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臺灣的納智捷一直以來打的都是科技牌和配置牌,平心而論這兩張牌確確實實很成功。如今納智捷也推出了旗下的首款轎車5Sedan,這名充滿實力的小將能否跟它的前輩同樣出色呢?
納智捷一直以來都以人性化的科技和豐富的配置著稱,在與同級別車型的競爭中另辟蹊徑成就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在為車輛賦予智慧型的車載電腦,不僅僅提高了乘坐的舒適性和人機交互的便利性,也在激烈的競爭中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5Sedan作為納智捷的第一款轎車車型,能夠給我們多少驚喜呢?這個小將能否在競爭激烈的A級車市場中站穩(wěn)腳跟呢?
遒勁,起承轉折的吸引
劍走偏鋒,大開大闔間卻細膩無比。起承轉折,圓潤流暢中卻遒勁暗藏。在整個A級車市場中的外觀都趨于套娃的時候,這個來自臺灣的小將偏偏打破枷鎖,給了我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整個前進氣隔柵猶如一方石硯,倒梯形的開口布滿了整個前臉。黑色的開口裝飾著銀色的橫條,既深邃又醒目。微微向前突出的大燈組看似毛筆書法中的一橫,濃墨起筆,提折藏收。短短的一橫卻暗藏書法精髓,把這精髓融入一輛車的大燈組,再配合底部兩邊鏤空式的霧燈、下探至前唇的隔柵底端讓整個前臉充滿了韻味。就是這暗藏書法玄機的韻味,讓這樣一個年輕的品牌、年輕的車型有了一種與國人血脈相通的感覺。
從發(fā)動機蓋前沿開始出現(xiàn)并向后部延伸的兩個線條在A柱那里分開,一根繼續(xù)上揚劃過車頂勾勒出流暢的外部曲線,與徐徐后延的另一根線條交匯在C柱下方,又在此提筆回鋒般地刻畫出整個側面的線條。后視鏡是不規(guī)則的多邊形,外側底部有著全景攝像頭和后視鏡的盲區(qū)攝像頭,位于翼子板上方的側面轉向燈帶也是提筆露峰一蹴而就的設計。尾部的設計更顯書法的精髓,如橫臥的懸針豎一般針尖相對,隱藏在燈組中間的LED燈帶更是通過尾廂上的鍍鉻裝飾條連為一體,極大地增強了車尾的整體感覺。在這臥筆藏鋒間,整個納智捷5Sedan的線條都融為一體。這個臺灣小將能夠將簡單的線條整合在一起變成了另一種韻味,不僅設計不俗,實力也不俗。
寥寥數(shù)筆,起承轉合。隱藏在這線條中的力量就被彰顯出來,似嚴非柳的筆法有著獨特的味道,從這味道中我嗅出了納智捷的實力。
暗嘆,細致入微的享受
納智捷一直以來都以科技為本,以人為本。我只知道這個臺灣小將將會給我配置上的驚喜,只是不知道這個驚喜有多少。從儀表盤開始就是奪目的炫,沒有傳統(tǒng)儀表的圓形指針,沒有液晶點陣,只有如戰(zhàn)斗機座艙一般的全數(shù)字儀表盤。水箱溫度燃油余量和轉速指示圍繞著碩大的車速表,藍紅為主的色彩配著奪目的黃,清晰無比。多功能方向盤的左下角還有著一個按鍵:HUD,按下之后會在前風擋下升起另一塊屏幕,類似于我們所熟知的抬頭顯示系統(tǒng),這些設計都是殊途同歸,都讓駕駛員在眼睛不離開路面的情況下獲知車況。只是這個屏幕,做的太科幻了,讓我不禁暗嘆。
中控臺的中央有著一塊9寸智慧觸控屏,這在同級別甚至越級別車型中都實屬罕見。不僅如此,納智捷原廠的車載THINK+Touch系統(tǒng)還能夠通過USB端口連接HTC品牌的手機,激活iMove、Navi+等功能,包括地圖、音樂、收發(fā)信息和撥打電話等等,而且這個THINK+Touch系統(tǒng)還能夠跟隨安卓系統(tǒng)一同升級。iMove系統(tǒng)能夠一鍵呼叫納智捷的服務中心,對車主和車輛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僅僅這一功能就給了我足夠的震撼,轉念一想這不正是納智捷擅長的么?當我終于把目光從那顯示屏上移開,擋把前方的懸浮式空調控制面板后面還暗藏玄機,有著一個專門收納手機的支架。在行車過程中我不再需要手機,因為這輛車就是我的手機。除了這些高科技的配置之外,細心且貼心的配置也不勝枚舉,例如安置在駕駛室座椅靠背當中的音箱,能夠在駕駛員撥打電話的時候提供更加清晰的通話質量。例如安置在前排中央扶手箱中的控溫杯架,5°-55°的調節(jié)范圍能夠隨時對飲料進行加溫和冷凍,目前為止這是我最為喜愛的一項功能。還有納智捷招牌一樣的座椅有著包裹性極強的頭忱,相比起同級車型的傳統(tǒng)設計更加符合人體工程,也深得我心。
納智捷5Sedan雖然只有4650mm的車身長度,在A級車中只能算是中等水平,數(shù)據(jù)表現(xiàn)并不起眼,但是整車的A柱與C柱的距離卻向前后極力的分離,軸距達到了2720mm這一做人水平,還將整車的風阻系數(shù)降低至0.28。也正是因為這慷慨的軸距和獨特的設計,在車內營造出了非常寬綽的乘坐空間,再加上各向支撐都非常到位的座椅,我還有什么理由不愛上旅途呢?
