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劼
導語:對領低保家里又有空余臥室的窮人們征收“臥室稅”,被稱為是“科索沃式的社會清洗”。
英國政府日前宣布,從4月份開始啟動數十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民生福利制度改革,以削減低保補助為主要手段。而負責這項事務的英國政府勞動及養(yǎng)老金大臣伊恩·鄧肯-史密斯由于公開表示“自己一個星期有53英鎊就能活”,遭到民間的強烈抨擊,甚至有數十萬示威者在網上發(fā)起聯名呼吁,要求這位周薪超過1500英鎊(1英鎊約合9.5元人民幣)的內閣高官向大家演示一下“用53英鎊怎么能活一個星期”。
臥室稅把窮人趕出倫敦
英國政府此次拿現行福利體制“開刀”,首先拋出的一記重拳就是“臥室稅”。和以往歷屆政府的作法不同,由保守黨主導的英國政府這次將調控目標放在了那些長期以較低費用居住在福利房里的低收入者身上。
按照新規(guī)定,住在政府提供的福利房的家庭,今后如果住宅面積超過所需,就將被減少住房救濟的金額:如果被發(fā)現有一間多余的臥室,住房救濟將減少14%,如果有兩間或更多的閑置臥房,住房救濟將減少25%。據統(tǒng)計,將有66萬個英國家庭將受到影響。
英國《每日快報》調侃說,政府把民眾的居住環(huán)境調整得更“緊湊”了。因為根據新的福利政策,一個成年人或一對夫婦可擁有帶一間臥房的住宅,而有孩子的家庭,兩個16歲以下的同性孩子要同居一室,10歲以下的孩子不分性別也要同住一間臥室,只有家里有嚴重殘疾兒童、收養(yǎng)兒童的家庭和現役軍人家庭不受影響。
在風聞政府出臺“臥室稅”后,英國各地就已怨聲載道。在倫敦、格拉斯哥等不同城市,數以千計的低收入者上街抗議“臥室稅”的出臺。58歲的單親媽媽蘇·卡特含淚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說,她只有鴿子籠大小的住所,但今后卻要因為給孩子們一點寬裕的空間而不得不多交稅。這些錢她沒法掙到,只能靠買更便宜的面包或在冬天少開一會兒暖氣擠出來。
對此,首相卡梅倫認為,在財政緊縮時期“我們不是無法承受改革,而是無法承受不改革”??刹粌H有反對黨工黨、工會以及慈善組織在向政府潑冷水,就連首相的“鐵桿兄弟”、倫敦市長約翰遜也不惜出面批評。約翰遜針對政府的住房福利削減計劃,在當地電臺節(jié)目中大罵:“這是科索沃式的社會清洗,要把窮人趕出倫敦?!?/p>
福利文化養(yǎng)懶人
英國政府的“臥室稅”在朝野上下都不得人心。《蘇格蘭先驅報》稱,來自蘇格蘭的45名國會議員中,估計只有四到五位贊同這項政策,因為多數議員都覺得這等于是無情壓榨底層民眾。
但為了彌補多年來的財政虧空,如今的英國政府認為,單單收“臥室稅”還遠遠不夠。BBC 4月1日的報道稱,從4月15日開始,16到64歲的適齡從業(yè)人員領取的救濟金將會封頂,不能超過普通工薪家庭平均收入的數額。單身人士每周可領取的救濟金最多只有350英鎊,而夫婦或是單親家庭,不管養(yǎng)育了多少孩子,每周都只能領取大約500英鎊的救濟金。《獨立報》稱,這項改革可能使大約5萬家庭受到影響,這些家庭大約每周平均將減少93英鎊的經濟來源。
其實從2011年開始,英國就開始著手改革各項福利制度了。當年,政府曾宣布對在國立工作介紹所推薦一年以上工作而以“又病了”為由拒絕不去的失業(yè)者,將取消房屋補貼,這筆錢平均每月有500英鎊左右,為此面臨福利削減的人數在英國至少有30萬。
卡梅倫早前公開表示,英國的福利制度已演變成一種福利文化,但這并不代表在這種文化下生活的人可以對這個社會毫不負責。政府之所以這么做,就是要激勵人們的進取心。
媒體分析稱,英國近些年的年均福利開支高達1920億英鎊,除了給政府財政帶來沉重負擔外,的確存在“養(yǎng)懶人”的弊端。因為很多人早就發(fā)現,辛辛苦苦工作一個月的所得,在扣稅之后還不如裝病在家或長期請病假依靠福利獲得的收入多。
根據本刊記者在英國長年生活的經驗,很多健康的英國人僅僅告訴當地醫(yī)院自己感到“心臟有些不舒服”或“頭疼得厲害”,就能輕松拿到病假單,從此裝病在家。在倫敦北區(qū),記者就曾見到一位終日開著高檔跑車、帶著老婆孩子在大街上疾駛的“英國病人”。街坊們介紹說,此人5年前就以“有嚴重心臟病不能工作”為由,拿著一個月1000多英鎊的福利補助過起了寓公生活。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每月去醫(yī)院復查一次,可又常常因為“病得下不了床不能去醫(yī)院”。
根據調查,作為高福利國家的英國,早先的福利種類繁多,讓很多懶人鉆盡了漏洞,每年因欺詐或政府錯誤評估造成福利金誤發(fā)數額高達52億英鎊。
對于福利改革,民間的示威呼聲還是此起彼伏,但政府至今為止仍不為抗議聲所動。財政大臣奧斯本在2日還繼續(xù)宣布了進一步的失業(yè)補助金修訂政策,宣布失業(yè)者每周最多只能從政府那里領到71英鎊的救濟,但同時他也宣布將納稅人的征稅起點調高年收入9440英鎊?!睹咳甄R報》引述這位財政大臣的話說,相信在今后大家會看到,這一系列改革會讓多數人受益。
至少“臥室稅”的出臺,在民間被廣泛認為是讓政府既減少了福利房發(fā)放的壓力,同時還能從低收入群體那里“撈”回一些公共開銷。這項改革將先從倫敦開始施行,分階段向全境推廣?!督鹑跁r報》分析稱,政府的福利房限制改革,將直接在這個財政年度為納稅人節(jié)約4.9億英鎊。但與此同時,全國將有超過66萬家庭,包括那些單親爸爸和單親媽媽會受此影響,平均每家每周失去14英鎊的福利。
高官被批不知民間疾苦
面對政府對老百姓的福利保障下狠手,英國民間反響強烈。倫敦《都市報》1日報道,一位離異后負責照顧兩個孩子的52歲倫敦居民大衛(wèi)·貝內特表示,他原先享有的福利保障將盡數失去,所有經濟來源刨去必要開支,每周只剩下53英鎊。他想問問政府官員,“在英國,53英鎊怎么可能過一個星期?”
