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
釋迦牟尼坐在菩提樹下,在六天之內(nèi),先得四禪八定,再得意生身,而后陸續(xù)一夜之間證得六神通。第七天的凌晨,他抬頭一看,看到天上明亮的晨星,而證悟到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說:“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zhí)著,不能證得!”
神光禪師聽說傳佛心印的禪宗祖師達(dá)摩大師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他就來求見大師。達(dá)摩大師一見,反而大加訓(xùn)斥他一頓。但神光禪師為了表示極其虔誠的決心,甚至砍下了自己的一只臂膀。
達(dá)摩大師因此問他:“你要求什么?”
神光禪師說:“我心未寧,乞師與安?!?/p>
達(dá)摩大師說:“將心來與汝安?!保隳眯膩?,我為你安。)
神光禪師聽后愣了半天才說:“覓心了不可得。”(我找我的心,怎么也找不到在哪里。)
達(dá)摩大師就說:“與汝安心竟!”(我已經(jīng)為你安了心了!)
神光禪師因此大悟,成為中國禪宗的第二代祖師。
四祖來見三祖說:“愿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p>
三祖一聽,反過來問他:“誰縛汝?”(誰捆住了你?)
四祖琢磨了一下說:“沒有人捆住我呀?!?/p>
于是,三祖接著問:“何更求解脫乎?”(那么你又何必求什么解脫呢?)
才僅有十四歲的四祖,就這樣開悟了。
五祖弘忍大師三更時(shí)分為六祖慧能大師講解《金剛經(jīng)》。當(dāng)講到“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時(shí),慧能大師當(dāng)下開悟,明白了“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的道理,并對五祖說:“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原本是清凈的;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原本是不生不滅的;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原本是自我具足的;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原本是沒有動(dòng)搖的;想不到自我的本性是能解釋產(chǎn)生一切萬法的?!?/p>
普聞禪師原是唐朝僖宗的太子,因看破紅塵,出了家,到石霜禪師那里求法。
普聞?wù)f:“師父,你告訴我一個(gè)簡單的方法,怎么能夠悟道?”
石霜禪師說:“好??!”
普聞就立即跪下來說:“師父,你趕快告訴我吧。”
石霜禪師用手指一下廟子前面的山說:“等前面的案山點(diǎn)頭的時(shí)候,我再向你講?!?/p>
普聞聽了這句話,當(dāng)即開悟。
唐朝的香嚴(yán)禪師一天鏟草,碰到一塊瓦塊,隨手一拋,瓦塊打到了竹子,啪的一聲響,他就忽然開悟了,并寫了一首偈: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動(dòng)容揚(yáng)古路,不墮悄然機(jī)。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dá)道者,咸言上上機(jī)。
云門祖師當(dāng)初去找睦州和尚的時(shí)候,睦州不理他,不讓他進(jìn)門。云門不死心,來了幾次,跪在門口,睦州看到他就把門關(guān)起來。有一天,云門想了一個(gè)辦法,又來叫門。睦州開門見到云門,又準(zhǔn)備把門關(guān)上,云門一個(gè)箭步?jīng)_上前,快速把一只腳伸進(jìn)去,這下子你總關(guān)不了門吧。睦州和尚可絕了,硬是狠狠地把門關(guān)上去。結(jié)果,云門的腳斷了,他“哎唷”一聲,開悟了。
唐朝的俱胝和尚,有一天問天龍和尚什么是佛法,天龍和尚手一指,俱胝就大徹大悟了。他得的是一指禪。
唐末五代的張拙,去見一個(gè)禪師問道。
禪師問:“你叫什么名字?”
他說:“我叫張拙?!?/p>
禪師說:“找個(gè)巧都找不到,哪里來個(gè)拙呀?!?/p>
張拙言下頓悟,并作了一首偈: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靈共一家。
一念不生全體現(xiàn),六根才動(dòng)被云遮。
斷除煩惱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隨順世緣無罣礙,涅槃生死等空花。
唐朝有位比丘尼到各地遍參之后,回來見到庭院的梅花終于開悟了。并說道:“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云,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p>
宋朝詩人黃山谷,跟晦堂禪師學(xué)禪。但跟了三年還沒有悟道。
有一天,黃山谷問晦堂禪師:“告訴我一點(diǎn)方便法門好嗎?”
晦堂禪師說:“你讀過《論語》沒有?”
黃山谷說:“讀過?!?/p>
晦堂禪師說:“《論語》上有兩句話,‘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你們幾個(gè)學(xué)生以為我會(huì)隱瞞你們嗎?我沒有什么隱瞞你們啊。)
黃山谷不好意思地告訴師父自己實(shí)在不理解。晦堂禪師結(jié)果拂袖而去。
黃山谷只好緊隨其后走出去。
走到山上,秋天桂花開,花香撲鼻。
晦堂禪師回過頭來問:“你聞到桂花香了嗎?”
