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霞 李笑云
摘 要 本文主要論述了GB/T19812.1-2005《塑料節(jié)水灌溉器材單翼迷宮式滴灌帶》標準8.10條款拉伸性能有3個不明確之處,并針對這些不明確之處談了筆者個人觀點。
關鍵詞 滴灌帶 拉伸性能 標線間距 加載 標準重物 標準器卸載后放置時間
筆者從事滴灌帶產品檢驗工作多年,在執(zhí)行GB/T19812.1-2005《塑料節(jié)水灌溉器材單翼迷宮式滴灌帶》標準中拉伸性能試驗項目時,感到由于標準存有不明確之處,因而給日常檢驗工作帶來一定困擾,在此提出與同行們進行探討。
一、關于試樣標線間距如何標定
標準8.10條明示:做兩條間距200 mm的橫向標線(滴水孔位中間),對具體的標定方法未明確規(guī)定。不同的標定方法就會有不同的測量結果。
筆者從日常工作中總結出常用的兩種標定方法,兩種方法的標定及結果比較見表1。
表1 兩種標線間距標定方法的比較
通過對以上兩種標定方法的比較,筆者認為第2種方法可操作性強,測量結果較準確。
二、使用的儀器設備和拉伸試驗
標準8.10條只寫明:固定于試驗設備的夾緊裝置上,加130 N的載荷。很顯然,該條沒有明確指明試驗設備是用拉力試驗機,具體的試驗操作也不明確。
筆者認為,拉伸試驗可用拉力試驗機,也可用其他方法進行,只要滿足標準中載荷和保持時間的要求。日常檢驗中通常采用2種加載方法,第1種方法是用拉力試驗機,將試樣固定在試驗機的夾緊裝置上,以一定的速度加足130 N的載荷(GB/T17188-1997中9.5條規(guī)定在20 s~30 s均勻地增加拉力),保持15 min后卸載。第2種加載方法是自制一個配有上端夾緊裝置的試驗架,將試樣一端固定于上端夾緊裝置中,試樣另一端懸掛一個相當于130 N的標準重物,用130 N除以重力加速度g(g應取當?shù)氐闹担┛梢缘玫綐藴手匚锏闹?,把這個標準重物值做成固定的標準器。很顯然這兩種方法的試驗原理完全不同,試驗結果沒有可比性,不能武斷地認為第1種方法結果更準確,只是第1 種加載方法與滴灌帶的安裝使用過程比較一致。因此,筆者認為對滴灌帶拉伸性能結果的最終判定應選用第1 種加載方法更合理。第2 種加載方法成本低可作為企業(yè)內控方法。
三、拉伸試驗卸載后放置時間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標準8.10條只寫明:放置30 min后測量標線間的距離。對于這條,筆者就有2種理解:一是放置30 min后立即進行測量。二是放置30 min后的任一時間進行測量。
筆者通過對多家企業(yè)的同一配方、同一規(guī)格的較均勻的產品進行多次試驗得出了如下結論:卸載后放置時間不同,同一標線間距的測量結果差異較大,尤其是放置30 min后立即進行測量的結果與放置2 h之后的任一時間的結果差異較大,但放置2 h之后的任一時間之間的測量結果幾乎沒變化。因此筆者認為拉伸試驗卸載后放置時間對測量結果的影響較大,在進行拉伸試驗時卸載后放置時間一定要在記錄中明確出具體時間,2 h內不同的放置時間測量結果不同,沒有可比性。但筆者還要重申一點,拉伸試驗卸載后放置時間最好是放置30 min后立即進行測量,因為本文提到的滴灌帶是GB/T19812.1-2005中的單翼迷宮式滴灌帶,拉伸試驗后試樣在短時間變化很大,即使在一定時間內外形恢復原狀,滴灌帶內部的迷宮型流道已經(jīng)破壞。因此筆者認為拉伸試驗卸載后放置30 min后立即進行測量更科學合理。
參考文獻
[1]GB/T 19812.1-2005.塑料節(jié)水灌溉器材單翼迷宮式滴灌帶.
[2]GB/T 17188-1997.農業(yè)灌溉設備滴灌管技術規(guī)范和試驗方法.
[3]QB/T 2517-2001. 一次性塑料滴灌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