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才
高中生涯,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升學的壓力使得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力受到極大的制約,許多授課老師經常面臨如何活躍課堂氣氛的問題。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應通過互動式教學來使學生放松心情,從而更加高效地進行課程學習,這也是筆者多年來一直探索和實踐的問題。
一、互動式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所謂“互動式教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讓學生愛學、會學、善學”為目標,把教學活動看作是師生之間的情感交往、溝通,是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教與學相互統(tǒng)一、交互影響和交互活動的過程。
長期以來,我國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受前蘇聯凱洛夫教育學的影響較深,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在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個性特點。 現在的高中生大都為“90后”,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網絡、手機等新媒體的運用使他們接觸的新鮮事物更豐富。因此,活潑的互動式教學是符合這一時期高中生的個性特點的。
進行互動式教學對完善學生的人格具有重要意義?,F階段,校園中獨生子女居多,大多數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合作意識和換位思考意識。進行互動式教學,老師們走下講臺,走到同學們中間,表面上看縮小的是師生的空間距離,其實縮小的是師生之間的心靈距離。這可以使學生在與老師、以及同學的交流合作中,增強交往能力和表達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完善的人格。
在實施互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克服一元主體意識。互動式教學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方式,是在新課改條件下,創(chuàng)新教育發(fā)展的一種體現。在互動課堂上,老師和學生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主動思考、與小組成員進行討論、合作解決問題、提出疑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被充分調動起來,而不是被動接受“灌輸”,學生的主動性將會極大地提升。
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部分學生因為性格因素不愿參與到互動過程中來。因此,教師應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這是開展互動式教學的基本前提。同時,課堂必須突出多邊互動。教學過程是一個全息的過程,要促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而不能只局限于教師與個別優(yōu)秀學生之間。對于不主動發(fā)言、不愛參與討論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拋繡球”的方式,或者是點名的方式,調動學生參與進來。只有互動式教學的全員性、廣泛性,才能使它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
除此以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個壞的教員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員則教人發(fā)現真理?!痹诮虒W中,教師要讓學生去質疑、解疑。同時,應尊重學員提問,鼓勵學員積極大膽提問,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高中數學具有獨特的學科特點?,F代教學不斷發(fā)展,數學已經擺脫了“大容量、高密度、強訓練”的解題教學模式。教師不應該只被看成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和合作者?!皵祵W教學中的交流與合作是現代數學教學的精髓?!?推進素質教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下功夫改進教學方法,把教與學這兩個過程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倡導教學中師生間的合作與交流。
從教學論的角度看,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忽略了學習過程中的情感作用,互動式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都投入一定的情感。因為,學生渴望被尊重和平等,希望老師既是“良師”,又是“益友”。這勢必要打破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國家教委曾在九年制義務教育教材會議上強調:“數學教學不僅要有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培養(yǎng),同時還要有情感的交流?!庇辛撕椭C愉快的課堂氣氛,學生就會消除對課程的抵觸,甚至對難點的畏懼心理,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過程。另外,從心理學角度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般有兩個心理過程:一是感覺--思維--知識的過程,二是情感--意志--性格的過程。智能的形成和發(fā)展是兩個心理過程協調發(fā)展的結果,單純強調某一過程只會事倍功半。 數學教學也不例外。當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興趣,進而就會不懈地追求數學的真理。因此,有教師說情感投入是數學興趣的催化劑。
二、互動式教學要突出雙主體的共同作用
過去,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數學學習以“題海戰(zhàn)術”來應對考試。而高中數學的難度也相比初中數學加大,學生很容易從高一就開始對數學產生厭學心理,進而厭惡數學老師,從而造成師生之間的對立,這對教學效果有極大的負面影響。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許多教師開始創(chuàng)新數學方面的教學方法?,F在的“淘課一族”在網絡上可以淘到世界知名大學的精品課程,而互動式教學也是國外實踐比較成功的教育方法之一,這也為國內高中的教學改革提供了借鑒。我們的教育要以人的全面、主動的發(fā)展為目的,因此,改進數學教學方法是教育與時俱進的體現。
(一)讓學生成為民主課堂的主人
互動式教學,簡單地說就是實現教學活動的雙主體,避免“一言談”和“滿堂灌”等傳統(tǒng)式的教學弊端。研究表明,學習活動中,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是同時發(fā)生、交互作用的,它們共同組成學生學習心理的兩個不同方面,從不同角度對學生學習活動施以重大影響。如果沒有情感因素的參與,學習活動既不能發(fā)生也難以持久。情感因素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在許多情況下超過智力因素的作用。
互動式教學是一種自由、平等、民主、開放式的教學方式。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既是互動式教學的內在要求,也是學生能力發(fā)展的需要。只有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互動式教學才能有效地開展?!半p向互動”機制的形成,必須經由教師、學生的積極搭配才能形成,但是根本上取決于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以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所以,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是開展互動式教學的基本前提條件。
互動教學除了要營造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還需要采用競爭的機制,督促學生進步與提高?;钴S的課堂氣氛,和諧的人際關系,高漲的學習情緒,竟爭的學習機制已成為現代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互動式”的課堂,應是愉快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在交流和互動中學習,在學習中展示自我,施展才華,體驗學習樂趣,形成愛學、會學、善學的良性機制?!盎邮健苯虒W,應引入竟爭的學習機制,為學生提供開放而又平等公正的學習機會,營造積極進取的氛圍,激勵學生自主參與教學。同時,教師應把學生參與學習的程度作為學習成績的衡量標準之一,把學生的創(chuàng)新解題舉動作為學習成績的一部分。這樣,課堂的學習氣氛和學生的情緒將更加濃烈。
(二)教師應轉變過時的教育理念
互動式的教學方式,雖然強調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但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指導作用,以及教師對這種現代教育方式的接受程度。一個成功的互動式課堂離不開一個語言幽默、樂于實踐、善于引導的優(yōu)秀教師,這也是教育方式轉型對教師隊伍建設的必然要求。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處于專制的權威地位,而學生則處于被動地接受地位。因此,讓教師走下講臺,與學生平等地進行探討,并對課堂討論進行適度的引導,需要教師有十足的耐心,并有愛心去愛護學生的進取心。
從學科特點來說,作為一門科學,數學需要學生具有大膽的想象力和解題的創(chuàng)新力,因此,教師應改變過去數學課堂“一只粉筆一張嘴,從頭講到尾”的狀態(tài)。
在改變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克服心理層面的一些壓力,有些人怕學生活躍起來不知如何控制,有人怕費事。這便需要教師們提高認識,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也要充分提高任課教師的創(chuàng)新積極性,通過各種教學比賽或者評比來實現互動式教學的普及,尤其是當下新課改的實踐還需要不斷探索,這給互動式教學留下了一定的實踐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