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廷
【摘要】歌唱藝術是情感的藝術,在歌聲中,“情”是歌的靈魂,“字”是“情”的傳遞,清晰準確的歌唱語言能直接地與聽眾產生共鳴與交流,這更是歌聲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語言;咬字;吐字
歌唱在音樂藝術活動中,是最易被人們理解、接受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歌唱優(yōu)美的行腔中含有鮮明生動的語言,使人一聽就知情明意。歌唱藝術是語言和音樂兩者相結合、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綜合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活動。它通過藝術的咬字、吐字、歸韻、收聲和旋律的完美結合,深刻、形象地表達出歌曲的內容和情感。 歌唱是語言的藝術載體,是人們?yōu)榱吮磉_其思想感情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式。其目的是讓聽眾從優(yōu)美的歌聲和清晰的語言中明確歌曲中的內容、思想和情感, 從而獲得美的享受。
一、歌唱語言的重要性
歌唱是塑造形象和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是用音樂化的語言來打動觀眾的心。語言既是歌曲創(chuàng)作的依據, 也是歌曲演唱的基礎。一切歌唱的技巧都是圍繞語言這個中心來訓練和發(fā)揮的。在我國傳統(tǒng)民族聲樂藝術中, 歷來就講究歌唱語言清晰動聽,以字行腔, 字正腔圓的重要原則, 而以聲、韻、調為特點的漢語發(fā)音規(guī)則的吐字、咬字方法, 是形成我國歌唱藝術有韻味、有色彩風格的主要因素。明代魏良輔在《曲律》中提出‘曲有三絕,字清為一絕,腔純?yōu)槎^,板正為三絕。他將‘字清列為三絕之首”。從以上就可以看出,字(歌唱語言)在歌唱情感表達中的重要性。字不清則情難明,要把情感表達完整,就必須把握好歌唱的語言。
在歌唱藝術中要真正準確地咬字、吐字, 達到字正腔圓, 情真意切, 還必須根據漢語聲、韻、調的固有特點, 運用恰當?shù)恼Z氣、語調、語勢與歌曲的旋律緊密地結合起來, 才能正確地表達出歌曲的思想感情。我們知道,歌曲的內容恰恰主要通過語言來傳達給聽眾的,失去語言作為基礎,歌唱將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歌唱最突出的特征是語言與音樂的高度結合,世界上無論哪個國家或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例外,從創(chuàng)作到演唱應包含三個層面的內容,第一是詞作者根據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元素或者已經被創(chuàng)作過的具有典型性的文學語言——歌詞。第二是曲作者根據歌詞內容所呈現(xiàn)情感畫面所創(chuàng)作的既能體現(xiàn)歌詞的內容情感又富有音樂性的語言——旋律。最后是演唱者通過對歌詞理解,用歌聲把語言生動的演唱出來。
以上論述表明任何科學的發(fā)聲方法都必須是能完全表達歌曲內容的方法,都必須為歌曲內容服務,說明語言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二、歌唱語言的準確性——咬字、吐字
(一)咬字、吐字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 ,我們漢民族的語言是以普通話為主 ,不少人認為只要會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歌唱中的語言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其實這是遠遠不夠的 ,歌唱的語言要受發(fā)聲方法和旋律節(jié)奏的制約 ,因此無論是用何種語言來歌唱 ,它都與我們生活中的語言存在諸多的差別。
咬字不清,吐字不明,有如鈍刀殺人。此諺意在強調京劇表演中唱念臺詞必須字音清晰。所謂字音清晰,就是要做到四聲準確,吞吐有力,聲母、韻母清楚,從而使臺詞每個字的字音都清晰可辨地傳到劇場各部位的觀眾耳中。咬字不清、吐字不明二短句的含義相同。此諺從反面提出問題,尖銳地指出了唱念臺詞如字音不清,則必然極大程度地損傷表演的美感,也會嚴重地破壞觀眾的審美情緒。而要做到唱念臺詞字音清晰,不是一個孤立的讀音問題,而是正確處理讀音同唱念中的旋律與節(jié)奏的關系問題,即在唱念中不論旋律多么曲折委婉、節(jié)奏多么快速多變,都必須堅持字音的清晰度。有的演員孤立池強調唱念字音的清晰,而使唱念書的音樂美受損,則不可取。
