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文
在新課程改革全面展開的今天,音樂教師都能把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到課堂中,使音樂課堂發(fā)生巨大的變化,使學生樂于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如何使高中音樂欣賞課在音樂教學中發(fā)揮積極、主動的作用,如何貫徹在欣賞課中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教學理念,是每位老師應該認真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使其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音樂是以流動的音響塑造形象的情感藝術,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就是要創(chuàng)造一種讓學生聽、視、感、觸的環(huán)境和氛圍,以激發(fā)、感染、陶冶、誘導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師生體驗音樂本身所蘊含的情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學生已經不再滿足于簡單而傳統(tǒng)的一架鋼琴的教學模式,而多媒體技術集圖形、動畫、聲音、詞曲等信息功能于一體,動感強、容量大、震撼力強,給學生的視覺和聽覺以強烈的沖擊。例如,我在講解第一課《音樂能告訴我們什么》的時候,利用多媒體輔助音樂教學,讓學生分別欣賞了長笛、小提琴、大提琴、笛子、二胡,并配上與之相符合的圖片和視頻,使學生很容易地感受到長笛的縹緲、小提琴的豐滿、大提琴的低回、笛子的活潑和二胡的傾訴,也讓他們第一次感覺到,原來音樂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深奧,那么不容易理解,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習過程變得形象、生動、活潑。
2.在音樂欣賞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
教師可利用各種方法、途徑,也可鼓勵學生收集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圖片、文字、視頻等資料。合理安排多媒體教學,引領學生走進音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課堂教學更形象直觀,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調動學生參與音樂體驗的欲望,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有目的地去欣賞音樂。
3.在音樂欣賞課中,新課導入要新穎多變
長期以來,許多老師在音樂欣賞課中長期運用一種教學模式:先組織教學,師生問好,接著教師直接點名欣賞曲目,然后播放錄音,導入新課教學。久而久之,學生覺得欣賞課索然無趣,從而產生厭倦情緒。因此,音樂教師必須端正教學態(tài)度,對導入新課要有充分的認識。良好的導入方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新課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導入的方法有很多,如:律動法、懸念設疑法、言語煽情法、故事引入法、音畫設置法、素材對比法等,只要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考慮學科特點、教材內容、教學對象等實際情況,巧妙設計,靈活運用,就會找到最為有效的導入方法。
4.教師的評價要及時到位并且多方位
在教學過程中,幾乎每位教師都注意及時評價及激勵評價,對學生的贊揚和鼓勵不斷,如“你真細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你有一雙會聆聽音樂的耳朵”,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評價語言,可在學生的心里激起不小的情感波瀾,對于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的增強產生相當大的積極影響。對于學生的評價不僅是“好”,還要對于他回答的問題給予一個準確的評價,從而讓學生準確地評斷和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自己獲得信息的準確性。
4.1要有新的教學理念
教學改革的成功依賴于教師先進的教學理念。當前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情感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積極地探究。如果不能舍棄已有的固定模式和觀念,就不會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教師要想上好課堂,就必須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會在課程改革中注重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
4.2真誠的贊揚
對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學生,真誠地贊揚他們取得的每一點成績最能激起他的學習熱情,所以要仔細尋找、努力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并且及時、適當地給予贊揚。如:你的嗓子真甜,你的聲音真好聽等。尤其對于那些很少得到表揚的學生,真誠的贊揚會讓他們充分發(fā)揮內在的潛力。
4.3中肯地分析
通過耐心細致又合理的分析,學生明白一個道理:也許別人在有些方面比你強,但你卻在另一個方面比他強。當學生由于嗓音不佳、音唱不準或其他原因而不敢開口唱歌時,明確地告訴他,他的其他方面比別人強,鼓勵他用其他音樂形式表現(xiàn)出來。總之,要鼓勵學生,幫助其戰(zhàn)勝自卑。
5.扎實的專業(yè)功底和良好的教師素養(yǎng)非常重要
教學是一門藝術,尤其是藝體類教育更是一門藝術。既然是一門藝術,那就要求任教老師必須具備較高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演、唱、彈、跳可以說是每位音樂老師必不可缺的能力。此次參加示范課的老師們的基本功都非常扎實,在他們的音樂課中,無論是表演,還是語言、教態(tài),都顯示了音樂教師扎實的音樂素養(yǎng)。比如:神道口中學的張老師不僅課講得好,歌曲也演唱得很好,在拓展這一環(huán)節(jié),給同學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同時也顯示出扎實的基本功。
6.開放教學過程,實施生成教學
課堂教學永遠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位教師在課前都不可能完全預測課堂上所會發(fā)生的事。這就需要教師有迅速捕捉學生輸出的各種信息,隨時反思,隨機應變的能力。課改倡導“開放教學”,倡導實施“生成教學”,要求教師要根據實際需要,隨時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策略進行調整,使教學過程有明顯的變化,有所提高。
總之,我通過高中音樂欣賞課陶冶學生情操、激發(fā)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lián)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xiàn)音樂,并在一定基礎上創(chuàng)造音樂。高中音樂欣賞課還加入了一項讓學生自己介紹音樂、表達藝術見解的實踐活動,使得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同時,要求關注音樂學習方式的變革,處理好培養(yǎng)審美能力與學習知識技能之間的關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進而完善學生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