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至今,“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已經成功舉辦八屆。大賽累計參賽人數已突破500萬,參賽中小學校近5000所,大賽業(yè)已成為全國規(guī)模最大、影響最廣的作文賽事。一個針對中小學生的作文比賽能持續(xù)多年,辦得如此風生水起、朝氣蓬勃,必定有其訣竅?;仡櫞筚惖臍v程,歷屆大賽均遵循“激發(fā)廣大學生的寫作興趣、發(fā)掘學生的寫作潛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辦賽方針,在人才培養(yǎng)選拔、文風轉變、技法改進等不同的方面下功夫,重視中小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yǎng),關注作文質量的提高,達成了向各級學校培養(yǎng)和輸送一批“綜合素質優(yōu)秀、寫作特長突出”的拔尖苗子的目標。
青春寫作樂園
“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作為一個開放式寫作平臺,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崇尚創(chuàng)新性的自由寫作樂園。大賽不設置參賽門檻,對所有的青少年大聲呼喊:喜歡寫,愿意寫,就來吧!作為針對寫作的專項比賽,大賽注重在基礎教育領域培育更多的漢語寫作人才,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形成梯度寫作人才培養(yǎng)模式,這一點從賽制的設置上可見其端倪。比賽分初賽、復賽、全國總決賽三個階段進行,學生可以自由報名參賽,報名的學生還可以參加由賽事組辦單位舉辦的各類作文教學指導活動,獲得更多的作文培訓、寫作實踐指導,讓更多的青少年體驗到寫作的樂趣,更主動、愉快地進行寫作。與此同時,參賽者的數量,保證了優(yōu)中選優(yōu)的獲獎作品的質量。
重獎之下必有勇士,大賽的獎項設置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皩W生獎”除了初賽、復賽、總決賽的一、二、三等獎均能得到證書獎勵外,總決賽的特等獎選手能得到萬元獎品,高中組特等獎和一、二等獎選手都能獲得協(xié)作高校自主招生推薦資格。這些獎項讓那些有寫作特長的學生獲得從精神到物質的雙豐收。這一點告訴大家,大賽是一個真正的寫作者的樂園,就像是去游樂園套圈、釣魚,你只要樂于參與寫作,又寫得有新意、有水平,就會得到豐厚實惠的回報。
大賽這個青春的寫作樂園中,肯定少不了高校的參與。從寫作人才的發(fā)掘選拔角度來講,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已經成為高校中文系的一塊實驗田。這一點在高中組的競賽題目中得到體現,大賽命題組專家在出題的時候,不會像高考作文一樣左顧右盼考慮大多數學生的水平,將目標義無反顧鎖定在文學方面更有天賦的學生身上,希望通過難度較大的題目、更嚴格的審閱標準,選拔出真正有文學寫作特長的學生。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33所高校將自主招生選拔推薦資格授予大賽高中組二等獎以上的獲得者,應該說是扎扎實實落實了通過大賽選拔寫作特長生的辦賽宗旨。其實,未來的參加者大可不必害怕大賽命題的難度,在青春爆棚的寫作樂園里,沒有挑戰(zhàn)性的游戲,肯定沒有吸引力。
別做守舊派
漢語寫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青少年作為漢語寫作的傳承者可謂重擔在肩。然而傳承并不等于守舊,漢語寫作一樣需要創(chuàng)新,以推進漢語保持新鮮活力。作為參與主體為廣大青少年學生的作文賽事,“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專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力求通過倡導主體寫作,個性化、真性情的寫作,發(fā)揮作者寫作的自覺性,引導學生在作文的內容、作文形式上沖破藩籬、打破常規(guī)。
