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恩里克·格拉納多斯(1867~1916)是一位西班牙鋼琴家,他是一位民族音樂家,他的作品都有濃郁的西班牙民族音樂風格,他身處浪漫主義后期,他的音樂總是像畫一樣,給人以深刻的意境和印象感,能置身于情景之中,因為他也是一位畫家。本文以《升C大調音樂會快板》為例,介紹作者、分析彈奏技巧,以達到對此作者及音樂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關鍵詞:恩里克·格拉納多斯;西班牙;《升C大調音樂會快板》
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亞半島,這里是歐洲、非洲的交通樞紐,位于地中海地區(qū)以西,所以接受過基督文化,也有希臘羅馬文化的體現,也存在著吉卜賽和阿拉伯文化的身影,所以西班牙音樂的色彩變化很多,不僅僅是熱情,還有神秘感,有很濃的東方色彩。代表性的西班牙音樂家有伊薩克·阿爾貝尼茲、恩里克·格拉納多斯等。西班牙音樂是浪漫的,特點是敘事和抒情完美的結合,西班牙音樂擁有迷幻般的打擊樂節(jié)奏,煸情的薩克斯,跳動的音符,激情搖擺的舞曲。這些特點,都被格拉納多斯融入了自己的鋼琴作品中。
恩里克·格拉納多斯(1867~1916)1867年7月27日出生于巴塞羅那,他是一位民族音樂家,同時也是一位演奏家,他在美國、西班牙、法國多次舉辦音樂會。作為作曲家,他的創(chuàng)作涉及聲樂、室內樂、交響詩、歌劇以及鋼琴作品。格拉納多斯創(chuàng)辦了巴塞羅那古典音樂協會,在1900年他還創(chuàng)立了格拉納多斯音樂學院并親自督促和指導教學,所以,格拉納多斯也是一位杰出的音樂教育家。作為畫家,那些對色彩的敏感被應用到了音樂中。格拉納多斯的作品每一首都有鮮明的民族色彩,這正體現了他的偉大,把鋼琴演奏技巧和民族音樂完美結合。西班牙作為古典吉他發(fā)展最廣泛的地域,把他的一些鋼琴曲寫為吉他曲,被稱為“最優(yōu)美的吉他曲之一”。鋼琴曲的創(chuàng)作在他的作品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不幸的是,當格拉納多斯受到眾多國際大師矚目,邀請他演出時,卻發(fā)生了海難。格拉那多斯的鋼琴組曲《戈雅之畫》為他贏來了巨大的成功和榮譽。但他和妻子未能趕上回西班牙的輪船,在穿越英吉利海峽時遭到德國艦艇的魚雷襲擊,兩人不幸遇難,這天是1916年3月24號。
創(chuàng)作于1903年的《升C大調音樂會快板》是格拉納多斯鋼琴作品技術較難的曲目,也是鋼琴家們所鐘愛的作品,常演奏于音樂會中。對于這首曲目彈奏技巧的分析,在書中還不多見。
在這首曲目中,各種彈奏技法交織在一起,例如第55小節(jié)到72小節(jié),這里運用了模進的手法,將音樂氣氛烘托的非常激動和緊迫感,彈奏速度快,并且右手八度和三和弦持續(xù)級進,所以,練習時,右手應將手腕放松,每個音的力量稍向上提起,手指要主動向前走,以保證彈奏的準確。左手連續(xù)的三連音琶音,彈奏時掌關節(jié)應十分的堅定,這樣才能烘托右手激動的效果,表達出作者原來的情緒。第58小節(jié)應稍作漸慢,有一種憂郁的感覺,幫助后面的音樂更好的迸發(fā)出來。
在很多時候,他寫的旋律和力量的運用,其實是很糾結的,他在曲中運用了宣敘調,更好的表達了嘆息、憂愁的情緒,并使情緒的間歇不那么生硬,仿佛是對話一般。第99小節(jié)到101小節(jié),這3小節(jié)是練習時最不容易的地方,右手重拍上的和弦彈奏時力量不能太大,但是這里又是非常強烈的情緒,半拍之后馬上就要弱下來,如何解決,我想彈奏時可以稍微的將第一個和弦延長一點,使和弦的共鳴持續(xù),換踏板再從弱起開始彈奏。右手的跑動應貼鍵彈奏,保證準確性。第123小節(jié)突然用弱來銜接,這是考驗技術的地方。右手的和弦要慢下鍵,指尖彈到琴鍵的時候,腦海里還應當有一種繼續(xù)延伸的感覺,這樣彈出的聲音比較柔和深沉,需要反復練習。第125小節(jié),兩手切分音的音型非常麻煩。這里彈奏的時候右手應跟著左手去彈,雖然被寫成6連音,但我認為還是要彈成一大句,不要喘息,這樣才能更好的表現這個時候的情緒。
