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希
1492年,航海家哥倫布發(fā)現美洲大陸,水手們狂歡之后把梅毒從美洲帶回了西班牙,一年后又傳至法國、德國和瑞士,1496年出現在荷蘭和希臘,隔年英格蘭和蘇格蘭皆傳此病,1499年蔓延至匈牙利、波蘭和俄國。結果,梅毒橫掃歐洲,死亡人數超過一千萬,梅毒被稱為“美洲大陸的復仇”。
或許大家都聽說過梅毒,患了這種病往往讓人不好開口,因為它是一種性病。梅毒(syphilis)是由蒼白密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一種慢性性傳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染,也可通過胎盤傳給下一代而發(fā)生先天性梅毒。早期侵犯皮膚黏膜,晚期以侵犯心血管和神經系統(tǒng)為主,并可侵犯全身的組織和器官而產生多種多樣的癥狀和體征。亦可傳染后多年無癥狀。梅毒為一古老而又廣泛流行的性病,大約在16世紀初傳入我國南方沿海地區(qū)。
梅毒是個標準的舶來品,中國自古沒有這個玩意兒。梅毒在中國明代有兩次爆發(fā)期,第一次是在弘治末年流行于廣東沿海地區(qū),第二次是在萬歷末年大規(guī)模流行于江浙一帶。記載這兩次梅毒流行的醫(yī)書《霉瘡秘錄》,還提供了用汞劑、砷劑治療梅毒的方案,這一記載也是全世界最早的……
錢鐘書先生在《圍城》中借方鴻漸之口專門講了梅毒的來源。方鴻漸以假博士身份回到家鄉(xiāng)后,本縣的省立中學呂校長馬上專程來邀請他到校演講。方鴻漸講的是西洋文化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各位都知道歐洲思想正式跟中國接觸,是在明朝中葉。不過明朝天主教士帶來的科學現在早就過時了,他們帶來的宗教從來沒有合時過。海通幾百年來,只有兩件西洋東西在整個中國社會里長存不滅。一件是鴉片,一件是梅毒,都是明朝所吸收的西洋文明?!?/p>
接著方鴻漸講了梅毒的具體來源,“叔本華早說近代歐洲文明的特點,第一是楊梅瘡。諸位假如沒機會見到外國原本書,那很容易,只要看徐志摩先生譯的法國小說《戇第德》,就可略知梅毒的淵源。明朝正德以后,這病由洋人帶來。梅毒在遺傳上產生白癡、瘋狂和殘疾,但據說也能刺激天才?!?/p>
方鴻漸說的倒是實情。梅毒在中國明代有兩次爆發(fā),最早給此病命名為“霉瘡”是醫(yī)學家韓愗在其所著的《韓氏醫(yī)通》(1522年刊印)中,曰“人物雷同,土濕生霉,當日‘霉瘡”。
這倒霉的霉瘡流行起來還拜賜于哥倫布先生。1492年,航海家哥倫布發(fā)現美洲大陸,水手們狂歡之后把梅毒從美洲帶回了西班牙,一年后又傳至法國、德國和瑞士,1496年出現在荷蘭和希臘,隔年英格蘭和蘇格蘭皆傳此病,1499年蔓延至匈牙利、波蘭和俄國。結果,梅毒橫掃歐洲,死亡人數超過一千萬,梅毒被稱為“美洲大陸的復仇”。早期的安全套因而出現,用于防止性病傳播。
1495年梅毒在那不勒斯爆發(fā),又稱“那不勒斯癥”,這一年法國統(tǒng)治者查理八世為了收復那不勒斯王國,發(fā)動入侵意大利的戰(zhàn)爭,那不勒斯被圍困。城內的妓女和婦女被趕出城,遭到法國士兵強奸,法國士兵迅速感染并傳播梅毒,那不勒斯成了梅毒流動的場所,費爾南多在日記中稱之為“法國人病”,故梅毒又有此別稱。在其他地方,法國人稱之為“意大利病”或“那不勒斯病”、“西班牙病”,而阿拉伯人稱為“基督徒病”。
嘉靖時的醫(yī)學家俞弁在他的《續(xù)醫(yī)說》(刊印于嘉靖二十四年,即1549年)曾記載:“弘治(1488年~1505年)末年,民間患惡瘡,自廣東人始,吳人不識,呼為‘廣瘡。又以其形似,謂之‘楊梅瘡。若病人血虛者服輕粉重劑,致生結毒,鼻爛足穿遂成痼疾,終身不愈。”
1498年,梅毒由葡萄牙人帶入中國廣東嶺南一帶,此后開始向中國內地傳播。俞弁在書中描繪了楊梅瘡及其伴隨癥狀,稱其為“楊梅瘡”是因為此瘡的形狀和顏色都酷似楊梅,并說用水銀、輕粉等汞制劑能夠減輕病人的痛苦。
關于楊梅瘡第二次流行的記載,是萬歷己未年,即公元1619年,在明代杰出醫(yī)學家陳司成的醫(yī)書《霉瘡秘錄》中。這本書刊印于崇禎六年,對梅毒的稱謂仍是“廣瘡”和“楊梅瘡”。他說:“邇來世薄人妄,沉溺花柳者,眾忽于避忌,一犯有毒之妓,淫火交織。真氣弱者,毒氣乘虛而襲。初不知覺,或傳于妻妾,或傳于姣童?!?/p>
陳司成認為這種傳染病主要是由不潔性行為引起,同時會隨著母體遺傳給下一代。他詳細描述了各種癥狀,并附有針對不同的病例制訂的專門治療方案。(詳見《霉瘡秘錄評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年7月版)
明代醫(yī)學家李時珍在1576年刊行的《本草綱目》“土茯苓”條下注曰:“近時弘治、正德年間,楊梅瘡橫行?!薄皸蠲矾徆欧讲惠d,亦無病者。近時起于嶺表,傳及四方?!?/p>
《霉瘡秘錄》關于用汞劑、砷劑治療梅毒的記載是全世界最早的。從15世紀到20世紀初的400余年中,汞劑一直是歐亞各國的醫(yī)生視為治療梅毒的有效藥物,明代中國對梅毒的認識和治療水平都是最高的,連日本人當時都在借鑒陳司成的治療經驗。治療梅毒從汞劑到使用青霉素,共有三個發(fā)展時期:汞劑治療時期(1497年~1907年)、砷劑治療時期(1907年~1943年)、青霉素治療時期(1943年至今)。因為陳司成的貢獻,中國又拿了個治療梅毒的世界第一,不知這該算幸耶不幸耶。
世界上死于梅毒的人很多,清朝的同治皇帝就是死于梅毒(盡管官方記載是死于天花)。關于希特勒的死因,近年也有新的說法,美國歷史學家德伯拉·海登女士認為:希特勒是因為梅毒纏身萬念俱灰才飲彈自盡的。她甚至認為,希特勒晚年是因為對病情絕望,才促使他變成一部瘋狂的“殺人機器”。這也可以解釋他為何要在自傳《我的奮斗》中花13頁筆墨來闡述德國根除梅毒的重要性。
(編輯 孫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