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舟
抄 經
在蒼茫的紙上,
掩好寺門
扶住花草 喂飽鳴禽;
然后,一個人端坐世上
聞墨聽茶
飲經酌史。
風吹時,用一顆心
鎮(zhèn)住紙角;
一桿筆,來自
終身積攢的蒼苔——
有的花白
有的皸裂
仿佛一場走失良久的淚水;
墨是另一種奇跡,烏鴉帶來的
翅影與污點
需要用秘密的誦念
將黑夜褪盡。
偶爾,打開窗牖,
一匹棗紅馬引首向西;
人世燦爛
市聲沸騰
——而弧形的天空,仿若一卷
剛剛錄畢的《心經》。
指 證
最深的一段河流,就在那兒;
在那兒,一段
最深的黃河
帶著高原的烈日、滾石和神仙
匹馬走過
形單影只;
黃河最深的一段,埋伏著
心事、愛和腳印
像一個人從失敗中
站起;
最深的黃河的一段,比歷史
警覺,
比時間迅疾,
比天空深沉;
萬物花開的季節(jié),在那兒
鱗甲爍閃
波光瀲滟
一段百轉千回的最深的河流
破冰怒醒,收拾殘局;
黃河,最深的一段,就在那里,
深埋尊嚴
默然前行;
拐彎時,黃河碰見了我,
一怔,
就把最深的一段,留在了那里。
菩薩低眉
低眉的一剎,唯有豹子敬謝不敏,
一吐為快,道出雪線以及山頂上的一切;
那時,寺門外有人澡雪,
用一生的熱情,浣洗一葉白樺樹封皮;
不是經書,乃是一碗燈,
羔羊用渾身的脂肪,喊破了黎明;
夜色沉積,如果恰好有嬰兒啼哭,
這繁復的來歷一定不能究問;
磨坊保存著一支謠曲,父女倆相依為命,
糧食是陳年的,命運也不外如此;
鳴禽和魚,來自敦煌與陽關以西,
馬背上的事情,仿佛閃電之下的根須;
差不多吧,當石窟靜謐,世事澆漓
這露水的早上,掛著一件仙鶴的蓑衣;
三里外,停著一只石鼓,此刻誰還在空虛,
誰就看不見,那菩薩低眉的一剎——
天梯山石窟
我知道,這一切并非沒有原因。
帶著草木上山
露水的早晨,一角湖水中
麇集著豹群、鷹部落、大象、佛陀
與油燈;
這么久了,絲綢之路上
土匪剪徑
壞消息不斷
一個僧侶暫無音訊;
我真的知道,這一切并非
沒有原因——
中午時,我在山頂曬經,
一陣狂風,
令天空失色,字跡隱匿,
即便石窟內供養(yǎng)著今生今世,
一幅壁畫
也難以訴說莊嚴和秘密;
傍晚,我在山下駐足,
等一個人前來
朝貢,點香;
可銀河燦爛,繁星奔走
一種懷腹的傷感,開始
半夜雞叫
馬不停蹄。
——這一切,并非沒有原因。
適當的時候
適當的時候,草木閃避
月光凜冽
會有一尊象牙佛驅散鳥群
仰天沐?。?/p>
黃昏垂降,適當的時候
去請教一把舊糧食
一掛馬車,一枚始終不肯
墮落的橡樹葉
去了解字母的溝回,傷口中
的天使;
這里的雪,有時候像冰
更可能是火;
傍晚拈香,適當的時候,千萬
不要迷信木魚,
也許它的黑板上,有一面坡地
金戈鐵馬
風吹草低;
清朝時,這里罌粟滿地,熏香四溢
過了袁世凱的階段
銀元爛坑
舉目無親;適當的時候
一匹豹子前來議和,
左手高山,右手流水
沾染了天堂中的壞脾氣,像一根
鐵釘,需要榔頭
去叮嚀;
午夜,有一只碗繼續(xù)空著
盛下淚水、哽咽
和四季
仿若世界上最小的心臟,白發(fā)橫生
在適當的時候,
打翻油燈。
姿 勢
我知道,敦煌
還在那里
趺坐;
——像一口倔強的青銅之鐘
斂聲不語
冥想天下。
夜半時,她偷偷起身
將油燈喂進石窟,
仙女們過剩,而象群和虎豹
坐在課堂上
將佛的語錄逐頁背誦;
黎明前,一些濕潤的壁畫
會破土萌芽;
門前的繩子上,小風傾訴
一些透明的露珠
充滿生死。
我知道,整個白天
母親仍在那里
趺坐;
——她中風初愈,像一尊菩薩
心腸火熱
化險為夷。
下山時,與一位紅衣僧侶
誦經后,我和你
吹滅油燈
推門而出;
一剎那,碰上了今年的
頭一場暴風雪。
其實,佛陀也坐在山頂,
捫心問天;
讀著這一本比眼淚燙、比梅花絢爛的
毛邊經書;
桑煙繚繞,好像幾個披頭散發(fā)
的觀音
悲深愿重,騎在天上;
你開始劈柴,
身體內的野獸,摧枯拉朽
板斧揮舞;
——草原上的窮親戚們饑寒難料
音訊阻絕;
我在剖開的一堆圓木中間,看見了
布施的火種。
是的!我這就走了,連夜
替你捎柴下山,
摸回人間
道聲平安。
填 表
好吧,就用這一份表格
歸納自己,
A4 單頁 獨此一份
復印無效,
將短暫的生平與熱情
整理存檔
告慰歷史。
姓名 籍貫 性別
年齡 二寸免冠彩照 學歷
任職資格 職稱 工種 兼任崗位
聘用時間 工齡 上一年度考核等次
失誤、失職及懲處記載 獲獎勵情況
著作 論文及重要技術報告
創(chuàng)造發(fā)明及成果 繼續(xù)教育起止
本人簽名 登記人簽字
百分比 定量計分 滿分值
凡此種種
我都耳熟能詳,
將自己切割 瓦解 支離
化整為零
肥瘦搭配
分攤于不同的區(qū)間,笑若春風
像一本塑封的
情人節(jié)菜單。
只是,在“信仰”這一窗口
我埋下頭去——
拭塵
擦火
點燈,
雙手供養(yǎng)給頭頂的天空
內心洞明,只字不語。
天山上的大象
這個白色巨人:它是經書里跑出來的
手執(zhí)橫笛,騎躍山梁
帶著秘密的溫度,以及
優(yōu)雅的使命——
它吹奏,或者宣諭
仿佛自己的脊背上,坐著一位熱淚長流的
唐朝僧侶。
它靜穆,含著野心與隱忍
在蒼涼的北方
刀槍入庫,塑身為窟
一再拾取了戰(zhàn)栗、美和天空的密語。
它低首,在接近終章的一刻
斂下鮮花、馬燈、頌唱和奶桶
廣灑佛雨
知人善用。
在遷徙的路上,一匹引頸向西的大象
匿名逐來,矗立山巔。
那個露水的早上,我史詩般的哈薩克阿媽
背起氈帳
踮腳,撫了撫天山的額頂。
讓我說
菩薩就坐在那里——
坐在白樺林
葡萄枝頭
一條溪水的左岸
甚至一匹失家的羊尾巴上;
云鬢發(fā)白
系著舊圍裙;
有時候是母親,有時是妻子
總之
像我的菩薩妹妹!
在天山深處伐木,我對這一派蒼涼暮色知足常樂;
對自己
也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