黃山谷說:“我聞到了?!?/p>
晦堂禪師接著說:“二三子,吾無隱乎爾!”
黃山谷這一下悟道了。
呂純陽一次在廬山巧遇臨濟(jì)宗大德黃龍南禪師。
黃龍南禪師說:“我問你,你見個(gè)什么道理?”
呂純陽說:“一粒粟中藏世界,半鐺鍋內(nèi)煮山川?!?/p>
黃龍南禪師說:“我不問你怎么煮山川,請問一粒粟中如何藏世界?”
呂純陽一下便開悟了,并作了一首詩:
棄卻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戀汞中金。
自從一見黃龍后,始覺從前錯(cuò)用心。
宋朝的遇安禪師,天天看佛經(jīng)念佛。他看到前面這一段,忽然心血來潮,把原來的句子“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备牧藰?biāo)點(diǎn),變成“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弊约阂蚨髲卮笪颉?/p>
有一位年輕人出家學(xué)佛求道。他師父對他的生活、行為都管得非常嚴(yán)。但一問到佛法,師父總是說:“你自己參去,自己研究去?!?/p>
他自己暗想,十多歲出家,天天求佛道,幾十年跟著師父辛苦得要命,但佛法也不傳給他一點(diǎn),心中非常煩惱。
有一天,他想了一個(gè)辦法,帶了一把小刀上山,師父要走這條小路回來。但小路只能走一個(gè)人,他就站在路口等師父回來。那天下雨,山上路滑難行,他看見師父低著頭,慢慢走過來。他突然一把抓住師父說:“師父,我告訴你,我?guī)资昵蠓ǎ銋s不肯告訴我,今天我不要命了?!闭f著就把刀拿出來,“你再不告訴我佛法的話,我就殺了你。”
師父從容地用手一把抓住他拿刀的手說:“喂,路很窄,我要過去,你過來。”隨即把他拉了過來,自己就過去了。
他聽到師父“我要過去,你過來”這句話后,就忽然開悟了。
洞山禪師一次涉溪水而過,因照影而悟道:“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dú)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yīng)須恁么會(huì),方得契如如?!?/p>
有位提刑是居士,來看五祖演禪師,問佛法心要。
五祖演禪師對他說:“你讀過香艷體的詩吧。我問你,唐人有兩句香艷詩‘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rèn)得聲,還記得嗎?”
古時(shí)候小姐想通知情郎,沒有機(jī)會(huì),就故意在房里叫丫頭的名字,實(shí)際上是叫給心上人聽的,暗示我在這里。
那位提刑聽五祖演禪師這樣一問,隨即就開悟了。
靈云禪師睹桃花而悟道,悟后有偈說:“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p>
有位高官來見藥山禪師,問:“佛經(jīng)上說的‘黑風(fēng)飄墮羅剎國土是什么意思?”
藥山禪師卻鄙視地說:“憑你,也配問這句話?”
高官被激怒了,非常氣憤。
藥山禪師這時(shí)便輕輕地拍拍他:“這就是黑風(fēng)飄墮羅剎國土?!?/p>
高官悟了,隨即向藥山禪師跪拜。
有一位和尚拜《心經(jīng)》,拜了好幾年,有一天拜到“無眼耳鼻舌身意”,覺得不對,摸摸自己的臉,臉上分明有眼睛、耳朵、鼻子,為什么《心經(jīng)》說沒有?這一下他悟道了。
高亭和尚來見德山和尚問道,德山和尚正站在門口,看到老遠(yuǎn)一個(gè)和尚走過來,便用手一招,高亭和尚回頭就跑了。德山和尚一招手之間,高亭和尚就悟了,走了。
《指月錄》上記載,有位和尚修行了幾十年還不能悟道,有一天,他到街上去,經(jīng)過歌樓時(shí),鞋帶松脫了,便蹲下來系鞋帶,聽到樓上的歌女唱“你既無心,我也休”,這下子他大徹大悟了,悟到本來無心,自然就放下了。他悟了道以后,就叫樓子和尚。
虛云老和尚,一次他端起一杯茶,茶杯突然掉在地上,啪的一聲,打破了,他由此悟了。
“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惫磐駚?,很多修道證悟的故事,正如上述所列舉的一樣,可以說是千奇百樣。這些公案開示我們:道無處不在。我由此想起了南懷瑾這位國學(xué)大師的那句名言:“一切世間的學(xué)問、智慧、思想,一切世間的事,在在處處都可以使你悟道?!边@實(shí)在是一句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