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凌
創(chuàng)業(yè)者應該避開該領域的絕對壟斷者,做好一些顛覆式創(chuàng)新的準備,創(chuàng)新的形式可能是特別極端,特別草根,只有一小撮用戶很喜歡即可,甚至大部分的人看起來都不怎么喜歡。
成功真的都是偶然的,失敗倒是一種必然,大部分人的成功不是個人能力有多么強,而是正好遇到一個很好的趨勢,“勢”將人推上了個人能力本不可能達到的地步。與其觀察成功公司的案例,不如多去探討一些公司失敗的案例。
任何行業(y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苦逼”,關鍵在于是不是自己所熱愛的,工作本身就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就跟吃飯睡覺是一樣的,如果我不工作一定會崩潰?,F在中國經濟這么好,隨便去一家公司都能賺錢,沒有必要在一份不喜歡的工作上熬所謂的“工作經驗”。
在線教育是未來重點攻堅的領域。國內教育產業(yè)已經到了行業(yè)洗牌的階段,目前市場被行業(yè)內的幾家巨頭公司牢牢把控,很多用戶的真實訴求被忽視了,而且這些訴求已經充分暴露出來,產業(yè)現狀勢必要被一種新興的力量所顛覆。
在線教育這個領域實際上我們已經看到它是大勢所趨,在線教育能夠帶來的用戶體驗,經過我們最近的研究發(fā)現,用戶一旦開始使用在線教育后,實際上很難再回到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上,在線教育能提供時間上的彈性、一對一老師的便利性,都是線下教育無法替代的,不過線下教育所能提供的同學之間關系的維護等是線上教育比較欠缺的。
我個人就是一個很好的用戶體驗者,自己一直在學英語,發(fā)現線下的一些體驗不適合目前的市場需求,去特定課室的模式在空間、時間上都不適合現在碎片化時代的要求。到現在英語還講得很爛,在一份不喜歡的工作上熬所謂的“工作經驗”,沒有必要。其實我耗費了大量時間在學英語,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市場需要調整。
任何一個家長都不可能讓自己的孩子天天趴在電腦前面,家長希望他快樂,在這方面缺少用戶需求,在線教育應該偏重培訓性質,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是無法解構這個社會的。
我們覺得在線教育是一個高速成長的業(yè)務,目前我們在全力推進教育領域的步伐,總體來講,我們目前還處在一個早期階段,但是在公司內部的時間表上,我們是以天為單位按照自己的目標來推進在線教育業(yè)務的。
產品經理絕對不能是溫室的花朵,必須要經過實戰(zhàn)磨礪。在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中,大多數團隊的產品經理根本沒有經過訓練就上任,一定要進行一些“演習”,活躍產品經理的思維。我們選擇一些公司根本不會進入的領域,比如做一個類似大眾點評網的產品,讓10 個產品經理設計方案打敗大眾點評網,10個方案中進行排序,計入他們平時的績效考量當中。
我更偏重讓幾名產品經理聚在一起PK,讓他們自己進行腦力激蕩。PK 練習就是不死亡不殺傷,但把素質練起來,如果兩名產品經理都特別強悍,實力相當,“火拼”就雙方一定會死得很慘,大家會在中間的地帶進行會商,會商過程所反饋的信息往往最為重要。
如果創(chuàng)始人的股份太高,有50%、60% 甚至70%,在我看來這個企業(yè)比較危險,會造成創(chuàng)始人的剛愎自用,是人就難免會犯錯誤,如果沒有制度性的約束容易走向滅亡。一個優(yōu)秀的創(chuàng)始人在上市之后大概持有10%-30% 的股份,比較利于企業(yè)未來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