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幗英
摘 要: 在教學活動中,運用積極心理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有效增強教學效果。
關鍵詞: 積極心理 營造氛圍 優(yōu)化提問 激發(fā)思維
積極心理學致力于研究建立積極的社會、家庭和學校系統(tǒng),以培養(yǎng)公民美德,使公民具有責任感、利他主義,有禮貌、有職業(yè)道德。創(chuàng)新思維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學生素質拓展的重要內容。在日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筆者運用積極心理,充分關注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一、營造和諧、積極的學習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認為:一個人如果總是處于一種興奮、愉快的狀態(tài),那他的思維就會有超長發(fā)揮,他接受外面信息的速度就會非常快。要讓學生處于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中,教師就應該注意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愉快的學習氣氛。筆者在教學中注重與學生的感情交流,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學生真誠相待,用親切的語言、優(yōu)美的教態(tài)、平易近人的教學作風貼近學生,既融洽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又提高了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把教師教的積極性與學生學的主動性有機結合起來。
1.微笑
微笑著進入教室,微笑著和學生交流,用微笑對待每一個學生,微笑對學生而言是最大的善意。會心的微笑使學生感覺十分輕松,上課成為一種享受;真誠的微笑使學生心情愉悅,從而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微笑為筆者和學生建立起了一種溫馨、和諧、民主、活躍的教學人際關系,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英語知識。
2.贊賞
學生就像運動場上的選手,需要歡呼、吶喊、掌聲來激發(fā)他們的拼搏精神,他們渴望獲得鼓勵、表揚和賞識。筆者努力營造和諧、積極的課堂氣氛,用一句贊美之辭,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賞心的體態(tài)展示,將贊賞之情、積極心理傳遞給學生。真誠的欣賞與贊美驅散了學生的自卑和怯懦,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在輕松和諧、民主平等、積極的教學氛圍中,學生自然地把教師當成交流的伙伴,促進了教與學的良性發(fā)展。課堂上師生共同積極地投入教與學,隨著教材內容一起喜、怒、哀、樂,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使師生共同體驗到教與學的快樂。
二、精心設計問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常言道: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問。一堂課的教學其實就是由若干個問題組合起來的,而每個問題都是一個“驛站”。精彩的提問是誘發(fā)學生思維的發(fā)動機,教學的成功與否,學生收獲的豐歉與否,都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問的質量高低有直接的關系。
課堂提問的問題需要進行精心設計。教師所提的問題,既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又要針對教材的重點和難點。課堂提問的問題需要教師在備課時進行精心設計,問題設計要巧妙合理,構思巧妙的問題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啟發(fā)學生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從而獲得知識。反之,則會使學生厭煩。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力求精當,“精”指的是精煉扼要、言簡意賅,“當”指的是得當,所提問題要恰是重點、難點,還要富于思考,即緊扣教材,突出重點、難點,并有一定的思維價值,使學生理解此舉的豐富而深刻的含義及作用。同時,所提問題還要切中所學的關鍵內容,緊扣主題,以點帶面,對課程的主要內容進行充分概括。問題的設計要有明確的目的,應服從總的教學任務,做到適時適度,靈活多樣。
英語教材中每單元的閱讀部分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既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語言素材,又為學生提供了學習英語的語言知識。教師需要在教學前充分解讀教材、分析教材,明確教材的重難點。如高二英語模塊六第三單元的Reading部分“Cultural differences”,課文以對話的形式呈現(xiàn),語言比較簡單,但文化內涵極為豐富。文化差異是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通過比較中外文化,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英語、積累文化知識、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而且能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文化的異同,從而培養(yǎng)建立在對本國文化深刻理解與認識基礎上的愛國主義精神。因此,筆者對整個單元進行了有機整合,在設計教案的時候,不僅對Reading部分進行充分的閱讀理解,而且把Task中的Reading部分“Taboo or not taboo——this is the question!”也充實到本堂閱讀課中進行,使學生更明確本課的主題。在設計問題時,放棄較簡單的who,when,where這些在文中簡單瀏覽即能找到答案的問題,而更多使用what,how,why這樣有較大難度的問題。如:Q1:What situations are discussed in the dialogue?
(Answers:presents,weddings,gesture,festival,colors of clothing,shoes,the USA/UK cultural differences)
Q2:Why do the Japanese look unhappy when you just put his business card in your pocket?
(Answer:Because it is not polite/impolite.You should look at the card carefully to show your respect.)
Q3:Topic discussion:
What leads to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Suppose you are going to the USA for your holiday,youll surely meet with different cultures.What should you do the deal with the culture gap?
這些問題既針對課文的重難點,展示課文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又激發(fā)了學生對問題的興趣。
三、熱情鼓勵,延伸疏導,引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說:“鼓勵對人類而言,猶如陽光一樣,沒有陽光就難以生存。”教師應該保持良好的提問心境,實行愉快教學,把為教學服務作為設問的出發(fā)點,讓學生享受到自主探究、思考和發(fā)現(xiàn)的樂趣。教師還應該認識到,設問是為了引導學生思維,開啟學生心扉,獲取反饋信息,而不是把設問作為為難學生的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學習水平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并進行提問。當學生回答欠妥,或學生對教師所提問題感到疑惑不解時,筆者總是以寬容、體諒的態(tài)度適時點撥、啟迪他們,引導學生更深入地思考,努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答問心理。有時學生盡管對問題考慮已經(jīng)成熟,但無法正確表達,筆者就幫助學生整理思路,運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出來,從而激勵學生興奮起來,調動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活躍課堂氣氛,主動探求知識,而不是給學生奉送真理。
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提問權。學生在課堂中常常會產生一些想法或疑慮,筆者不輕易地否定他們的思維成果,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總是愉快地允許學生質疑,熱情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吐露思想的機會,在態(tài)度上給予鼓勵,方法上加以指導,讓他們在教師親切、贊賞的言行中感受到積極的心理暗示,從而產生強烈的思維意向,積極地進行思維活動。
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同伴關系中的合作和感情共鳴使兒童獲得更多的認知,以及一些交流的技能和問題解決能力。教師應該在學生之間營造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氣氛,充分發(fā)揮動態(tài)的集體力量,激發(fā)學生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間的交流,引導學生的情感交流,思維撞擊,提高學生的思維興趣。筆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組織學生進行兩人活動、小組活動、團隊活動。如在上文提到的課文教學中,課文整體閱讀理解較容易,因此充分利用課文后提供的相關內容,通過學生的兩人活動以一問一答的形式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使每個學生動起來;話題討論對部分學生來說則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首先進行小組討論,學生在小組中發(fā)表個人的想法或觀點,互相補充,互相點評,最后形成小組的結論并在課堂上進行陳述。這樣,學生不僅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獲取了相關知識,而且提高了思維水平。
積極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存在巨大的潛能。當教師運用積極心理,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營造寬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重視學生積極的心理體驗時,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使學生感到滿足、樂觀與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