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
摘要:曹操作為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之所以能夠在政治上不依靠任何人的力量而白手起家,從一個不為人知的平庸軍閥迅速成為統(tǒng)領北方的霸主,主要體現(xiàn)在他的用人藝術上,具體表現(xiàn)為:選賢舉能唯才是用,寬容大度用人才,賞罰分明激勵人才,集思廣益信人才,知人善任用人才,深謀遠慮愛人才,以德為先引人才。
關鍵詞:曹操;求賢;用人之術
東漢末年,各地豪強之間為了爭奪土地和控制人口,互相混戰(zhàn)廝殺,階級矛盾日益尖銳激化,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斗爭也愈加激烈。各地豪強形成了一個個地主階級政治軍事集團,擁兵割據(jù),各霸一方。曹操出身于宦官之家,為世族所不齒。他在群雄并起互爭霸權的斗爭中,起初勢單力薄,無資可籍。而與之爭天下的袁紹、袁術、劉焉、劉備等各有所仗。與之相比,曹操的身世使他既不能像劉焉那樣制造“天意實在我家”的輿論,又沒有條件像袁術那樣“捏造符端,刻璽稱王”。因此,曹操爭取天下的唯一途徑便是招攬英才為己所用。為此他下達了三次求賢令,從中我們都能看出曹操求賢若渴的拳拳之心,能夠感受到曹操唯才是舉,海納百川的氣度。應該說,曹操的愛才之心,納才氣量,是當時許多統(tǒng)治者難以企及的。正是藉此,曹操帳下“猛將如云,謀臣如雨”,形成了一支生氣勃勃的政治力量。曹操就是憑借這支力量,平定了群雄爭霸的局面,完成了北方的統(tǒng)一。縱觀歷史曹操在用人藝術上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唯才是舉
曹操在選才的過程中沒有閱歷及門第偏見,只要是有才之人皆可被用。曹操提拔樂進、于禁于行伍之間,許褚是黃巾余黨,典韋是夏侯惇舉薦,郭嘉和荀或本屬袁紹。他對于人才非??是?。知道司馬懿有才干,便讓他出來做官??伤抉R懿稱病不出,曹操便以收監(jiān)相嚇才請出司馬懿。對于關羽更是惺惺相惜,幾次三番相邀,愛惜之至,最后因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而放他回去,且并沒有殺害或者為難關羽。曹操曾說,才若不能為我所用定也不能為他人所用。曹操前期五位謀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賈詡,都是主動投奔曹操的,其中有四個人來自曹操的對手的陣營,相中的便是曹操的求才若渴。與其說曹操選才倒不如說是雙向選擇,在這個過程中又何嘗不是才選曹操,因為曹操的求才心切。
2寬容大度用人才
陳琳原為袁紹手下,他在官渡大戰(zhàn)前為袁紹所寫討曹檄文,筆力雄健,鋒芒所向直指曹操。陳琳兵敗被俘后,曹操沒有報仇泄恨殺掉他,只是不輕不重地批評了陳琳:“卿昔為本初移書,但可罪狀孤而已,惡此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這話意思是說,你為袁紹寫文章,罵我一人還不行嗎?何必罵我祖宗三代呢?陳琳被曹操留在身邊任用,成為建安文學作家群的重要成員,寫出了《飲馬長城窟行》的名詩。建安時代唯一的女詩人蔡琰,在戰(zhàn)亂中被胡兵所擄,流落南匈奴十二年,是曹操用重金將她贖回,并為她重新建立了家庭。不然,我們今天就讀不到那激昂辛酸、催人淚下的千古名篇《悲憤詩》了。
3賞罰分明激勵人才
曹操治軍是很嚴的,多次下達和頒布各種命令,以明軍紀。而且曹操還以身作則,曾以削發(fā)一束代砍頭之罪。有罪必罰,有功必賞。曹操不但踐行了這一用人原則,而且有時候有罪也賞,這對留住人才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當初諸葛亮火燒博望之后,夏侯惇大敗回許昌,自縛見曹操,伏地請死。操釋之。之后還重賞了敗軍之將李典、于禁,原因是因為他們提醒過夏侯惇。曹操從不與下人爭功所有的功勞都歸于部下,甚至有罪找自身原因,這也是感動手下謀士的一個重要原因。
4集思廣益信人才
曹操在決策前,一般先征求部下的意見,集思廣益,廣納韜略,這是他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如茍或提出:“昔晉文公納周襄公,而諸侯服從;漢高祖為義帝發(fā)喪,而天下歸心;今天子蒙塵,將軍誠因此時首倡義兵,奉天子以從眾望,不世之略也,若不早圖,人將先我而為之矣?!辈懿俨杉{了這一策略,走出了關鍵的一步,挾天子以令諸侯,使許多人雖反“漢相”,卻忌諱掛上反對漢天子罪名而不敢輕舉妄動,曹操才得以很快的統(tǒng)一北方。官渡之戰(zhàn)是曹操消滅袁氏兄弟,統(tǒng)一北方的關鍵一役,也是袁紹、曹操用人才能的大比拼。袁紹排擠了許攸等謀士,而曹操則重用了許攸,并采納了許攸的計策。先用計火燒烏巢的軍糧輜重,摧毀了袁紹的后勤重地;又采取了聲東擊西之法,使袁紹徹底失敗。
