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向云,覃柳笛
演員何珺在2012年3月11日發(fā)出一條微博,稱張藝謀不僅已婚而且婚后育有二子一女。這條微博發(fā)出之后,《廣州日報》、《揚子晚報》和網(wǎng)易娛樂等媒體也做了正文僅十余行的簡單報道,但整件事不過是一場八不起來的卦,事情在兩三天之后就沒了下文。然而今年5月,無論紙媒、網(wǎng)媒還是電視,無論是官媒、小報還是微博,不僅熱了剩飯而且對這件事兒投入了極大的熱情。
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緊追不舍的最新進展,抽絲剝繭的來龍去脈,張藝謀和“超生”成了新聞媒體緊追不舍的獵物。七個孩子,四個女人,秘密結婚,這樣的主題怎么看怎么能挑逗大眾的八卦神經(jīng)。
在百度新聞的搜索欄里敲下“張藝謀”這三個字就可以看到,用戶對這個名字的關注度在這一個月里上升了675%,而媒體這一個月來的關注度竟然令人咋舌地上升了14100%。以往只是娛樂周刊才窮追猛打的題材,這次連新華社、人民網(wǎng)等官媒也紛紛站出來發(fā)表評論,整個媒體界都顯得蠢蠢欲動。
怎么一樁舊聞變成了最熱門的新聞呢?媒體的神經(jīng)為什么被撥動了呢?
去年同類的報道只是打個電話向當事人求證一下,就算當事人不回應,那也是求證完了,沒結果就是了,人家沉默應對,媒體這邊也就不考慮下文。然而今年各路媒體都氣勢洶洶,不僅積極聯(lián)系當事人,還采訪了江蘇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無錫市濱湖區(qū)計劃生育局等單位的工作人員,一聽對方說不好查,立馬質問說,翻檔案的事兒只需要半天哪需要多難!大家眾志成城一定要找到問題的答案,不管當事人是心虛默認還是坦蕩不睬,不管有關單位是尷尬搪塞還是匆忙躲避。
有的媒體在八卦,用大篇幅詳細介紹張藝謀的感情生活,捅破了張藝謀的隱私,滿足了大眾八卦的熱情。
有的媒體在批判,指責張藝謀骨子里是嚴重的“封建小農(nóng)思想”。
有的媒體著眼于“巨款”。張藝謀可能會被罰款1.6億,如此龐大的數(shù)字也鼓動了媒體的探尋。
有的媒體想揭露“陰謀”,把張藝謀一波又一波的負面新聞和與張偉平的決裂聯(lián)系起來。
在媒體之外,熱火朝天的還有微博。各家微博上有說理的有調侃的有質疑的有爆粗口的,大家在回復轉發(fā)之間把這件事兒越炒越熱。
如果只是張藝謀超生了或者結婚了或者和某幾個人關系曖昧不明,都只不過是個人情事,新聞大概不會這么熱鬧?!俺笔录袔讉€關鍵點。第一,據(jù)說被網(wǎng)友戲稱為“葫蘆娃他爹”的張藝謀足足有七個兒女,不僅婚生子有多個,還有側室所出,超生數(shù)量赤裸裸地挑釁了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第二,張藝謀有可能被罰款1.6億,這普通人一輩子都難以賺到零頭的巨額罰款讓不少人等著看結果,有看熱鬧的,有仇富的,有曾經(jīng)被罰過款等著公平的,也有嚷嚷著想要改變規(guī)則的。第三,這件事兒背后不定有怎樣的陰謀。首先發(fā)布這一消息的何珺是在報復被《金陵十三釵》劇組開除嗎?張藝謀和張偉平的決裂是不是間接推動了這一事件的再次曝光?新浪微博上的@當時我就震驚了 發(fā)布的所謂幕后真相的長微博到底是煙霧彈還是洗白書還是真的真相?這一切的答案都還在風里。
在微博時代,話語權已不僅僅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里,甚至媒體也不得不仰仗微博巨大的信息量。如果沒有網(wǎng)友的熱情參與,什么事兒都很難聚人氣。而一旦大家都開始紛紛轉發(fā)評論人肉曝光真相,這件事兒想不火都難。多位莫名其妙就被拉下馬的貪官就是最好例證。張藝謀“超生”,不僅打了基本國策的臉,還狠狠戳了小老百姓們的痛處。收入差距大是無可奈何的現(xiàn)實,可是在錢權之外連公平待遇都被剝奪,這種憤怒可想而知。計劃生育說是國策,說是一視同仁,然而被計劃了的都是小老百姓,有點兒錢有點兒權就一下能跳到計劃之外,憑什么呀!所以大家都等著看這件事兒會如何收場,一邊看一邊轉發(fā)和評論,不看到大結局決不罷休。
截止發(fā)稿時,張藝謀在非正式場合首開金口,“別人一潑臟水我就洗,這一年到頭改天天洗澡玩了?我也奇怪這7個娃是咋來的?
在媒體風風火火的報道之后,張藝謀的“超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只要張藝謀一天不出面公開澄清,只要有關單位一天不給個說法,這件事兒恐怕得和秋菊打官司一樣,沒那么容易就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