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也茗
在河南省中考英語試題中,詞語運用占10分,雖然分值沒有閱讀題占的比例高,但也是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綜合水平差距的一道大題。立意新、要求高、綜合性強是詞語運用測試題的突出特征。綜觀考生平時的練習和考試情況,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在此題上的失分較為明顯。本文擬對如何提高該類型試題的得分率加以分析。
一、命題特點
詞語運用試題考查的內容比較全面,但歸納后不難發(fā)現(xiàn),考查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詞匯:詞語的固定搭配和習慣用法。近幾年中考試題中的詞語運用填空題考查的詞匯類別涉及名詞、代詞、動詞、介詞、連詞、形容詞、副詞和數(shù)詞,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轉換。
語法:各種語法規(guī)則在文章中的運用。其中包括名詞的單復數(shù),動詞的時態(tài)和語態(tài),介詞、數(shù)詞、代詞和連詞的用法,主謂一致,各種從句的用法等。
結構:文章中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上文與下文之間的邏輯關系。
試題一般以記敘文為主,開篇首句均不設空,都是一個完整的句子。這些句子大多為文章的主題句,開門見山地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信息,考生可以通過首句得知文章的體裁、題材,從而預測全文的大意??忌鷳匾曃恼率拙涞淖饔?,為正確理解全文打好基礎。
二、應試策略指導
從往年評卷情況看,學生丟分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障礙詞匯影響了考生對短文的理解,文章讀不懂,造成對所設填空束手無策;二是能選對單詞,卻沒能寫出其正確形式。所以,九年級學生要有足夠的閱讀訓練,要把讀懂文章放在第一位,還要熟悉要求掌握的語法項目,尤其是詞形變化方面的內容。
在解答英語詞語運用題時,要求考生們不僅要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還要有一定的解題技巧。
1.夯實基本功
考生首先要具有扎實的語言功底,特別要積累常見的詞語搭配,如名詞、動詞、形容詞、介詞短語的搭配和習慣用法。其次要注意思維的邏輯性,根據(jù)不完整的上下文,推斷出文段的走向。最后要采用正確的方法復查。
2.做題步驟
詞語運用的解題步驟分為三步:
一是通讀全文,掌握其大意。通讀短文可了解文章的題材、背景、內容、結構以及情節(jié)發(fā)展的前因后果,同時,對空格部分也要先行猜測。通讀時要特別注意文章的首句和尾句,一般首句或尾句是短文的主題句,它可以幫助考生推斷短文的大意和主旨??上忍畛鲋T如習慣表達、固定結構等較為簡單的空。切忌看一句做一句,看一空填一空,斷章取義。因為,有時所填答案雖然符合本句要求,卻未必符合全文的要求。通讀的目的在于掌握大意,切不可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對個別詞句的反復推敲上。
二是逐句細讀,初選備用詞。通讀完全文并基本掌握文章大意后,逐句分析,留意含有隱含信息的句子,從字里行間尋求提示。當考慮填某個詞時,要考慮這個詞在句子中充當?shù)某煞?,確定所填詞的詞性及其他相關信息。動詞需注意時態(tài)、語態(tài);形容詞、副詞需注意等級變化;名詞需注意數(shù)的變化及格的變化;代詞需注意主格與賓格、形容詞性物主代詞與名詞性物主代詞等的區(qū)別。
三是復讀全文,認真做檢查。驗證答案,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改正。檢查步驟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最能考查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環(huán)節(jié)。在把全部空格填完以后,考生一定要根據(jù)填好的答案再讀一遍短文,看整篇文章的意思是否通順,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是否恰當,前后是否有矛盾之處,再檢查所填之處前后的人稱、時態(tài)、語態(tài)、主謂關系以及詞的搭配、文化背景等是否合理。若有疑問,重新閱讀上下文乃至全文,仔細推敲,修改自己認為不合理的地方。
3.解題技巧
要想做好詞語運用題,要具備語言基本功與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有正確的解題步驟——這是先決條件。同時,正確的解題方法和必要的技巧也是做好選詞填空所必需的條件。
跳讀。跳過空格,通讀全文,這是準確又有效地掌握全文大意的關鍵。有空格就會有被隱藏的信息,理解起來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學生不要受空格的影響,按照文章的思路往下讀,讓自己的思路與文章的思路一致。
讀懂首句。文章的首句能給考生一些非常重要的信息,通過對文章首句的分析,可以幫助考生熟悉短文的背景、主題,還可以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大膽的猜測,為理解全文奠定基礎。同時可對文章的基本時態(tài)進行判斷。
注意短語搭配。一些固定的句型和短語結構既是學習的一個難點,也是選詞填空的一個常考點??忌鲱}時應注意所填空格與空格前后詞語的習慣搭配。
先易后難。確定正確答案的原則是必須在上下文的情境中去選擇答案,切不可就一個孤立的句子去分析選擇。對于暫時推測不出來的空白處,留在后面補充完成。在做的過程中,對于考生來說要先把容易的選上,縮小所選詞的范圍來降低題的難度。這樣正確率就會大大提高,也不會影響做題的速度和自己應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