對于質疑聲,政府官員毫不示弱?!缎l(wèi)報》稱,英國政府勞動及養(yǎng)老金大臣伊恩·鄧肯-史密斯隨即公開表示,“如果有必要,我可以用53英鎊過一個星期”?!睹咳锗]報》2日表示,貝內特有賭博酗酒等惡習,并不值得同情。但鄧肯-史密斯同樣遭到百姓的反對,一些網民還專門公布了這位內閣官員的收入單,讓人們看到他每個星期稅后收入有1581英鎊,根本不可能碰到“用53英鎊熬一個星期”的日子。在鄧肯-史密斯發(fā)表上述言論后的兩天,英國就有超過25萬人在網上發(fā)起聯名呼吁,要求這位內閣大臣向人們展示一下如何用53英鎊過一個星期。
在倫敦,《世界博覽》特約記者街訪了多位進出當地超市購物的當地居民。67歲的保羅對記者說,他僅僅是買面包、豬肉以及必須的蔬菜水果,每周都要50多英鎊。他挖苦地說:“難道退休之后,唯一的生活要求就是‘能吃飽嗎?”剛從大學畢業(yè)、正在一家公關公司實習的艾瑪則對記者說,她每個星期的公共交通費就要120多英鎊,“53英鎊過一個星期,簡直是天方夜譚?!?/p>
其實,政府借“泡病號”不愿上班的英國人開刀,或是讓那些占著大房子、終日只知道領救濟的人多繳稅,只是卡梅倫政府在全國裁員減支的背景下提出的“小政府大社會”理念的一部分??穫愒?010年大選前推出的這個頗為自得的想法,中心理念就是將權力從中央政府下放給社區(qū)和志愿者,強調個人責任感,社區(qū)可以加強對住房、城建規(guī)劃、學校等問題的控制,慈善、非營利組織可以接管部分公共服務,如郵局、學校、公共交通等。
天空衛(wèi)視新聞網表示,在卡梅倫看來,政府希望激勵每一個人為社會做貢獻,而不是當懶蟲。要讓每個人都感到去工作、組織家庭,遠比一個人“泡病號”或不愿結婚單過更受政府照顧。這位英國首相還舉例說,按照新福利計劃,今后愿意結婚、組織家庭的人甚至可以從政府那里得到每年500英鎊的獎勵。
可《每日鏡報》卻拿眼下的就業(yè)現狀毫不客氣地反駁首相:“人人各盡其能、服務社會自然是好事,可老百姓并不是都有這樣的機會?!庇捎诮洕痪皻?,英國的失業(yè)大軍早已超過250萬人,占到全國總人口的近4%。此外,青年失業(yè)率上升到了歷史新高,超過1/5的16歲到24歲的英國人沒有工作。BBC的分析說,政府眼下進一步取消對國民的福利補給,勢必會讓更多人的生活失去著落,因為按照政府的改革計劃,失業(yè)者的住房福利補貼將會被取消,數以萬計的失業(yè)者只好充滿怨恨地在大街上流離失所。
社會現實讓英國朝野和民間對“大社會”理念的負面看法隨之而來。從廣義上來看,“大社會”理念雖然看似有些虛無,但能把持不同政見的人團結起來??烧缑襟w所說,當英國人回過味來,卻覺得是上了政府的大當,因為這些事情原本世世代代就是納稅人供養(yǎng)的政府應盡的職責。
英國工黨領導人米利班德嘲諷卡梅倫說,“大社會”就是政府削減公共服務的一塊“遮羞布”。米利班德質疑說:“醫(yī)院、圖書館都關門了,誰還能來志愿服務?”而英國最大的志愿及培訓慈善機構——社區(qū)服務志愿者組織的主席胡德里斯認為,政府在實施“大社會”概念方面缺乏戰(zhàn)略計劃,削減開支將摧毀志愿者隊伍。
《泰晤士報》早前用漫畫的形式解嘲道:“大社會(Big Society)理念就是要把英國變成一個乞討社會(Beg Society),沒有工作,沒有住房,沒錢看醫(yī)生,都不要去找政府,而是一幫幾乎接近沿街乞討的窮人一起坐下來想辦法,自己救自己。可自己能救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