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卿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下面筆者就談一談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用演示實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學生認識化學的窗口。形象生動的演示實驗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的有效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應從第一節(jié)化學課開始。我在課上向學生展示了化學實驗的神奇魅力,利用寶葫蘆、魔瓶等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感到化學是一門神奇的學科。在教學“氧氣的性質”時,我沒有按照先教學物理性質再教學化學性質的常規(guī)步驟平鋪直敘,而是調整順序,以演示實驗開路,以趣引思。我預先準備了一瓶氧氣和一瓶空氣放在講臺上,讓學生觀察后提出問題:“這里一瓶是氧氣,另一瓶是空氣。你能確定哪一瓶是氧氣嗎?”學生仔細觀察后,議論紛紛,可又說不出解決的辦法。這時我又問道:“用肉眼能辨認出來嗎?”學生回答:“不能,因為氧氣和空氣一樣都是無色的氣體。”看到學生對于如何鑒別這兩種氣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就把一根帶有火星的木條分別插入兩個瓶中,學生看到了迥然不同的現(xiàn)象,問題便迎刃而解。通過上述實驗,學生既明確了氧氣的“色、態(tài)、味”等物理性質,也對氧氣的化學性質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密切聯(lián)系生產生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化學知識與生產生活有著廣泛而密切的聯(lián)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把教學內容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體驗到所學知識的價值和用途,從而產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如,在講授“一氧化碳的還原性”時,我指出:課本上的化學方程式“Fe2O3+3C0高溫2Fe+3CO2↑”是冶金工業(yè)中煉鐵的化學原理。接著,我又提出一個問題:“煉鐵的主要原料是含F(xiàn)e2O3的鐵礦石和焦炭。以鐵礦石和焦炭為原料,煉出鐵要經(jīng)過哪幾步化學反應?寫出各步的化學方程式?!蓖ㄟ^練習,學生不僅牢固掌握了一氧化碳的還原性,而且對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碳單質之間的轉化關系也有了清晰的認識。了解到化學反應與生產生活緊密相關,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高漲。
在化學課堂上,還可以介紹一些化學家的故事或趣聞逸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居里夫人用畢生精力提煉鈾;侯德榜年輕時勤奮好學,以優(yōu)異成績獲公費留學并最終發(fā)明聯(lián)合制堿法;凱庫勒從夢中得到啟示,從而確定苯分子的環(huán)狀結構等。從這些名人的故事中,學生可以認識到,一些偉大的發(fā)現(xiàn)是在日常的學習積累中造就的,對我們來說并不是遙不可及的事。介紹化學的產生和發(fā)展的史實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元素定義的提出、燃燒學說的產生和發(fā)展、元素周期律的建立等,這些史實可以讓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產生的背景以及發(fā)展過程,了解化學學科的來龍去脈,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學內容。
三、鼓勵動手操作,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初中學生喜歡實驗,特別喜歡親自動手的探究實驗。為了滿足學生這種需求,我的化學實驗室對學生開放,書本中的很多實驗都讓學生自己動手探究,同時還注意指導學生實驗前按要求進行預習,明確實驗目的,了解實驗步驟,弄清注意事項。實驗時,我引導學生細心操作,認真做好記錄,遵守實驗室紀律。
除了學校的化學實驗室,我還嘗試讓學生建立家庭實驗室。家庭小實驗不僅是實驗室實驗和隨堂實驗的拓展和延伸,而且還是進一步豐富學生化學知識的有效途徑。如,探究鐵制品銹蝕的條件、探究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溶液的配制等實驗,都可以利用家庭實驗的形式完成。對于那些對化學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還可以組織他們參加化學興趣小組,開展課外實驗活動,如,制取硫酸銅晶體、測定硝酸鉀在水里的溶解度、從制取氧氣后的殘留物中提取二氧化錳、將紅糖制成白糖等。
四、體驗成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學習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持久。有些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學習上困難較多,容易失去繼續(xù)學習的興趣。教師在平時應關心他們,主動接近他們,經(jīng)常找他們個別談心,并加以個別輔導。在課堂上,要多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讓他們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化學教師循序漸進,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讓學生們愛學習、會學習,不正是我們教育追求的目標嗎?
(責 編 肖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