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各國都有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的方法,比如英國頂級女子學校設“失敗周”教育學生,德國則有小學開設死亡課,模擬應對父母車禍。在日本的電視節(jié)目中,經常會有兩項這樣的比賽:一項是讓4歲孩子一個人進入商業(yè)街去尋找和購買三樣指定的物品,另一項是讓6歲兒童自己去10公里外的親戚家。
中國人也應加強這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學生在面對挫折時的應變能力。而在對孩子的挫折教育中,不光要制造各種挫折和障礙,也應該注意給孩子更多的愛與寬容,讓他知道“失敗了并不可怕,爸爸媽媽還是一樣會愛我,我還可以重新站起來”。
【應用點評】近幾年,國內不斷有人提起挫折教育,提倡對學生加強這方面的培養(yǎng)。原因是不斷有新聞報導說某某大學生或者中學生因為不堪壓力導致各種問題。事實上,對學生來說能有什么天大的事呢?最主要的無非就是考試沒考好,但考試失敗并不代表人生就沒有前途了。該消息可能成為自主招生面試題,也可能成為作文素材。在涉及此類問題時,建議最好聯(lián)系實際進行闡釋,因為挫折教育的內容不單能成為考點,還應該落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