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華
摘 要: 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能只停留在課堂表面的“活”、“樂”、“玩”上。要激發(fā)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注重學科本身,通過學后產(chǎn)生的成功體驗來不斷提高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
關鍵詞: 小學英語教學 初級階段 興趣培養(yǎng)
從我2002年9月跨上小學英語講臺,學英語的見了我“G ood moring”;沒學的老遠跑過來,只為說一句“英語老師好”。隨著年輪的轉(zhuǎn)動,抑或是我對他們的麻木,或是他們對我的麻木,師生間撞上了,生硬地打個招呼,要不是平時強調(diào)必須用英語招呼恐怕現(xiàn)在用英語的更少了。這樣的轉(zhuǎn)變讓我無法釋懷,回顧近期面臨的教學困境,努力思考,尋找原因,作出對策共同商榷。
一、激發(fā)興趣
“激發(fā)興趣,”是指教師在帶領學生去接受嶄新學科對新鮮事物時,幫助學生消除學習的疑慮,樹立自信,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激發(fā)潛在動力。愛因斯坦曾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以其陌生的面孔,異樣地走進學生當中,帶給學生好奇感。學生為自己吐出的每詞每句而興奮、激動。當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時,總是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學習,學習不是一種負擔。
PEP教材以其豐富的色彩,富于變化的節(jié)奏,悅耳的美式音吸引學生,說說唱唱玩玩中通過角色表演、游戲活動等形式習得大量言語。在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出以下幾個特點:
1.讓學生了解現(xiàn)代語言的重要性,明了學習是適應時代的需要。在引入課中教師要盡量講一些有趣味性的故事來說明英語的重要性。
2.注重學生在開始階段基本發(fā)音、書寫、朗讀等習慣的培養(yǎng),不求速度,但求精、準。
3.給予學生明確的期望值,激勵學生不斷進取。學習是件愉快的事,也是一項需要不斷付出勞動的工程。要相信學生,肯定他們是一定能不斷進步的。
二、保持興趣
1.存在問題。進入了四年級,由于三年級認讀不抓實,課堂出現(xiàn)各種“時尚病”:
(1)“喧賓奪主”。當教師盡量用簡易語言組織課堂時,學生卻聽不懂,有自己畫畫的,有低頭寫東西的,有做小動作的,等等。教師迫不得已,演“獨角戲”。
(2)有問“逼”答。教師在教學深入過程中,發(fā)現(xiàn)抓實知識的重要性。為了改變教學現(xiàn)狀,從現(xiàn)在抓起。于是課堂上出現(xiàn)讓學生一個接一個地站起來,窮問不舍,最終還是自己“攤牌”。這些問題的根本在于設計得太玄,教學過程沒能讓學生拾級而上。
(3)問而“避”答。為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教師很難把握“度”。學生舉手追問,教師窮于應付,留個臺階給自己:大家自己找答案,看誰厲害。結果是學生無所適從。這種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師對教材鉆研不深不透,依賴現(xiàn)代教具,卻只能“順流而下”。
(4)“照本死用”。課本知識還沒掌握,我們還怎樣拓展?教師心有余而力不足,抓課本語言時,練了又練,教學輔助手段少之又少。
2.思考與對策
(1)立足課堂,向課堂要實效。在小學階段,小學生更多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習慣、興趣。學科分配的時間都較緊,教師只能向課堂主戰(zhàn)場要成效?!澳繕诵浴钡娜蝿招驼n堂教學模式,是我正努力摸索、改變現(xiàn)狀的教學模式。教學的“任務”,就是做做事,它以意義為中心,重視如何溝通信息,著重解決某一交際問題,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發(fā)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際。它貼近生活經(jīng)歷,能引起學生共鳴,激發(fā)欲望。有了明確的師生角色,任務目標,必要的構成任務的輸入材料,創(chuàng)造的任務執(zhí)行環(huán)境等就能進行有意義、自由的練說。
(2)分層教學,減縮差距。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回避如何對待各層次學生的問題。
①分組編排,因材施教。教師通過幾句最基本的交際語言,觀察個人口語素質(zhì)、性格特點、記憶力、反應速度等。在心中把全班分為三組,因材施教,分層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勵機制,促使學生不斷上進。
②同一情景,各說其能。設計情景考慮每人差異,使他們都能言其所能言,言其所愛言。如:買東西、賣東西,同學可以組合商量買賣方。
③各種評價要求不同。學生學習能力不同,接受自然有多有少,要設計不同的要求。
(3)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完成英語教學和培養(yǎng)興趣的根本保證。情感是打動人的心靈秘訣,是打開人的心靈的一把金鑰匙,是人行為的內(nèi)在力,是人際關系的基礎。沒有師愛生,生尊師,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學習氛圍。
(4)英語課堂的延伸、拓寬。在改革步伐矯健的今天,各類商標廣告詞隨處可見,讓學生“回回頭”收集這些英語,學生往往樂此不疲。如“CHINA BANK”“CCTV”“SARS”等這些作業(yè)不僅使他們增長了知識,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自學意識。
三、編輯主題板報
讓學生尋覓、留心,在收集抄寫中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在爭相閱讀中重顯知識,延伸內(nèi)容。
定時開展典型活動,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在課間、課外自覺準備,營造一種活躍生動的氛圍,帶動周圍人,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在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的同時,也不放過肯定他們?yōu)榇伺Φ慕Y果。
綜上所述,出現(xiàn)教學危險信號,我們不能任其發(fā)展。對現(xiàn)狀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有必要回頭看,找癥結。只有在把握準理論的情況下,不斷學習新標準,摸索教法學法,用理念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感悟真理,真正地培養(yǎng)學生持久的英語興趣,相信在不斷克服探究實踐后我們一定能提高成績。
參考文獻:
[1]張之建主編.中小學教學小百科.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2000.
[2]王增昌主編.外國教育教學改革全書.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1.
[3]劉顯國主編.中小學教研手冊.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
[4]寒天主編.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全書.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