那么,要把這美好的藝術作品表現(xiàn)出來,自然需要歌唱方法來幫助實現(xiàn)。這歌唱方法又是什么樣的歌唱方法呢?就是要有良好的呼吸,正確的歌唱姿勢、口腔狀態(tài),積極興奮的情緒,完美的共鳴,還有什么鋼鐵喉頭等等一系列的所謂科學方法。這些凡是一個學聲樂的人都會說,至于做不做得到那且不說??墒窃谶@所謂科學的方法當中,很少人會去提到歌唱的語言,更少人人會重視語言。在平時的訓練當中,絕大多數(shù)的教學都只注重聲音的訓練,而去追求一種在他們看來很科學的聲音。不知他們是否想過這聲音是否符合咬字吐字的要求。我見過很多學習聲樂的人,他們的聲音都很好,可是他們一味的追求聲音的共鳴,卻忘了歌唱的根本要求,不能把字完整的說清楚,常常出現(xiàn)音包字,字包音,把字給吞了的情況。而有的又是把字說準了卻沒有了聲音。這些都是沒有把字和聲音完美結合的表現(xiàn)。
(二)規(guī)范的咬字、吐字
好的說話能促進好的歌唱聲音的訓練。那么說話當然是要狀態(tài)去服從字,而不是字去服從狀態(tài)。平時我們說話都是什么樣的字要什么樣的狀態(tài),我們的生理機能就自然的配合字。難道是先把狀態(tài)做好了再去說話嗎?那不累嗎?那還能正常而自由的交談嗎?在歌唱時如果我們預先把狀態(tài)安放在那里,那么在你開口唱時你所擺的位置狀態(tài)難道就是你開口唱時第一個字所要的狀態(tài)嗎?我想大多不是。所以你擺在那里的狀態(tài)一定會為了去咬那個字而發(fā)生改變。既然這樣,我們?yōu)槭裁匆劝褷顟B(tài)擺在那里讓它僵硬呢?為什么不能在字需要的時候去自然打開自由的運用呢?很多人就是把一個所謂的口腔狀態(tài)僵硬的擺在那里,等到歌曲內容需要的時候卻什么也表現(xiàn)不了了。
規(guī)范的漢語語言的咬字、吐字主要是依據漢語語言的五音、四呼、四聲、十三轍而來的。這也是語言訓練可遵循的規(guī)律,我國傳統(tǒng)京劇藝術對語言訓練有一整套方法,其保貴的實踐經驗可以借鑒到歌唱語言的訓練中去,但是,由于歌唱風格、行腔、曲趣均有別于京劇,所以不能生搬硬套。因此,只有掌握語言在歌唱時的特有規(guī)律,才能更好、更完美地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
作為一名歌唱者,就要做到在唱、念中字音清晰、聲灌滿堂,能把臺詞的字音念準、唱準。其中,首先就得把每個字的四聲、出聲、歸韻弄清楚,否則嘴上的功夫即失去用武之地,其次則要根據字音的不同,弄清每個字在四呼(開、齊、合、撮)、五音(唇、齒、牙、舌、喉)、反切(聲母和韻母的組合)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從而確定唱、念每個字的口腔形態(tài)、發(fā)音部位和吐字——歸韻——收音的方法;再次,是掌握種種唱、念技巧,使臺詞出口時具有一定的聲音美。
(三)歌唱語言訓練中注意的幾個問題
1.在歌唱中,切不可孤立地講求咬字和吐字的規(guī)律。咬字和吐字的規(guī)律不過是表達作品思想內容的手段之一。它的目的是要求更清晰更有效地表達作品的思想情感、內容實質。
2.根據聲樂作品的內容、情緒和風格,咬字和吐字的要求也應該有所不同。抒情性的作品,咬字吐字就應該清晰而柔和;雄偉壯闊的作品就應該強調聲母,并盡力保持韻腹和韻尾的結體的連貫及字與字之間的銜接。
3.歌唱者一切咬宇和吐字,都不能離開氣息的支持和聲樂方面有關器官的動作來配合而產生。這兩個方面必須很密切地結合起來,才能做到“字正腔圓”。 聲樂作品的藝術再現(xiàn),不僅需要優(yōu)美動聽的音色,還需要咬宇和吐字的清晰準確。
三、歌唱語言的多樣性
不同民族的不同語言是歌唱藝術不同風格的主要因素。它受到語言、語體、語境、語勢、音節(jié)以及詞匯和詞義內部系統(tǒng)的關系等多種因素制約。因此,各民族的不同語言特征,便產生了不同聲樂風格色彩。就中國而言,就有80種以上的語言,主要分屬于漢藏、阿爾泰、南亞等語系,還有一些系屬不明的語言。一般比較常聽到的有漢族語言、藏族語言等。
漢族語言是漢藏語系,是具有多種聲調的單音節(jié)語言文字系統(tǒng)。單音節(jié)即一字一音,每個音節(jié)。而藏語屬于輔音音素型的拼音文字。有30個輔音字母和四個元音符號。發(fā)音部位多處于口腔最前位置。這些不同的語言也在歌唱上也表現(xiàn)出了不同風格的音樂,藏歌光麗優(yōu)美,蒙古族民歌健朗悠揚,漢族民歌,北方的以豪放見長,南方的則比較委婉。
四、結語
歌唱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表達方式,它通過音調的抑揚頓挫把語言的含義表達出來。要想成功地演唱一首聲樂作品,必須做到清晰的咬字吐字,再加上完美的聲音,這樣才能使感情的傾吐做到真實,才是具有藝術感染力的歌唱
【參考文獻】
1、余篤剛. 聲樂藝術美學. 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
2、馮長喜. 論歌唱藝術中的“字正腔圓”.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第22卷第5期,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