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張愛玲的一生,歷盡了浮世飄搖。幼年時缺乏父母關(guān)愛,成年后婚姻失敗,家庭不幸,飽經(jīng)坎坷之后,又偏逢亂世風云。她始終在逃避命運中的種種不幸,卻終究放不下內(nèi)心的一份堅守。在《傾城之戀》中,張愛玲正是用這種矛盾的方式,逃離家族的枷鎖與壓榨,最終走向現(xiàn)實與情感相妥協(xié)的圍城。
關(guān)鍵詞:逃離 回歸 圍城
《傾城之戀》里的白流蘇,奔走在愛情與婚姻,理想與現(xiàn)實之中,活脫脫是一個隱藏在文字里的張愛玲。流蘇游走在一座座圍城之中,最后似乎得到了婚姻和保障,卻始終透出一個弱女子在亂世中安身立命的無奈與悲哀。
一、隱含作者的投射
有人評價張愛玲,“她的一生都在不停地逃避,追求‘隱世的心靈寧靜。”張愛玲家世顯赫,但到他父親時卻日漸傾頹。父母關(guān)系不和,母親出走,父親再婚,張愛玲與繼母矛盾不斷升級,以致父親常常對其大打出手,張愛玲不堪忍受,從父親家逃出,回到母親身邊,母親卻也對她極為冷漠。幼年張愛玲逃離父親的虐待,也未能享受母愛的撫慰。張愛玲后來經(jīng)歷兩次婚姻,一次嫁給汪偽高管胡蘭成,很快被其拋棄,后來與落難文人賴雅結(jié)婚,但他們的婚姻沒有維持多久,賴雅就過世了,她的婚姻生活也極為不幸。
批評家韋尼·C.布思曾提出一個概念,即認為小說無論如何包含著一個作者的“聲音”,他稱這個聲音為“隱含的作者”,是由讀者通過小說中清楚地表達的種種態(tài)度的推演創(chuàng)造出來的。由此可見,作者對其作品的影響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對應(yīng),而是一種接近“隱含的作者”的價值取向,這種價值取向并不是一以貫之的,但可以通過小說中的態(tài)度來表達。張愛玲的人生經(jīng)歷,映射到她的文學作品中,就是對親情愛情都有一種矛盾糾纏的態(tài)度,消極逃避卻又孜孜以求。
《傾城之戀》并不是人們習慣認為的是一部本愛情小說。傅雷先生說它描述了“一個‘破落戶家的離婚女兒,被窮酸兄嫂的冷嘲熱諷攆出母家,跟一個飽經(jīng)世故,狡猾精刮的老留學生談戀愛。正要陷在泥淖里時,一件突然震動世界的變故把她救了出來,得到一個平凡的歸宿”。小說中字里行間傳達的,是一種關(guān)于出走與回歸的糾葛。舊式封建的大家庭,柳原為流蘇買的住房,最后刊出的婚姻啟示,都不禁讓人聯(lián)想起錢鍾書小說中圍城的比喻。流蘇就這樣在一座座圍城中間出走,又回歸,最后終于修成正果,得到了名正言順的妻的地位,得到了世俗社會所認可的物質(zhì)需求。
這也許是一幕喜劇,劇中人似乎得到了皆大歡喜的結(jié)局,但張愛玲卻在最后寫道:“傳奇里的傾國傾城的人大抵如此?!彼膽B(tài)度看似有些隱晦,實則傳達得很清楚。不論欲望是否得到滿足,這樣的結(jié)局,是不能和傾國傾城的傳奇相對等的,然而面對現(xiàn)實,也只能大抵如此,傾國傾城是一個傳奇,作者卻用了一種反傳奇的手法,清晰地傳達出一種蒼涼而無奈的悲憫情懷,這種態(tài)度是微妙而復雜的。小說中字里行間傳達的,是一種關(guān)于出走與回歸的糾葛。傅雷先生這樣評價道:“美麗的對話,真真假假的捉迷藏,都在心的浮面飄滑;吸引,挑逗,無傷大體的攻守戰(zhàn),遮飾著虛偽。男人是一片空虛的,不想真正找著落的心……這樣的一幕喜劇,骨子里的貧血,充滿了死氣,當然不能有好結(jié)果。”可正是這種貧血與死氣,造就了小說蒼涼的底氣。
二、本能驅(qū)使的逃離
流蘇逃離的第一座圍城,是她腐朽封建的娘家?!秲A城之戀》開頭說上海為了“節(jié)省天光”,將所有的時鐘都撥快了一個小時,然而白公館里說:“我們用的是老鐘。”……他們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老鐘,象征了白公館在精神氣息上的衰敗與腐朽,在這里生活的人已經(jīng)被時代拋棄到了歷史的垃圾堆中,這個看似光鮮的大家庭實際上已經(jīng)奄奄一息。然而更讓流蘇不堪忍受的,是兄嫂的盤剝,花光流蘇的錢財后,就要將她掃地出門,勸她回去守活寡。而她的老母親,白老太太居然要求流蘇多多擔待,體諒三哥四嫂們的冷嘲熱諷。流蘇所渴望的母愛的溫情,與現(xiàn)實中母親的冷漠,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她從破碎的婚姻逃離出來,卻得不到一絲家庭的溫馨。所以,流蘇的出走看不出任何新理想的引誘,她要走,是生的本能的呼喊。倒是給流蘇七妹做媒的徐太太,給流蘇指了一條活路?!罢沂?,都是假的,還是找個人是真的?!绷魈K端詳著自己,“她那一類的嬌小的身軀是最不顯老的一種,永遠是纖瘦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彼业搅俗约簝H存的優(yōu)勢,她能拿來做博弈的為數(shù)不多的資本,她還殘留的美麗的青春。陰差陽錯的,徐太太的做媒,反而使流蘇得以結(jié)識范柳原,為流蘇的一條活路提供了實現(xiàn)的契機。