作品的寫作模式無外乎傳統的安排,在曲目結尾,第141小節(jié)開始到第155小節(jié),是全曲最輝煌的部分。這里音樂非常的感人,甚至煽情,右手大量的和弦構成音樂線條,不再是激動或者是興奮,所以這里的彈奏要動用大臂的力量,慢下鍵,將每個音的情感都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這是考察演奏者是否情感融入樂曲的片段,所以不僅需要技巧,重要的是內心的體會。
我們演奏一首作品,不是只有技術就夠的,在我看來,理解和融入、對音樂形象的想象和拿捏是更重要的。我們需要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揣摩他的想法?!兑魳窌彀濉酚胁糠盅葑嗾哒J為它既能作為樂曲演奏,也可以作為練習曲演奏,雖然不像《戈雅之畫》那樣,標題明確指出內容,我們不能因為沒有既定的標識就認為它只是一首快板練習作品。當熟練演奏時,就要更深層次的挖掘內涵。這首曲子是格拉納多斯民族風格與技巧性融合的比較完整的一首作品,所以音樂形象比較復雜,表現時要恰如其分,熱情、奔放是必須具備的一種角色,但更多時候我覺得要有憂傷、哀愁,包括猶豫不決的感情。我們可以將它想象成一個故事,有感人至深的優(yōu)美旋律,有西班牙女郎的哀傷,有激動憤怒的情感,有婉轉猶豫的表達,還有這一切即將結束時的吶喊,內心的呼喚。我們要想象出一系列的場景,才能更好的安排每一個音符的任務,最完整最確切的演奏。例如第33小節(jié)到第47小節(jié),音樂進入另一種情緒的時候,這里仿佛一位西班牙女郎在海邊輕聲歌唱,我們不能只看到復雜的和聲,不能只停留在突出某個聲部的練習,要想象著置身于那個世界中去體會。通過一處兩小節(jié)的漸慢,音樂過渡到了像夜曲般的旋律段落。寫法,類似于古典吉他的和弦感覺,中聲部彈起來要有撥動琴弦的感覺,音色不用太亮,彈奏時最好能表現出吉他上滑音和揉弦,這需要手腕在彈奏完上聲部旋律后有輕微的晃動,顯得音樂有搖曳的感覺,似進似退猶豫其中。這段由于聲部較多,所以練習的時候要分配好各聲部間的配合,不一定高音聲部和底聲部就是突出的,中間和聲的配合雖不必很明亮,但是它們代表了音樂的律動和節(jié)奏的快慢,有中聲部的切分音型,形成了典型的西班牙音樂感覺,所以各聲部要有各自的音色,是不同的情景設置。
結語:格拉納多斯是西班牙的民族音樂詩人,他的音樂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時期顯的那么的沁人心脾,在思想上解放和拯救人們。他將民族音樂最大化的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是一位具有西班牙浪漫主義氣質的音樂家。他的音樂浪漫細膩,就如同肖邦一般,用全部的生命和熱情供給著鋼琴事業(yè),他被譽為“西班牙的肖邦”。他譜寫的技巧不如李斯特那么精湛,但是每一個音符的情感卻是那樣的濃厚。他借鑒了歐洲音樂的寫法,融合民族素材,是浪漫主義音樂史上的又一次興盛時期,帶來了全新創(chuàng)作理念,西班牙音樂因此迎來了17到18世紀后的又一次繁榮。
參考文獻:
[1] 周薇.西方鋼琴藝術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2] 朱雅芬.西班牙鋼琴音樂的黃金時期[J].鋼琴藝術,2004(10).
[3] 蔡良玉.西方音樂文化[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
[4] Stanley Sadie,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MacmillanPublishers Limited,1980.“格拉納多斯”、“西班牙音樂”條.
作者簡介:倪莎(1988—),女,甘肅蘭州人,蘭州軍區(qū)戰(zhàn)斗文工團演奏員,研究方向:音樂學(鋼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