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軍
學生的世界,五彩繽紛;學生的腦中,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他們平時有說不完的話,可為什么一到作文時就抓耳撓腮不知說什么呢?作文指導中失敗和成功的例子告訴我:良好的命題,是指導成功的一半。教者要善于用題目之鉤,“釣”出學生的心里話。我在作文命題中,堅持了八原則:
一、激趣原則。即用命題設(shè)置情景,激發(fā)興趣,喚起寫作沖動。如,指導學生寫感謝信。我在講清寫法之后,給出命題:“話說金氏父女蒙魯達相助,逃離虎口,尋一僻靜所在安頓下來,靠著勤勞節(jié)儉,日子倒也平安富足。只是心中感念提轄大恩,苦于無法回報。忽聞提轄官人輾轉(zhuǎn)奔波,作了水泊將領(lǐng),欣慰之余,特托你代寫感謝信一封,寄往梁山?!蓖瑢W們大呼有趣,爭相命筆,效果頗佳。
二、實踐原則。所謂“學以致用”,寫作亦如此。有些學生,未寫作文先擺好架式,心中默念:我要作文了!殊不知文章來源于生活,又要運用于生活。似此精神緊張,生活作文兩分開的狀態(tài)下,怎能寫出好作文來呢?鑒于此,以實踐命題,無疑會消除緊張感,達到既學會、又會用之功效,密切了與生活的聯(lián)系。像期中考試后學習寫一寫期中總結(jié),試著制訂下一步的學習計劃;把對班級管理的一些看法寫成建議書交給班主任老師;針對學雷鋒小組活動情況,給校廣播室擬一篇廣播稿,篩選校內(nèi)外新近發(fā)生的事,寫一則消息;替鄰居們寫一封家信……只要去發(fā)現(xiàn),無論應用文,還是其他文體,都能與生活發(fā)生聯(lián)系,都能找到合適的命題。因為寫作材料都是觸手可及的人和事物,漸漸地,學生們就會感到:作文,并不神秘。
三、導向原則。為了達到訓練目的,不妨用命題作先導,以期拋磚引玉。舊版初語六冊二單元作文訓練的目的是:記敘和議論相結(jié)合。第一次指導時,我是先談益處,再講寫法,口沫四濺,可結(jié)果呢?達標者寥寥無幾,第二次,我只要求寫記敘文,用《 ,你不該這樣》去寫,卻佳作多篇,不自覺地就運用了兩者結(jié)合的寫法,而且議論的部分靈活多樣,畫龍點晴!這樣,在講評的時候點明寫法及益處,學生就會領(lǐng)悟其妙。
四、隨機原則。生活就像大海,有浪花不斷涌動。在教學過程中,把握時機,及時命題作文,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很有幫助的。記得在學習《記一輛紡車》中的場面描寫時,恰逢學校開展韻律操(32步)比賽,于是要求在認真觀察本班(41人)排練后,以(41人跳32步》為題寫一段場面描寫,許多同學都寫得有點有面,有情有味,令人撫掌。還有,在觀看了“心靈之聲”殘疾人演唱報告會后,同學們?nèi)呵榧樱械耐?,有的敬佩。怎樣將此次活動引向深人呢?在同學們的議論聲里,我在黑板上寫下作文題目:《我們應該怎么辦?》。
五、想象原則。少年愛幻想。當他們看到下列作文題目時,就會展開想象之翼,自由翱翔,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假如我是……》、《我真想……》、《三十年后再相聚》……
六、成功原則。就是利用作文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給他們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
一方面,是讓學生能夠在寫作中展示自我,如:《我最拿手的本事》、《教你一個小竅門》、《我是怎樣學 的》、《介紹我自己》、《成功的喜悅》、《我終于 》等等。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讓那些寫作能力較差的同學充滿自信:我也能寫好作文!一個班五六十名學生,作文水平不可能一致,因此,就要有針對性地命題,既讓好的吃得飽,又讓差的夠得著,不同程度地提高各自的能力。
有一則漫畫叫做《熱心過度》,內(nèi)容是:兩個人下棋,又來了兩個觀棋的,各為下棋的一方出謀劃策。后來,干脆把下棋的攆走,他倆較量上了。在寫這個作文時,我把學生分為好、中、差三組:較差的組根據(jù)漫畫編故事,寫記敘文;中等的組向讀者介紹畫面內(nèi)容,寫說明文;好的一組針對漫畫談看法,寫議論文。三組的題目分別是《讓我來》、《你看過〈熱心過度〉嗎?》、《我看〈熱心過度〉》。寫完后一比較,最差的組中像樣的文章最多!這么一來,他們中的一些人已經(jīng)躍躍欲試地等著下一次作文的到來了。
七、協(xié)作原則。有的時候,一次作文訓練可以分解成若干小項,如記敘的順序、記敘的人稱、說明的順序、說明的語言等。學生的時間有限,不可能一一去嘗試,這時候就需要分工協(xié)作了。以說明的順序為例,它有時間、空間、邏輯之分,在練習時,我就以一種事物——如自行車——擬定三個題目:《自行車的構(gòu)造》(空間)、《自行車發(fā)展小史》(時間)、《談談自行車的保養(yǎng)》(邏輯),讓學生分頭去寫,然后在講評或互評中比較對照,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變形原則。就是以命題作引導,帶動學生研讀課文,加深理解,并進行加工創(chuàng)造,但不同于一般的改寫。如,孔乙己和范進都是封建時代的讀書人,都可謂中毒頗深,但是由于一個“連半個秀才也沒撈到”,一個中了舉人,命運就不同了。為了加深對封建教育思想毒害人的本質(zhì)的理解,我讓學生利用書中的材料去寫兩人遇在一起的情景——《范進路遇孔乙己》。這一變形,大大激發(fā)了學習熱情。
以上八條原則,并不是孤立使用的,它們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其中,激趣原則貫穿始終?!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作文命題只有令學生動心,才會動腦和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