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力斌
闕長山先生1941年出生,江蘇泰州市姜埝人,泰州師范畢業(yè),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任江蘇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常州書畫院名譽院長、常州市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他的書法作品曾數(shù)十次參加《中日書法展》《中日詩書展》《全國第一屆行草書展》《全國第二屆楹聯(lián)展》《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優(yōu)秀作品展》《中國著名書法家百人作品展》等,并多次獲省級以上展覽一等獎、二等獎以及優(yōu)秀獎等各種獎勵,還獲得常州市10年書法藝術成就最高獎——謝稚柳獎、常州市“五個一工程獎”。他的數(shù)十幅作品被國家博物館、圖書館收藏,并入編各種書法集,或刻石于碑林。其個人傳略入編《中國美術年鑒》等辭典中。1994年,他應邀赴美出席《亞洲文化展示會》,進行書法講學,舉辦個人書法展;1998年,他出席在澳門召開的“第三屆中國書法史論國際研討會”;1999年赴日進行學術交流。他出版的《闕長山書正氣歌》《闕長山墨跡選》《闕長山書赤壁賦》《闕長山書集》等書法畫冊,受到業(yè)界人士普遍歡迎。
粗略拜讀闕先生的書法作品,書家尤以行草見長,在篆、隸、楷、行諸體之中蘊含著一種硬朗風骨。我比較喜歡書家筆下李白詩《送友人一首》、孟浩然詩《宴梅道士山房一首》“古詩一首”、文天祥《正氣歌》等作品。書家重新書寫的文天祥《正氣歌》四條屏書法作品,除了保持自己原有書法藝術剛健有力、錯落有致、起伏變化的風格外,還創(chuàng)新出一些過去沒有的斑駁古樸、若隱若現(xiàn)的韻味,彰顯出書家飽經滄桑的歷史美感。
觀賞書家用行楷書體創(chuàng)作的周敦頤的《愛蓮說》書作,前后部分以自己見長的行草書法為主,而中間主體部分卻以穩(wěn)健的楷書行筆為主體,這種在一幅書作上采用不同書體和字體形成的鮮明對比,呈現(xiàn)出一種宛如兩幅對聯(lián)與一幅中堂相互輝映的范式,使人耳目一新。而在行筆過程中,“出、而、不、濯、清、漣”等多數(shù)字體嚴謹規(guī)范,而在“于、泥、直、香、凈”等字體結構上略有變異,在相同的“而、直、清”等字體上又寫出不同的形狀,這就使作品層次分明、格外醒目,流露出收放自如、張弛得體的線性美感。
歲月匆匆,人生稍縱即逝,人生難得完美,而闕長山卻一直在追求完美。他說:“書法是一門藝術,其真諦不只是寫字,而是人格、品德、文學、文字學、美學、哲學、歷史學等修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p>
的確,中國傳統(tǒng)書畫藝術不僅僅是一門藝術,其藝術真諦不只是寫字、繪畫的外在物象,而是作者在人格、品德、文學、美學、哲學、歷史學等多方面內在修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國內高品位書畫家一直為之而努力學習,潛心修養(yǎng),而不會趨于潮流去干那些名不副實、嘩眾取寵之事。闕長山先生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與謙和做人的品格,應該讓我們有所領悟和啟示。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