充沛,渾厚綿長的爆發(fā)
納智捷5Sedan雖然僅僅是一名臺灣小將,但是它所搭載的動力卻一點都不可小覷。2.0L渦輪增壓發(fā)動機能夠在2000~4000rpm直接爆發(fā)出256Nm的最大扭矩,在5200rpm時達到125kW的最大功率,搭配來自愛信的6擋自動變速器,使得這個小將的百公里加速達到8秒左右。對于一輛總質量為1435kg的轎車來說可以稱之為動力充沛。即便是5Sedan的入門級車型也配備的是1.8L蝸輪增壓發(fā)動機,動力儲備足夠日常使用了。
臺灣小將的書面數(shù)據(jù)提交的確實漂亮,可是駕駛起來就需要再考究一番。我也亟不可待的想摸一摸這臺灣小將的底線。全油門出發(fā),轉速初期上升快,推背的感覺卻不是非常明顯。可當轉速接近2000轉時我的渦輪增壓開始介入,這個介入絕不突兀,也沒有明顯的遲滯和頓挫,猶如一臺轉速已經爬高的自然吸氣發(fā)動機一樣持續(xù)地輸出著最大扭矩。這時候炫目的儀表盤上車速指數(shù)在不斷攀升,我有一瞬間的錯覺:我們將要起飛。在我們全力加速的時候底盤出奇的穩(wěn)定,前輪輕微打滑之后便緊緊地咬住地面,車身的俯仰也在情理之中。即便我在加速中進行了變線,相應一側的懸架總能給我到位的支撐,雖然這幅度有些大,但卻不會讓我失去信心收油回家,那么我就想我們應該繼續(xù)沖刺。渦輪開啟之后轉速平穩(wěn)爬升,動力卻沒有過早地衰減,渾厚綿長的推力一直讓我深陷在舒適的座位里。變速器在勤勤懇懇地升擋,不會過早升擋浪費扭矩,也不會遲鈍到發(fā)動機發(fā)出無力的嘶吼,換擋時機剛剛好。兩旁車輛的尾燈都化為一條紅色的光帶,消失在我的眼前。行駛在海邊高低起伏的道路上,底盤、懸架都給我一個加速的暗示,變速器早已讓我撥至手動模式并維持了一個較高的轉速,最大扭矩隨叫隨到。我愛上了這個感覺,通過升起的顯示看到車速投射在快速向我襲來的白線上,我又一次認為我們在貼地飛行。
轉眼間我們已經奔赴海邊,停在懸崖之上,傾聽著腳下海浪拍岸的激昂,回味方才的旅途。這一刻我愿時間靜止,等我們下次一起飛翔的時候再次流動,那樣才有意義。
這個來自納智捷的小將給了我太多的驚喜,因為它有著太多越級別的高科技配置,還有這不屬于這個級別的舒適以及可以稱得上為運動車型的動力感受。在同級別車型還在價格外形空間上進行著無意義的廝殺時,納智捷5Sdean已經默默地超越了他們,僅僅就在高科技配置上就開辟了自己的一篇天地。外觀的韻味,內部的舒適和強勁的動力讓它充滿實力,假以時日,5Sedan必將變成納智捷的一員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