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李英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關(guān)于朗讀的目標要求“有感情地朗讀”。在朗讀教學中要注重“情、趣、義”,引領(lǐng)學生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diào)朗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tài)度,讀出濃濃的語文味。
關(guān)鍵詞:同讀共感;以趣促趣;細節(jié)品讀;激情引讀
文學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用心朗讀是感受文學的一個重要方式。如何引導學生朗讀,讀出語文的味道?有賴于教師巧妙地點撥和藝術(shù)性地引領(lǐng)。
一、示范引領(lǐng),情趣盎然地讀,讀出語文的“趣”
漢語言因蘊涵豐富的情感而充滿生命的靈動,對小學生來說,引導他們通過朗讀感受語言的情趣是學好語文的重要前提。如何讓課堂因朗讀生趣,從而使學生喜歡語文呢?曾經(jīng),帶著對新課程理念的思考,我的課堂也書聲瑯瑯,但同時我又感到了一種缺憾,那就是朗讀中多了理性分析,少了情趣感染,缺乏精彩朗讀帶來的深深吸引學生的“語文磁場”。有一位老教師告訴我:“你的課堂理性強了一點!”如何帶領(lǐng)學生在探究文本深度的同時,觸摸文字的溫度、感受語言的情趣?帶著思考,我走進精品課堂。當我聽了一位老師執(zhí)教的《白鵝》,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同樣是教師,他將自己完全融入了學生中間,始終與學生同讀共感,以趣促趣,整個課堂趣味無窮。在檢查學生自讀情況的環(huán)節(jié),老師隨機評價,妙趣橫生。當學生讀完“咬你一口”,老師馬上接著說:“對,它咬人呢!”當學生讀完“空空如也”,老師雙手一攤,一臉無奈地說:“哦呵,沒有了!”寥寥數(shù)語,已將學生帶入一個有趣的語文課堂,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是有趣的白鵝、有趣的老師、有趣的語文!可以說,課伊始,趣已生。在細節(jié)研讀的過程中,老師更是以生動有趣的情景再現(xiàn),詼諧幽默的示范引讀,深深地感染著學生。無論是對京劇老生“一板三眼”的動作模仿,還是對白鵝“吃食”的表演朗讀,都讓學生在體會白鵝“高傲”特點的同時,無不感受到祖國語言的無窮趣味。當學生生動有趣的朗讀贏得全場聽課老師的陣陣掌聲時,我不禁感嘆:在情趣盎然的朗讀中,凸顯的是老師俯身示范的引領(lǐng)藝術(shù),潛涌的是學生生命拔節(jié)的勃勃生機。我想:如果每一個語文老師都能做長大的兒童,與學生同讀共享,一定會將學生帶入一個趣味橫生、充滿魅力的語文課堂!
二、細節(jié)品悟,意味深長地讀,讀出語言的“情”
如果說,以老師的示范引領(lǐng)帶著學生興趣盎然地讀是學好語文的重要前提,那么,引導學生意味深長地讀、讀出語言的“情”則是學好語文的關(guān)鍵?!扒椤奔础扒楦小?,漢語言文字以其情感的豐富蘊涵引得熱愛她的人們反復涵詠,當我們剝開文字那鮮嫩的果皮,會感覺一陣沁人心脾的香氣撲面而來。竇桂梅老師曾經(jīng)說過:“真正有效的讀,是引領(lǐng)學生誦出味,讀出情,是抵達情感與心靈的讀?!庇谟勒蠋焾?zhí)教《秋天的懷念》時,研讀母親的這句話“你要是愿意,就明天?”指導學生抓住問號讀出母親試探、商量的語氣,讀出母愛是小心翼翼,是尊重。竇桂梅老師在執(zhí)教《朋友》一課時,指導朗讀這樣一句話:“但,茫茫人海,就有一個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別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斯的朋友——達蒙?!崩蠋熢谌榈闹笇Ю首x過程中,引導學生分別突出“茫茫人?!?,體會只有達蒙一個人愿意替朋友坐牢,突出“真的愿意”體會達蒙對朋友的真誠,突出“皮斯阿斯的朋友”體會達蒙對朋友的信任。我在執(zhí)教《尊嚴》一課時,引導學生用堅決的語氣朗讀哈默說的話:“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不,我現(xiàn)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又以尊重的語氣對比朗讀杰克遜大叔說的話:“小伙子,您愿意為我捶捶背嗎?”“小伙子,我的莊園需要人手,如果您愿意留下來的話,我太高興了?!笔箤W生通過不同語氣的朗讀體會哈默與杰克遜情感和態(tài)度的變化,體會勞動對獲取尊嚴的重要意義。
無論是名師課堂,還是普通老師的教學,不同的細節(jié)品讀都在一步步引著學生的靈魂沉浮于字里行間,在意味深長的潛心涵詠里,學生的語言得到習染,情感得到熏陶。
三、巧設情境,回環(huán)反復地讀,讀出文字的“義”
散發(fā)人性光輝的記敘文在意味深長的朗讀中讓我們體會了其中蘊涵的情感,語言凝練的詩歌在激情誦讀的過程中同樣讓人蕩氣回腸。詩歌以含蓄的語言、深遠的意境展現(xiàn)著獨特的魅力,如何引領(lǐng)學生感悟詩句的深刻內(nèi)涵、讀出其中的“含義”?筆者認為,巧設情境,反復誦讀是一條有效途徑。通過回環(huán)反復地朗讀,沉浸于詩歌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之中,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和詩人在思想和情感上達到共鳴,更透徹地理解作品。如,我在執(zhí)教《長征》這首詩歌時,通過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大渡橋橫鐵索寒”,理解“寒”的深刻含義。我這樣激情引讀:當紅軍攀著沒有橋面的鐵索,隨時有墜入深淵的危險時,紅軍感到——(生讀:大渡橋橫鐵索寒);當紅軍看到水流湍急的江面,聽到陣陣江濤的怒吼時,紅軍又感到——(生再讀:大渡橋橫鐵索寒);當對面的敵人瘋狂掃射,紅軍隨時有犧牲的可能時,紅軍再感到——(生三讀:大渡橋橫鐵索寒)。學生在不同的情境體驗里,在一遍又一遍的吟詠中進一步體會紅軍飛奪瀘定橋的艱難,更深地感悟“寒”字的深刻內(nèi)涵。伴隨著對文本的深層感悟,一幕幕生動的畫面在學生腦中呈現(xiàn),一汩汩生命的暖流在學生胸中激蕩。在充滿激情的誦讀中,詩歌的情境得以再現(xiàn),文本的意義得以建構(gòu)。
朗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已逐漸得到廣大老師的充分運用,不論是情趣盎然地讀,還是意味深長地讀,是回環(huán)反復地讀,還是更多形式的吟誦美讀,無不體現(xiàn)了廣大老師對新課程理念的深刻思考和努力踐行。愿我們在語文教學這塊園地里辛勤耕耘,讓學生愉快地“讀”,忘情地“讀”,有聲有色地“讀”,讀出生動高效的語文課堂,讀出濃濃的語文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