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與男友在一起有半年了。在相處過程中,Alice發(fā)現男友對自己不夠細心。Alice總希望男友能關注到自己的情緒,在自己不開心的時候哄哄自己。然而每次Alice不開心,男友都會顯得不耐煩,說她莫名其妙,幾乎沒有任何關懷的語言。Alice常因此與男友大吵,指責男友不夠愛自己。每次Alice大爆發(fā),男友非但沒有安慰她,反而也顯得非常生氣。兩人冷戰(zhàn)幾天之后,男友才會不冷不熱地與Alice聯絡,但從不道歉,仿佛事情就這樣過去了。
有一天,男友突然提出分手,理由是兩人相處太不愉快。男友的母親為他介紹了一個新女友,女孩對男友百依百順,男友覺得這樣輕松多了。Alice得到這個信息后崩潰了。她覺得自己年紀也不小了,如果重新開始,根本不能確定還能否找到這樣的男友。Alice苦苦挽留,可是男友卻說,他經過了痛苦的考慮,已經決定了,執(zhí)意不再回頭。
當我們找到一個愛人時,內心會激發(fā)起表達情感的傾訴欲望,也有想了解對方的好奇欲望。所以,戀愛時期的男女好像都有說不完的話,結婚后溝通欲望會逐漸降低。兩個人處在激情狀態(tài)時,會試圖突破對方邊界,相互融合成為一個人。當這種邊界突破過度化,或者長時間持續(xù),會給對方造成一種被侵入的壓力感和不舒適感。在案例中,Alice恰好是一個特別需要滿足情感溝通欲望的女孩,經常會對男方提出要求,而沒有考慮到男方的狀態(tài)和邊界。愛情,包含著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戀愛關系有很多角色功能。Alice在不知不覺中將男友更多放在愛撫自己情緒的角色位置上,而并非以雙方如何愉快溝通為前提,這導致男友逐漸出現抗拒心理,最終分手。
男人出現沉默或者不耐煩,并非說明他不在乎感情,而是男人內心不知道如何面對女人的情緒化或者難受、低落的情緒,不知道如何安撫,不知道問題在哪兒,答案在哪兒。男人會通過逃避、投射的方式來進行防御。另一方面,對于有些男人來說,女人的情緒化和嘮叨,會讓他感到自己像個被媽媽斥責的小男孩。因此,Alice需要的是和男友一起來討論這些行為背后的根源,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對方的,了解各自的成長背景,而不是因為“反復提要求,反復做不到”而吵架。
我給Alice幾點建議:
愛情是一種互動關系,如果只想讓對方做出改變,就已經將對方從自己身邊推開了。健康而美好的愛情需要在兩個人共同開放、安全的情境下,表達想法、情感,發(fā)出愛的語言。所以,要先從自己的改變開始。
學習良好的溝通技巧。直接表達內心真正的感受和需要,而避免讓對方猜測,更需要避免用抱怨的方式來代替表達“正面請求”;避免過于沖突的詞匯,要用第一人稱“我”,用“你如何如何”,會帶有指責意味;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回顧和感恩對方為自己做的那些點滴小事。
要學習管理自己的情感需求和對他人的期待。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滿足我們內心所有的需要,當一個期待未被滿足,要學習如何讓自己不陷入過度沮喪和無助的狀態(tài)中,學會找一個替代品來宣泄,聽一首音樂,畫一幅畫,大聲朗誦一首雋永的小詩,或者什么也不做,讓心靈和頭腦放空,來一個放松的冥想。對于女人來說,學習更好地愛自己,才更有力量獲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