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在既定的上班時間內的行為。這是最基本的常識。
2013年5月,某知名公關公司一位24歲的年輕員工在工作中猝死。我們在感嘆年輕生命消逝之時,也有新聞報道,為了得到一張讓客戶滿意的圖,他曾改了490次。
這個刺眼的數字不光是客戶是否苛刻或者員工是否盡責的問題,而是其中一定包含了大量的無效勞動消耗和智力資源的浪費。
對時間善加利用的態(tài)度,是對自己生命負責的態(tài)度。如何讓自己的加班更有效、更有意義;讓自己的智慧投入能得到充分回報?
責難老板與公司,在心理上對抗加班,都不能客觀上縮短你的加班時長。但職場中其實存在許多可以提高效率、改善自己時間管理的工具,能幫你在面對同樣數量和質量的工作時,用更少的時間完成。掌握的過程,是你愿意如何主動發(fā)現(xiàn)多少、學習多少的過程。
職場人需要知道:
第一,早開工,高效率,零加班,是職場中最完美的工作狀態(tài)。
第二,聰明的老板不會喜歡虛耗時間的員工。
第三,加班與敬業(yè)無關,完成期限和業(yè)務結果決定一切。
第四,工作是要獎勵給成績,而不是獎勵給時間。
第五,沒有意義的加班也是對公司資源的浪費。
6月,《職場》雜志聯(lián)合“手機騰訊網”,發(fā)起了一次“職場人加班大調查”。并公布了我們的《不加班宣言》。如果職場人愿意,可以簽下名字,和我們一起倡導:
減少因效率低下、疏于計劃造成的無意義加班;
減少無法帶來任何績效的加班;
主動改善工作計劃,讓工作目標更明確;
合理安排時間,不要虛耗,關注如何解決問題;
積極地溝通,找到工作中的矛盾焦點和問題本質;讓你的加班價值更大一些。
截至2013年6月20日,共征集簽名參與人數:51522人
我們走訪了多家業(yè)內有代表性的公關公司、廣告公司和資深公關廣告人,他們會在本期封面文章中告訴你,對行業(yè)相對惡劣的環(huán)境要如何理解;如何更準確體會客戶的意圖;如何管理你的上司和老板;如何迅速積累行業(yè)知識讓自己躍升,逃離底端的食物鏈。
歸根到底,如果加班的命運暫時不可避免,要盡量讓加班成為你的主動行為,為了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去加班,而不是讓自己成為加班的犧牲品、可憐蟲、抱怨鬼。當你掌握了加班的健康心態(tài)和改良方法,你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很快,你就不需要加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