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發(fā)
一、選用優(yōu)良品種
選番茄品種是中早熟一代雜交種、無限生長型、生育期 110天,植株生長勢強,葉片肥大,葉色濃綠,留2穗果,每穗留3個,果,成熟的果實深粉紅色,高椿蘋果形,肉厚,多心室,果臍小,果肩無裂紋,質(zhì)沙,味美適口,平均單果重400克,最大的果800克,耐儲耐運,采.收成熟果3天內(nèi)保證鮮艷,商品性強,株行距為33X50厘米,適合秋春保護地栽培。
二、培育大苗,壯苗
高效節(jié)能日光溫室栽培番茄要想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高效益,必須以大苗,壯苗為基礎(chǔ),苗齡75天,用電熱線,配制營養(yǎng)土,加上營養(yǎng)缽育苗,株高22厘米,莖粗0.6厘米, 8—9片真葉時移栽,要求葉片肥大,濃綠有光澤,根系發(fā)白而且多,子葉完整而新鮮,定植時有80%的苗帶大花蕾。
種子處理;先把種子在陽光下曬2天然后用50~55℃熱水燙種 10~15分鐘,再用25℃的溫水浸種8小時,再放到28℃的條件下催芽,每天投洗2次,2-3天即可出芽。
苗床播種于頭一年的11月下旬播種于營養(yǎng)土木盤內(nèi),復(fù)藥土1厘米厚,(藥土為8克40%五氯硝基苯加細土10公斤,營養(yǎng)土配比成份是草炭,腐熟馬糞,山皮土,爐灰,其比例為5:2:2:1)。為了保證溫度在苗床下鋪設(shè)電熱線。
苗床管理播種后地溫18℃,氣溫白天25℃,夜間20℃,秧苗出土至第一片真葉展開前,白天 22℃,夜間13℃,移苗后至緩苗前白天28℃,夜間20℃,緩苗后至煉苗前,白天21℃,前半夜14℃,后半夜11℃,不能低于10℃,煉苗至移苗前,白天15℃;夜間不低于 5℃。
播種至緩苗前不澆水,在移苗和倒苗時澆足水,澆水不可過多過勤,也要避免干旱蹲苗,澆水和分苗都要在晴天上午進行,澆水后要通風(fēng)排濕。
日照時數(shù)為8~10小時,如果日照時間不足,可加電燈或在保證溫度的前提下,用早揭晚蓋苫子的方法加以補充,第2~3片真葉展開以后,視苗長勢情況,可用尿素和磷酸二氫鉀各2克加水1000克韻肥料液進行葉面噴施,每隔10天一次,秧苗定植前一周控制澆水,加大通風(fēng),降低氣溫,進行煉苗。
秧苗兩瓣一心前移到8X8厘米的黑色塑料營養(yǎng)缽中,秧苗第一片真葉面向南擺放,營養(yǎng)土配方是腐熟草炭、腐熟馬糞或爐灰,山皮土,大糞面,比例為2:2:5:1,酸堿度PH值為5~6.5,在1立方米營養(yǎng)土中加硫酸鉀0.5公斤,磷酸二銨1公斤,或在分苗時澆 1200倍液的復(fù)合型磷酸二氫鉀與 70%百菌清混合液。
三、加強田間管理
2月初定植,溫室內(nèi)保證10℃以上,畝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5000公斤,磷酸二銨40公斤,硫酸鉀20公斤,做畦后復(fù)蓋地膜,移栽時施口肥畝用2塊發(fā)酵好的豆餅為宜,畦高10厘米,上寬70厘米,下寬90厘米,株行距為33~50厘米。
溫度管理移栽后一周為緩苗期,白天室內(nèi)溫度32℃,最高不超過35℃,結(jié)瓜前期上午盡快使溫度升高到30℃,31℃開始放風(fēng),室內(nèi)要保證5~6小時溫度穩(wěn)定在 30℃,下午降到22℃,前半夜 14℃,后半夜12℃,最低不低于 10℃,結(jié)果盛期,上午溫度30℃,下午23℃,夜間14℃,以保產(chǎn)量和產(chǎn)值的提高。
濕度管理:緩苗期要封閉保濕,一般不進行通風(fēng),結(jié)果前期,室內(nèi)空氣相對濕度白天控制在 65%,夜間控制在85%,保持葉面不形成水膜為宜,早晚可通頂風(fēng),一般0.5—2小時,當外界氣溫穩(wěn)定在12℃以上時可晝夜放風(fēng)排濕,特別是陰雨天適當通風(fēng)排濕。
追肥灌水,緩苗期,除定植當時灌水外不再灌水追肥,結(jié)果前期、定植后一周灌一次扎根水,直到第一穗果核桃大小澆第二次水,同時追肥,每棵5克硝銨,第三次水在第一穗果白熟時,第四次水在第一穗果采收時澆透為宜。以后每隔7~10天澆一次水,并每隔兩周追一次肥,并及時噴施0.3%磷酸二氫鉀和尿素混合液,灌水選晴天上午進行,灌水時封閉通風(fēng)口。待溫度升到30℃時再放風(fēng)。
植株調(diào)整:定植緩苗以后及時去掉小拱棚和拉開二層塑料布,用聚丙烯塑料條搭架將番茄秧往上纏繞,溫室中的番茄留四穗果,每穗果留三個,選擇晴天在第4穗果上留兩片葉摘心,及時去掉側(cè)枝和病老葉。
保花保果,當?shù)谝换ㄐ蜷_放時,為防止低溫造成的落花落果,可用40ppm的番茄靈涂抹花柄,并在配好的番茄靈液中加0.1%速克靈防治灰霉病。以后隨每層開的花,氣溫的升高而濃度可適當降低。使用番茄靈后要加強肥水管理。
防病治蟲:幼苗出土后,開始防病,可用百菌清和撲海因交替使用,以防產(chǎn)生抗藥性,3月下旬至5月上旬,注意防治疫病,用克露和甲托噴霧,每周一次,共噴3~4次,5月至7月,注意防治灰霉病,用農(nóng)利靈噴施2次,同時用敵殺死防除蚜蟲,以減少病毒的發(fā)生,及時通風(fēng)換氣,降低濕度,加強中耕,提高地溫,摘除沒有光合作用的病老葉,以減少病源。
乙烯催紅,為提早上市,增加效益,在果實白熟時,用毛筆蘸取 40%乙烯利3-8倍稀釋液,涂抹白熟果的果柄。骨節(jié)(花梗離層)上部,涂抹面積長約1~1.4厘米,寬占果柄周長的1/4,3—5天即能紅熟并且色鮮味美,即可上市。
(作者單位:161500 黑龍江省依安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