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在宏
近年來,江蘇省淮安市委黨校提出“全面達一流,全國有特色”的定位,通過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探索,創(chuàng)建了三個特色平臺,建成了三個特色基地,使黨校綜合辦學、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上升到一個新水平,實現(xiàn)了辦學質量的新跨越。
創(chuàng)建市委手機黨校在線學習平臺?;窗彩形h校于2009年9月16日開通了手機黨校這一全新的黨員干部培訓載體,為黨員干部搭建了一個方便快捷的學習新平臺。手機黨校是以手機彩信、手機網(wǎng)站、干部在線學習平臺為載體,將黨校教育依托手機功能來實現(xiàn)。開通以來,已編發(fā)彩信580期,上傳課程829門,干部每年在線學習人數(shù)近2萬人。
創(chuàng)建淮安大學生村官培訓學院。2012年市委在黨校掛牌成立了淮安大學生村官培訓學院。培訓學院發(fā)展定位為全國的大學生村官黨性鍛煉、學習培訓、理論研討基地。學院根據(jù)大學生村官工作特點,聘請有關領導、高等院校專家、基層豐富工作經(jīng)驗的干部擔任培訓學院老師。
創(chuàng)建周恩來“五德”教育館?;窗彩且淮鷤ト酥芏鱽淼募亦l(xiāng)?;窗彩屑o委和黨校共同建成了周恩來“五德”教育館。教育館充分運用圖片、影像、實物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和光電等現(xiàn)代科技手段,從政治品德、思想道德、為政官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五個方面,多視角、多維度展示周恩來的崇高道德風范?!拔宓隆苯逃^自2013年2月22日建成開館以來,面向全國免費開放,現(xiàn)已接待來館參觀人員240批次,9000余人次。
建立中國浦東干部學院教學研究基地。2010年,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在淮安黨校建立江蘇省唯一的教學研究基地。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為市委黨校培養(yǎng)骨干教師,派優(yōu)秀教師走進淮安市委黨校課堂,并深入淮安共同研究熱點難點問題,幫助淮安黨校解決培訓中遇到的一些難題。基地成立以來,我校成功承辦了中國浦東干部學院43個非洲英語國家干部公共行政管理研修班。組織全市100余名縣處級“一把手”分兩批赴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習研修,組織黨校21名教師到浦東學習,組織教務處等處室到浦東學習先進辦學理念和方法。
建立中直機關黨校教學調研基地。2012年5月,中央直屬機關黨校在淮安建立教學調研基地。目前,已有三批次42名來自中央各部委、中央媒體的中央直屬機關黨校學員,在淮安開展了深入基層的社會調研活動,發(fā)表了高質量的調研報告,提出很多有價值的決策建議,為淮安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把脈、指路并提供支持和幫助。同時,黨校也選派了40多名教師到中直機關黨校參加培訓。
建立“121”黨性教育基地。淮安市委黨校在發(fā)揮黨員黨性鍛煉的熔爐作用上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形成了“121”黨性教育新模式。在黨性教育主題活動中開展“十二個一”活動:唱國歌、愛祖國,講黨性、鑄黨魂,知民意、解民憂,學英模、踐宗旨,進軍營、強作風,重品行、作表率等。通過“121”黨性教育新模式的開展,學員既強化了黨史黨建理論知識的學習,又加強了實踐鍛煉,達到了堅定黨性、提升修養(yǎng)的目的。
(責任編輯:單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