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寶艷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把學生的學習過程變成學生自主能動不斷生成、發(fā)展、提升的過程。因此,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對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長遠的意義。教師如何當好學生自主學習的引路人呢?
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獨立性
語文自主學習的獨立性,主要指學生善于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問題,具有認識的獨特性,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獨特意見,逐步減少對教師的依賴,最終達到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主要通過讀書、思考、質疑、討論四種形式來展現(xiàn)。
1.讀書。在課堂上,教師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主讀書、合作讀書,高年級應以學生個人默讀、快速閱讀為主,教師應要求學生讀書時進行圈點勾畫,不斷實踐,逐步養(yǎng)成讀書動筆的好習慣,鼓勵學生讀書后提出問題,檢查自主讀書的效果。
2.思考。學生讀書時應讀思結合,帶著問題讀書,針對問題對文章的句段篇進行分析、綜合和概括,理解內容和積累運用語言,使學生通過思考有所悟,并達到悟有所用的境界。
3.質疑。學生應善于提出自己的問題,讓同學和老師幫助解決疑問,在合作中進一步學習,在質疑的過程中提高獨立學習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4.討論。學生通過自主讀書獨立思考,對課文有了初步認識理解后,再通過討論,和同學進行交流,再思考,再讀書,從而積極主動獲取新知,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
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主動性
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主要指學生能主動地閱讀和思考,改變過去教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況,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應在學生閱讀時做好激趣、引路、點睛、小結的工作。
1.激趣。教師在上課之初,為學生提供明確的閱讀指導方法,激發(fā)學生深入閱讀的學習興趣。在閱讀環(huán)境上,營造與課文內容和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課堂情境,把學生帶入文章的情境里,讓學生融入文章中,學習語言運用,感受人物形象,體會思想感情,讓學生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
2.引路。教師應指引學生自主閱讀,用清晰合理的閱讀思路,精心設計組織閱讀學習的過程,給出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并在學生求知欲望最濃的時刻提出最有思考價值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學生經(jīng)過認真思考才能回答出來,利于學生閱讀思考能力的提高。
3.點睛。在學生自主讀書時,經(jīng)常會遇到閱讀障礙,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情況相機點睛;對學生理解不正確、不透徹的問題及有爭論的問題給予指點,使學生明確認識問題的實質;對學生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教師應進行必要解析;在學生沒有思路時,教師的點撥能使學生茅塞頓開。
4.小結。教師應抓住時機進行小結,小結可以在回答一個問題后、學習一個段落后和學習全文后。學生能小結的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小結,學生不能小結的教師進行小結,小結內容要簡明扼要。
三、保護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創(chuàng)造性
語文自主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主要指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敢于發(fā)表見解、敢于質疑,對語言文字的學習理解有獨到見解,能靈活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在語文測試中,有的老師強調答案的統(tǒng)一,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問題的認識和感悟自然也有不同之處,教師應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獨到見解,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比如,我在教學《揠苗助長》一課時,采用了個性朗讀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方式,穿越時空再現(xiàn)情境。在初讀的基礎上,學生同桌互讀,練習個性朗讀體會人物內心世界,有一名學生邊讀邊笑,有的學生評議:“這是宋人想出的得意辦法,心里高興就會面帶笑容?!庇械膶W生評議:“宋人不知道會白費力氣,所以認真地用力拔,不可能邊拔邊笑,拔苗要花力氣,怎么會笑呢?”還有一名學生提出:“課文中的插圖畫了宋人拔苗時的笑臉,是不正確的。宋人很擔心,怎么能面帶笑容呢?”另一名學生站起來,發(fā)表了不同的看法:“拔苗人是滿懷希望來拔苗的,他滿心歡喜,即使累也會露出微笑。”這些見解迸發(fā)著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火花,我都給以鼓勵,在此基礎上進行討論,看哪種意見更接近課文的意圖。
四、抓住學生自主學習的隨機性
教師問學生答、學生被動參與學習的現(xiàn)象曾非常普遍,這是一種低效率的教學與學習方法。學生多方面的疑,也許是來自教師教學的“遺漏”,也許是學生自讀自悟中的疑惑,不管什么樣的情形,都是學生內化語言文字過程中的一種自覺思維火花的閃現(xiàn),教師應及時抓住這一閃光點,給予鼓勵,并組織其解疑。教學機遇的隨機性、偶然性雖然出乎教師的意料,但是教師應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前后聯(lián)系,根據(jù)作者的寫作思路等,理解其安排文章結構的匠心等。
總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離不開教師的日常指導,教師的堅持指導是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的基礎,習慣一旦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自然就能提高,讓我們每一位教師共同努力。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