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祥
盛夏不銷雪,終年無盡風。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懷中。
—摘自唐·白居易《白羽扇》
扇,原本只是一件招風取涼的工具,卻愣是被中國人“玩”成了一門精致優(yōu)雅的藝術,甚至于一項內蘊深遠的文化。從最初的竹制便面、纖纖羽扇,到后來的錦繡團扇、風雅折扇,股掌之間飄逸而出的不僅僅是那隨扇溢出的陣陣清涼,更有著絹頭紙面匠心構劃的千古翰墨、百年鐘靈。
扇,曾經在國人的生活中占據著無可動搖的地位,無論舞臺上的歌舞、戲曲,還是生活中的行走、游玩,袖中有此雅物,則仿佛整個人都增添了幾許風雅。如今,與電扇、空調相比,扇子的功能性顯然低下;但與毫無感情、千篇一律的純機械不同的是,每把扇子都有著獨特的韻味與氣質。一把好扇子,應該蘊含著制扇者的辛勞與畫扇者的心緒,應該顯示出扇子獨有的精湛工藝與藝術造詣,應該代表著扇子擁有者的眼光與品位,應該足以讓生活回歸對于精致質量的認真與考究。當然,不僅僅是折扇,早期的竹扇、羽扇也是如此,每一根竹篾、每一根羽毛,都浸潤著先民的情感與智慧。
夏暑燥熱,不妨持一柄佳扇,揮動那久違的細細暖風,賞玩那一種別樣的情思,追溯那一日講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