等流蘇從香港回到上海,就更是出于生存需要的掙扎了。她跟范柳原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弄得不明不白,好端端的又回來分明是丟了白家的臉。家庭的壓力,世俗的偏見,讓她透不過氣來。這個家,早就跟她恩斷義絕,而這個社會,似乎也把她當成淫惡的人來看待了。她殘留的青春,也在這樣的磨合與糾纏中漸漸逝去,她也越發(fā)經(jīng)不起老了。范柳原對她,已經(jīng)成為一個她不得不遷就的歸宿,流蘇已經(jīng)顧不得他對她還有多少真心,還有多少愛意了。作為一個在亂世飄搖的弱女子,她要生存下去,除了將這場博弈進行到底之外,她別無選擇。流蘇的這次逃離,充斥著蒼茫無盡的凄涼與難以言說的悲哀。
三、只能如此的回歸
這種被現(xiàn)實逼迫的逃離,促使流蘇無法有純粹的愛情動機,這就注定即使流蘇最后找到了滿意的伴侶,也不過是從一座圍城逃進了另一座圍城。她沒有退路,她只有“賭”:“然而她也是喜歡賭的,她決定用她的前途來下注。如果她輸了,她聲名掃地。如果賭贏了,她可以得到眾人虎視眈眈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凈她胸中這一口惡氣。”相比之下,柳原似乎更接近愛情一點,他看中了流蘇那一點所謂的正宗中國女人獨有的韻味。但他終究是“嫖賭吃喝,樣樣都來,獨無意于家庭幸?!钡娜耍八雅丝闯伤_底的泥”。這愛又能持續(xù)多久呢,流蘇自己知道,“他愛她。這毒辣的人,他愛她,然而他待她也不過如此。”他們“兩方面都是精刮的人,算盤打得太仔細了,始終不肯冒失”。這里的戀愛,是無關(guān)愛情的。雙方更像是在進行一場交易,柳原需要的是一個能幫他持家又能給他慰藉的女人,流蘇的目的更加明確,她要用自己僅剩的青春,做一場賭注,找一個靠山。
縱使流蘇機關(guān)算盡,還是范柳原占了上風。因為范柳原清楚地知道,流蘇離不開他,在這場博弈里,他手里有更重要的籌碼。當柳原整日與薩黑夷妮廝混,決心冷一冷流蘇時,流蘇也只能就范,自動投到他的懷抱里去。柳原在旁人面前與流蘇故作親密狀,已經(jīng)敗壞了流蘇的名聲,勢成騎虎,流蘇也百口莫辯。流蘇回到白公館后,這種進退維谷的困境,就越發(fā)難熬了。等到她第二次離家去香港,她已經(jīng)沒有多少可以拿來交易的資本了。這時的流蘇,住進了柳原為她提供的淺水灣飯店第120號房間,后來又搬到巴而頓道兩層樓的家里。這是流蘇走進的第二個圍城,除了經(jīng)濟依靠,沒有任何感情可言,她的博弈失敗了,她沒有得到妻子的名分。這是一座空城,僅剩虛殼而已?!八龘u搖見見走到隔壁及里去??辗?,一間又一間——清空的世界。她覺得她可以飛到天花板上去。她在空蕩蕩的地板上行走,就像在潔無纖塵的天花板上。房間太空了,她不能不用燈光來裝滿它,光還是不夠,明天她得記著換上幾只較強的燈泡?!?/p>
山窮水盡之時,“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贝箅y之時,人最本真的情感得以迸發(fā),相依為命的苦處,讓柳原意識到他與流蘇還有愛情的存在。流蘇也在這時,體會到難得的真情?!皠e的她不知道,在那一剎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绷c流蘇,都只是小人物而已,他們沒有任何力量左右戰(zhàn)亂的時局。但就是這種渺小,才讓他們意識到相互依存的必要,這種相濡以沫的需要,讓兩個自私的人,放下了彼此的戒備和試探,選擇去做一對平凡的夫妻。兵荒馬亂的時代,“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承諾,才有了兌現(xiàn)的可能。如果說《傾城之戀》還有謳歌愛情的所在的話,也就體現(xiàn)在這里了。
然而大難之后,一切回歸平靜,這一剎那的真情,也隨著炮火淹沒。流蘇終于得到了她想要的結(jié)局,成了范柳原名正言順的妻。但這一紙婚書,終究有多牢靠,也只有命運知曉。沒有純粹愛情支持的婚姻,終究只是茍且度日罷了。張愛玲在她的散文《自己的文章》里說:“從腐舊的家庭里走出來的流蘇,香港之戰(zhàn)的洗禮并不曾將她感化成為革命女性;香港之戰(zhàn)影響范柳原,使他轉(zhuǎn)向平實的生活,終于結(jié)婚了,但結(jié)婚并不使他變?yōu)槭ト?,完全放棄往日的生活習慣與作風。因之柳原與流蘇的結(jié)局,雖然多少是健康的,仍舊是庸俗;就事論事,他們也只能如此?!绷魈K在歷盡一番與命運的抗爭后,終究有了一個看似美滿的結(jié)局,然而誰又能否認,她不是又一次走進了一座圍城呢,只不過這座圍城,較之以前,多了幾分略帶暖意的依靠而已。
參考文獻:
[1] 傅雷.論張愛玲的小說[J].萬象,1944.
[2] 拉曼·塞爾登. 當代文學理論導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 孫詠梅. 隱世與入世——張愛玲與丁玲創(chuàng)作生涯比較[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1.
[4] 張愛玲.張愛玲文集(第4卷)[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
作 者:唐月喬,山東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編 輯:趙紅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