5知人善任用人才
曹操知人善察,用人務必各盡其才。當時天下大亂,民棄農(nóng)業(yè),諸軍乏糧,羽林監(jiān)棗祗和騎都尉任峻有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面的才干。棗祗提出建置屯田,曹操接受其建議,任命棗祗為屯田都尉,任命任峻為典農(nóng)中郎將,在許都附近募民屯田,得谷百萬斛。于是各州郡也置屯田官,“所在積谷,倉廩皆滿”。使曹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杜畿有治理地方的才能,曹操就授以方隅重任,任命他為河東太守,結果“河東十六年,常為天下最”。
6深謀遠慮愛人才
曹操愛惜人才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恐怕是前無古人了。在張繡反叛過程中,曹操的侍衛(wèi)長典韋和曹操的長子曹昂、侄曹安民皆死于戰(zhàn)斗之中。戰(zhàn)斗結束后曹操親祭典韋,對眾將說:“吾折孝子、愛侄,懼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第二年曹操行軍至襄城,到渭水時,又觸景生情,在馬上放聲大哭,說:“吾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吾大將典韋,不由不哭耳!”即下令屯住軍馬,大設祭筵,吊奠典韋之魂。祭完典韋之后,才祭侄曹安民及長子曹昂,眾將深 受感動。關羽破黃巾驍勇無雙,曹操愛其才,故在關羽兵困屯土山上時,接受關羽提出三個不近情理的條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戰(zhàn)袍,贈戰(zhàn)馬,想收為己用,但終未留住關羽。關羽不辭而別,過五關、斬六將,而曹操卻一路放行。
7以德為先引人才
陳宮因曹操刺殺董卓而尊其為義士,又因曹操殘殺呂伯奢一家而棄之。陳宮做了呂布的謀士,在白門樓為曹操所擒。在那個“良臣擇主而事”的年代,陳宮寧愿選擇有勇無謀的呂布,也不愿跟隨諂詐奸險的曹操,結果引來殺身之禍。陳宮臨斬時,曹操因其足智多謀、慷慨義氣而心有不忍,先以妻兒老母相挾,后允諾贍養(yǎng)其家小,陳宮皆不為動,凜然就義?!昂蟛芄B(yǎng)其母妻,嫁其女,待之甚厚。以此體現(xiàn)了曹操信守諾言,善待陳宮家屬之“德”,是對曹操仁德、信義的正面?zhèn)鬟_。還有曹操起兵征討袁術時,引發(fā)了烽煙滾滾的戰(zhàn)事,百姓正值割 麥時節(jié),因兵至而躲避山中,曹操因命軍士號令官吏百姓:“凡遇麥田,但有踏踐倒者斬首;擅自搶擄人家財物者誅戮。王法無親,并宜遵守?!毕仁谷寺犯鎴笱?,居民勿得驚疑,不許說移妄動,因此百姓于路,無不望塵遮道而拜,稱頌盛德。這表現(xiàn)了曹操體恤人民、深得人心寬仁形象。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曹操這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之所以能夠在政治上不依靠任何人的力量而白手起家,從一個不為人知的平庸軍閥迅速成為統(tǒng)領北方的霸主,這除了與他具有海納百川的廣闊心胸有關系之外,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他用人有術的軍事領導才能上,所以在他身邊才會形成猛將如云,謀士如雨的團隊盛況。這為他日后在政治軍事上三分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魏書·武帝紀[A].三國志(卷一)[M].北京:中華書局,1982.
[2] 羅貫中.三國演義[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113.
[3] 丁錫根.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中)[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