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友霞
【摘要】教育孩子從來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牽動著千萬父母的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親情的紐帶,使家庭教育具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能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在中華民族騰飛的新的歷史時期,對子女的教育比過去任何歷史時代更加吸引千萬父母的關注,也是使家長們感到焦慮和困惑的問題。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對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非智力因素是指動機、興趣、毅力、競爭與性格五要素。什么是智力因素呢?即學習、研究、理解、分析、判斷等的能力,稱智力,智力的最高表現(xiàn)形式是創(chuàng)造力。心理學界一般認為,智商由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五個方面構成。
有許多家長普遍反映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這些家長們不明白,人只有面對感興趣的事物注意力才會集中。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再看看你的孩子看動畫片時注意力怎樣,是注意力不集中嗎?兒童最愛看的是動畫片,肯定非常集中的,因為看動畫片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事。要讓孩子注意力集中,關鍵是要讓孩子對學的東西感興趣。
針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向家長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清理戰(zhàn)場。孩子做作業(yè),除了筆、作業(yè)本之外,其他東西都撤掉,讓桌面干干凈凈,清清爽爽。我們經(jīng)??吹?,孩子一邊做作業(yè),一邊手里玩著學習的鉛筆啊、卷筆刀啊,等等。這些物品干擾了孩子的學習,使他的精神不集中,撤走一了百了。
2、清除雜音。孩子做作業(yè)前,其他人不要大聲吵鬧,不要看電視,聽收音機,以不讓孩子聽到別的動靜為宜。
3、及時獎勵。對于孩子學習時注意力集中的點滴進步,都要鼓勵,如果孩子過去注意時間僅5分鐘,現(xiàn)在能堅持8分鐘了,就要立即表揚。孩子是夸出來的。
4、專門訓練。感覺綜合失調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要專門的通過特殊的運動器械,由人指導作感覺統(tǒng)合訓練;而對一般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進行一些提高注意力的游戲訓練,這類訓練的方法很多。比如:珠算、心算就可以調動孩子的興趣,達到注意力高度集中。
5、調動興趣。這是克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最根本的辦法。一個上課注意力十分差的孩子,為什么在游戲前十分專注,甚至忘記吃飯,就是游戲吸引了他,使他注意力自然就專注了。相同,老師講課,家長輔導,如果把枯燥的概念、定義等基本知識講得生動活潑,自然就能引起孩子的興趣。所以,父母、老師在指導孩子做功課時,一定要全身心投入,讓孩子感到有興趣,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
怎樣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動機、興趣、毅力、競爭與性格五要素。
這里,先舉一個例子,一個媽媽死于癌癥的孩子,從小下決心學醫(yī),攻克癌癥,這積極的動機,加上他對數(shù)學、化學、生物等學科的濃厚興趣,這幾個非智力因素便會激勵他發(fā)展,后來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北大醫(yī)學院。
由此可見,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有時超過智力。
再舉一例:有一家三個兄弟,這3人中,老大智力最為平平,基礎也差。但他最刻苦,毅力驚人,結果比他兩個弟弟的高考成績都好,畢業(yè)后,又攻讀研究生,現(xiàn)全家定居德國柏林搞民俗學。這就叫“勤能補拙”、“笨鳥先飛”。所以,為人父母,決不可只看測出來的智商,尤其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
1、動機的端正。有許多孩子沒有明確而具體的學習動機。沒有正確的學習動機,怎么會刻苦讀書?
2、興趣的調動。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一句話,“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贝_實這樣,一個高智商卻迷戀游戲機的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他的智商高過180,也不如喜歡聽歌的智商為100的孩子功課好。
只要教材好,講得好,老師、家長配合好,循循善誘,孩子的學習興趣就能上來。對孩子正確回答問題、取得了好的成績,父母及時表揚,才是孩子得到學習成果的好報酬,從而增進其學習興趣。對幼兒、小學生要培養(yǎng)廣泛興趣。可以通過看電視、參觀、游泳,由家長誘導而培養(yǎng)。帶孩子到海邊看潮漲潮落,變可激發(fā)他對大自然奧妙的興趣,激發(fā)他的好奇,喚起他的思索及探討學習的興趣。
3、毅力的培養(yǎng)。要讓一個剛上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具有堅忍不拔、廢寢忘食的學習毅力是不太現(xiàn)實的,因為孩子的最大樂趣是玩。學習與玩是矛盾的,所以,培養(yǎng)毅力,先要培養(yǎng)興趣,讓枯燥的學習趣味化。
毅力是自覺的,被強迫干的不叫毅力。毅力不僅是興趣帶出來的,毅力也是大人夸出來的,也是大人的毅力感化出來的。家長的毅力很容易感化孩子。爸爸每天晚上不看電視,不玩麻將,吃了飯,做家務,馬上在燈下寫作、看書,而且一言不發(fā),不受外界干擾,一寫三五個小時,這種毅力對孩子肯定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相反,有的媽媽,晚飯一推就開始筑長城,打麻將。那么孩子能有自覺學習兩個小時的毅力嗎?
4、競爭的激發(fā)。現(xiàn)在有許多家長向學校老師訴苦,說孩子沒有激情,沒有競爭心。這類孩子,家長們反映孩子不調皮、不搗蛋,學習也過得去,智力也不差。這類孩子學習沒有激情,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很簡單,這類孩子得的是衣食無憂,一切由家長包辦的現(xiàn)代兒童綜合癥,也就是競爭缺失癥。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么有什么,還競爭干嗎?針對這類孩子,建議家長們不能再包辦代替,許多事由他自己干,如洗衣服、買課外書,有意識安排他買菜、買米,教他討價還價,讓他融入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讓他們懂得生活不容易。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心呢?首先要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給孩子選擇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家長們應正視孩子的能力,對學習的要求要循序漸進,適當加強心理輔導,并注意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比如:先選擇與自己孩子稍好一點的孩子比,鼓勵孩子只要努力,趕上他沒問題。在孩子取得勝利之后,再啟發(fā)他尋找新的競爭對手。
另外,要多鼓勵,多為孩子講名人成長的故事,向名人學習等等。家長稍微用心,能科學合理地教育孩子,都會取得成效的。
5、性格的塑造。在非智力因素中,性格是個最復雜的因素。有的孩子能自覺地學習,有的孩子非得大人三番五次地催。
怎樣讓孩子自覺學習,樹立自律的個性呢?
1.疏導。給孩子講明學習的具體而可信的意義,不要空談大道理。
2.誘導。與孩子一起學會自覺找參考書上的難題。
3.指導。指導孩子安排好作息時間,安排好假期生活,讓孩子懂得勞逸結合。
斯賓塞認為:家庭環(huán)境對于孩子的心智和才能的發(fā)揮至關重要。父母的教養(yǎng)態(tài)度如果比較熱情、民主而非冷漠、獨裁,孩子的智能就比較高。在溫暖而充滿愛的家庭中,父母能尊重和接納孩子的問題,鼓勵和贊美孩子的優(yōu)良表現(xiàn),不但可以幫助孩子發(fā)展健全的人格,還能激發(fā)其創(chuàng)意而使其變得更聰明。
總之,孩子最需要贊許、表揚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