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碩鵬
【摘要】目的探究腸道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以及對其療效分析。方法病例選取于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間37例腸道術后出現(xiàn)功能性胃排空障礙患者,對其進行回顧性分析,對于FDGE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進行總結,對其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結果37例FDGE例患者中,30例患者經過保守治療后恢復健康,7例經過保守治療后無效繼而進行手術治療,后恢復健康,治療過程中無并發(fā)癥出現(xiàn)。經過半年的隨訪,37例患者均無復發(fā)病例出現(xiàn)。結論腸道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屬于臨床常見病癥,在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見選擇適合患者的治療手段,能夠有效保障患者身體恢復健康。
【關鍵詞】功能性胃排空障礙;腸道術;臨床治療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091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3588-02
胃腸手術后,患者容易出現(xiàn)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等一些并發(fā)癥狀[1]?;颊咴诔霈F(xiàn)此癥狀的時候,常常因為某些外科手術醫(yī)生的疏忽而延誤治療,出現(xiàn)病情惡化的現(xiàn)象。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治療方法應該結合患者自身病情,采用“因人制宜”的治療理念對其進行治療。本文通過對我院37例腸道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探究腸道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以及療效,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間,我院共發(fā)生37例患者出現(xiàn)腸道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在24-52歲之間不等,平均年齡33.8周歲。其原發(fā)病史如下:十二指腸潰瘍12例,胃潰瘍10例,胰頭癌4例,胃癌11例。其進行手術方式為:胃大部切除11例,胰十二指腸聯(lián)合切除術4例,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22例。患者出現(xiàn)腸道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時間為術后6-10d,平均時間為術后7.8d。
1.2FDGE評判依據[2]根據患者臨床表現(xiàn),37例患者肛門排氣后拔出胃管開始進食。進食1-2h后患者開始陸續(xù)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惡心、反胃、干嘔、呃逆等臨床癥狀。觀察患者嘔吐物發(fā)現(xiàn)患者嘔吐物中含有隔餐食物與膽汁,給予解痙藥物治療無效?;颊叻娩^餐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患者胃部蠕動遲緩,呈擴張態(tài),無器質性病變,根據患者臨床癥狀確診該37例患者為腸道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FDGE)。輔助檢查發(fā)現(xiàn)患者血鉀含量降低,CO2與血的結合能力升高。
1.3治療方法[3]
1.3.1保守治療①對患者實施禁食治療,持續(xù)降低胃腸壓力,使用高滲鹽水對患者進行洗胃治療,2-3次/d,繼而采用20ml1%的普魯卡因對患者進行灌注保留。②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適量補充鉀,防止患者出現(xiàn)胃腸麻痹。同時進行腸內營養(yǎng)或腸外營養(yǎng)支持,補充足量的蛋白質和熱量,維持氮平衡。③減輕吻合口水腫,需要給予患者激素注射。同時患者需要服用胃復安,2片/次,3次/d。④注意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防止患者出現(xiàn)嚴重心理障礙、神經衰弱。
1.3.2手術治療患者在進行保守治療后無效需要進一步進行手術治療,其手術標準為患者保守治療3周以上(包括3周)無效者;確診為機械原因者。對患者實施近全胃切除、Roux-en-Y胃腸吻合術,于此同時對患者進行擴大的Hunt-Lawvence囊手術。
1.4護理手段由于患者在腸道術后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癥狀,因此還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營養(yǎng)支持以及運動護理,保障患者心理健康,對于進一步的治療無抵觸心理。能夠有效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指導。
2結果
37例腸道術后出現(xiàn)功能性胃排空障礙患者中,30例進行保守治療后恢復健康,惡心、呃逆癥狀消失,患者胃排空障礙現(xiàn)象明顯減輕。7例患者進行保守治療后無效進一步采用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后患者均得到有效恢復,胃排空功能恢復。在治療期間,患者均未出現(xiàn)慢性并發(fā)癥,同時在隨訪的半年中,37例患者均未出現(xiàn)復發(fā)現(xiàn)象,見表1。
3討論
典型的功能性胃排空障礙(FDGE)癥狀表現(xiàn)為患者肛門排氣,移除胃管后進食出現(xiàn)惡心、上腹飽脹、呃逆現(xiàn)象。其中出現(xiàn)嘔吐患者的嘔吐物中含有膽汁?;颊咴诔霈F(xiàn)以上系列癥狀時應該考慮腸道術后FDGE,但是與此同時先要排除機械性梗阻。利用鋇餐觀察患者胃腸蠕動情況,胃鏡檢測患者胃中出現(xiàn)膽汁潴留,B超檢測排除腹腔膈下積液等疾病。通過一系列體檢確診腸道術后FDGE,本文中37例患者均符合以上檢查標準。
但是對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FDGE)的診斷國際上未有一套統(tǒng)一的標準,但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為Bar-Natan診斷標準[4],但是筆者對其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該項標準應該結合影像學診斷,考慮患者胃中是否含有隔夜事物,是否出現(xiàn)深綠色膽汁進行斷定更加較為準確。
現(xiàn)如今,功能性胃排空障礙(FDGE)雖然屬于常見并發(fā)癥,但是其具體的發(fā)病機制不甚明確。目前對其研究成果不一,具體機制如下[5]:有學者表示,患者在進行腸道手術時傷及迷走神經,使得近端迷走神經控制喪失,進而使得胃底部收縮紊亂,胃竇部對于食糜的收縮性研磨減弱,使得胃排空功能障礙。同時又有一些研究專家提出他們對于腸道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機制的研究成果,他們認為,患者進行手術之后,導致其胃腸道內菌群失調,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致病性菌大量生長,使得患者胃內微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繼而出現(xiàn)胃癱綜合征,并進一步延長胃癱綜合征的時間。同時研究成果還有損傷交感神經導致胃排空障礙、手術影響激素分泌等。
對于患者的治療進展比較明朗,一般患者均可治愈。主要是進行禁食、胃減壓引流和洗胃。洗胃后,患者胃部空虛,使得血液供應充分,加快胃部的蠕動。同時降低胃酸分泌,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減輕胃酸對胃粘膜的破壞。同時使用胃復安、多潘立酮等促進胃腸蠕動的藥物?,F(xiàn)階段治療可以采用中醫(yī)中藥進行治療,采用中藥灌注方式以行氣通滯,化瘀降濁。或者采用中醫(yī)針灸治療,同樣取得一定的效果??傊?。目前的治療形式多樣,治療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37例腸道術后出現(xiàn)功能性胃排空障礙患者進行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有效減輕患者癥狀,恢復胃排空功能。所以腸道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屬于臨床常見病癥,在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見選擇適合患者的治療手段,能夠有效保障患者身體恢復健康。
參考文獻
[1]陳佑生,戴偉力,王莉,等.術后胃排空障礙的臨床觀察與治療[J].中外婦兒健康,2011,19(5):200-200.
[2]馬浩.腹部術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礙25例臨床治療分析[J].臨床與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10(7):532-533.
[3]崔文軍,王兵,崔小兵.胃癱綜合征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6(20):365-368.
[4]王忠振.探討腹部手術后胃癱綜合征的臨床危險因素[J].黑龍江醫(yī)學,2010,12(03):635-638.
[5]張希臣,劉玉輝,郭春良.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研究[J].武警醫(yī)學,2008,19(06):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