方法、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策略選擇的差異。
三、國內的研究成果結
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文秋芳(1993)將策略分為了兩大類:管理策略和語言學習策略。前者與學習過程有關,后者與語言學習材料直接有關。另外,研究者發(fā)現,學習者對語言學習策略的使用受到如語言學習觀念、學習者因素、年齡、性別、動機、歸因、形成性評價、成就目標定向、心理類型、焦慮、學習者的個人背景以及家庭教養(yǎng)方式等諸多要素的影響。但對于第二語言學習策略與二語成績之間的關系并沒有得到一致的結果,這可能與策略和測量成績的工具以及被試者的不同有關,當然其結果不同也和策略的分類不同有關。
徐子亮將外國學生學習漢語的策略與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策略進行對比研究,目的是想找出外國學生學習漢語與中國學生學習英語在學習策略上的共性和特性,以及這些共性和特性的認知心理機制。羅青松對外國留學生漢語學習過程中的“回避策略”的表現形式及其原因進行了分析。江新用Oxford的“語言學習策略量表”對外國留學生在漢語學習過程中對“記憶策略”“認知策略”“補償策略”“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的使用情況進行了科學的測量統(tǒng)計分析。
四、研究展望
首先,國內對語言學習策略的使用和語言成績并不成正比。因此,我們應該對語言學習策略進行必要的分類。所以,進一步探索出適合不同國情的策略分類標準和分類系統(tǒng)、設計出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的語言學習策略問卷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已有研究證明,有大量因素影響著學習策略的使用,但是具體某個因素的哪個子維度影響哪個子學習策略的使用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理論模型,包括影響策略使用因素的各個子維度、策略的各個子維度和各項語言能力,分別探討哪個因素的哪個子維度會影響哪個子學習策略,從而影響哪部分語言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Andrew D.Cohen.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O' Malley,Anna Uhl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江新.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策略初探[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0,(01).
[4]羅青松.外國人漢語學習過程中的回避策略分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5]彭述初.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綜述[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12).
[6]錢玉蓮.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的現狀與前瞻[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4,(03).
[7]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理論研究[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8]吳勇毅.學習策略對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影響[M].上海: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
[9]徐子亮.外國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的認知心理分析[J].世界漢語教學,1999,(04).
[10]徐子亮.中外學生二語學習策略的相異性研究[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