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昭和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對于一個有信仰的人,當其諸事不順時,延長打坐或禱告時間,能明顯改善心情。
研究人員讓87名大學生填寫一份“網(wǎng)上日志”,以記錄他們的心情、精神感受和自尊。這87位學生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其中34%信天主教、18%是清教徒,其余的有無神論者和信仰其他宗教者。
研究人員經(jīng)分析這些日志后首先發(fā)現(xiàn),精神信仰確有助于提升自尊和保持正向的心情,這似乎是因為精神信仰能讓生命更有意義。統(tǒng)計上,擁有生命的意義100%對心情有正面的影響,93%可以加強自尊。
研究還發(fā)現(xiàn),如果人在一天之中讓自己精神富足、寄托心靈于上蒼,會讓人感到更美滿。負責本研究的心理學家卡什丹說:“如果你今天感到很低落,明天你可能會更需要信仰的幫助。保持修行,讓自己更加關(guān)注在超越人性的事物。如此一來,修行將使人們的生命更有意義”。研究的結(jié)果表明,精神信仰能讓“精神富足”,今天的精神富足,能讓人有更幸福的明天。
卡什丹說:“幸福轉(zhuǎn)瞬即逝,不過其中更深的含意是使自己擁有一個更穩(wěn)健的人生。如果我知道我的生命擁有意義,這能讓我在人生道路不順暢時,會更有自信地走下去?!?/p>
(摘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