大賽高揚起創(chuàng)新的旗子,并堅決抵制程式化寫作惡習。近年來為了應付高考,很多學生都采取了四平八穩(wěn)的策略,害得全國各地的高考作文全都有朝著“新式八股文”的方向發(fā)展的趨勢。這種作文,有議論,有敘述,有名人名言,有各種素材,“古人來開會”是常事。正如北京大學中文系與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漆永祥教授所批判的那樣,現在學生作文中充斥著各種惡習,拙劣的寫作方式包括:賭咒發(fā)誓體,全文充斥“一定”“必須”以表決心顯勇氣;空言泛語體,無論寫什么都是一通看似高妙、實則空泛的廢話;小資美文體,用抒情的語調、無病呻吟的口吻來描述與議論;爹死娘病體,講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悲慘故事;故事拼湊體,事先準備四五個勵志故事,無論什么題目,都用這幾個故事編織成文;四平八穩(wěn)體,一味求穩(wěn),“40分萬歲”;龍頭鳳尾體,開頭有“氣勢”,結尾要“升華”,中間卻是段豬腹;排山倒海體,用漂亮整齊的排比句貫穿全文;亮點閃光體,過分追求文章中有亮點,以引起閱卷者注意;副題題記體,作文正題之下尚有副題,開篇再用名人名句為題記,中間用小字標題,將一篇文章割得四分五裂;生僻艱澀體,故意用生僻字詞與艱澀的語句,顯擺自己的與眾不同。
此外,還有時空穿越體、文白夾雜體、天書地咒體、符號圖畫體,等等,不一而足。雖然很多人都認識到這些不良寫作風氣的害處,但是,由于高考的重要性,再加上人們的慣性,一些高中老師仍然不敢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寫真情實意的作文,而是繼續(xù)教給他們各種套路。如此一來影響了學生思維模式的發(fā)展,學習永遠停留在死記硬背,沒有思維能力,沒有認知能力,沒有發(fā)現問題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是,在“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中,使用陳舊套路、低水平的作文是活不到復賽的。如果說高考作文會兼顧大多數學生的作文水平,那么,舉辦作文大賽,完全貫徹“創(chuàng)新”的理念,要求學生說實話、真話、人話。假大空的模式,套路化作文在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中絕對得不到特等獎、一等獎,甚至不能獲獎。從歷屆大賽的獲獎作品看,大賽的審閱組應該是很好地貫徹了摒棄舊路子、倡導新文風的思路,讓那些敢于并且善于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的文章從成千上萬的作文中脫穎而出。比如,《翻越“高墻”以道德立世》《宇宙大問,解在人間》等。的確,文如其人,年輕就要有年輕的模樣,年輕人的文章一定要杜絕老氣橫秋的廢話,而應該任由文采充滿朝氣、充滿能量在紙上奔跑。
讓敘說更精彩
寫作是一種獨特的境界,能“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在寫作過程中,面對紛繁復雜的大千世界,面對無限量的各種信息,該如何下筆?是引經據典、慷慨激昂地發(fā)鴻篇大論,還是輕言細語、娓娓道來?
現實中,不少學生沉醉在議論文的講究筆法里不能自拔,抱著應試的心態(tài),苦練論說功夫,卻往往忽略了怎樣用文字去清楚流暢地講述一個故事。對此,在“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總決賽”的點評現場,作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曹文軒老師無不遺憾地表示,他在看作文的時候,希望看到孩子們在說事方面的能力,但是可惜沒有看到。“你們說理都非常能說,但是我不知道你們說事怎么樣。我一直有個看法,教育過程是一個不斷強化說理能力而衰減說事能力的過程?,F在連碩士生也說不好一件小事,這很讓人遺憾。我非常希望以后在看你們作文的時候,一邊感受到你們強大的說理能力,同時還能感受到強大的敘述能力?!?/p>
寫一篇既能表達材料思想又合情合理的記敘文,在兩個小時的時間里,對寫慣了考場作文的高中生來講不太習慣,甚至是有一定難度。因此曹文軒老師期待的“說事的文章”果斷沒有出現。也許有人會問:如果在議論之外,寫幾段故事,不就體現出說事的能力了嗎?那樣情況可能更糟!要知道,寫出文體特征模糊的文章,就好比作了一個難吃的夾生的雞蛋灌餅,其效果可想而知。不論是在考場上,還是在賽場上,都不能讓評審專家戴著放大鏡去找尋判斷,你的文字究竟屬于哪種文體。作文時拙劣生硬的文體混搭是被大賽評審專家摒棄的,使用大話、套話空發(fā)議論也是不被看好的。
敘述是寫作中使用頻率很高的一種表達方式,記敘文中可用敘述來交代人物和事件、展開情節(jié),議論文中可用敘述來介紹論據材料。敘述在各種文體中都可以使用,因此,在寫作中學會并善于使用敘述非常重要??v觀大賽的獲獎作品,有些雖有瑕疵,不是那么盡善盡美,但是卻能敘述流暢、文從字順、感情真摯,文中總會閃現出那么幾句話打動評委。無論你的文風是樸實還是華麗,是激昂還是溫柔,是小清新還是大豪放,清楚明白的表達才是王道?!皠?chuàng)新作文大賽”所倡導的“說事的好文章”值得大家去好好悟、多多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