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超
【人物簡介】
郭培,中國第一代服裝設計師,也是中國最早的高級定制服裝設計師。
現(xiàn)為玫瑰坊服裝公司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中國十佳設計師、中國服裝設計師協(xié)會理事、中國服裝設計師協(xié)會藝術家委員會委員。
1993~1995連續(xù)三屆榮獲“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服裝金獎。
1989~1995任天馬服裝旗下首席設計師,所設計的服裝實現(xiàn)市場銷售總額破億元的記錄。
1995~1996年作為澳大利亞著名記錄片女導演薩麗.英格頓的《毛式中山裝》 中唯一代表人物,展示中國時裝業(yè)現(xiàn)狀及發(fā)展,該片在多國放映,獲得了巨大成功。其作品亦被澳大利亞動力博物館所收藏。
1996首次成功舉辦個人時裝發(fā)布會《走進1997》。
同年被日本《朝日新聞》評為“中國五佳設計師”。
1997被評為中國“十佳設計師”。
1998年獲國際服飾博覽會最佳設計、最佳工藝等五項金獎。
2006年成功舉辦《Guo pei2007》高級時裝發(fā)布會,
并獲“最佳禮服設計獎”。
2008年成為北京奧運會頒獎禮儀服裝設計師。
采訪郭培約在她一個題為“傳承與永恒”的展覽活動上。甫入展廳,她正在給前來參觀的嘉賓介紹自己的作品,輕聲細語,娓娓道來。每件作品都是一段經歷,每件作品都是一個故事,每件作品都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沒有過于驚天動地的傳奇經歷,沒有過于渲染的故事背景,也沒有過于激昂的情緒表達,而是一種對服裝設計愛到深處的傾心流瀉,自然、流暢,不帶矯揉造作,不帶刻意雕琢。
郭培對服裝設計有一種執(zhí)著的韌勁兒,見到郭培的人都會好奇是什么激發(fā)她有如此豐富的創(chuàng)作靈感,每年1000余件的服裝設計,無論對哪位設計師來說,都是一個挑戰(zhàn),那么是什么使嬌小的她迸發(fā)出如此巨大的創(chuàng)作能量?讓我們一起走近郭培,探尋她瑰麗的服裝王國背后的能量系統(tǒng)……
郭培:沒有,1982年我選擇專業(yè)的時候,大家尚不知道服裝設計具體是什么,它跟裁縫有什么差異。所以那個時候服裝設計既說不上時髦,也談不上前衛(wèi)。那個時候沒有前衛(wèi)這個詞,大家的生活很保守,很平穩(wěn),不像現(xiàn)在的年輕人,覺得前衛(wèi)是很自然,很容易接受的,那個時候人們對“前衛(wèi)”的是不太認同的。所以,當時我選擇服裝設計專業(yè)沒有很多輿論導向性的干擾因素,就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喜歡。我喜歡畫畫,喜歡做服裝,其實很多女孩可能也都喜歡,不是說我就是特別的,100個女孩里頭可能有80個都是愛美的,都是喜歡漂亮衣服的,但是我是很少能堅持下來,還把它當作自己職業(yè)的一個。
郭培:專業(yè)選擇既是一個感性的過程,也是一個理性的過程。說感性,是指首先要對所選的專業(yè)感興趣。前一陣我參加了加拿大一所高中學校的活動,他們學生也同樣將面臨志愿選擇。學校在同一天邀請了各行各業(yè)的人,通過一堂課的形式為學生講解自己職業(yè)中有趣的事情,一個教室一種職業(yè),讓學生自己去有選擇地聽。喜歡服裝設計,就來看看郭培的、聽聽郭培的,聽聽她講這個職業(yè)多么有趣,多么好玩,又如何去做。聽的過程中,學生還可提問,特別有意思,這是一種感性激發(fā)的過程。專業(yè)不能簡單地用好壞來區(qū)分,有誰能清楚地知道什么專業(yè)好,什么專業(yè)不好?我在做選擇的時候,很朦朧,也很猶豫,因為周圍的人對我發(fā)出不同的聲音:“這是什么職業(yè)?”“那種職業(yè)就是裁縫吧,你應該做科學家呀!”“這種職業(yè)不會有出息吧?”……這是當時我所面對的。但我就是喜歡,沒有辦法,我還是選擇了服裝設計。
說理性,是指選擇不能只憑暫時的一腔熱情,而要能夠堅持,建立在腳踏實地的基礎上。我常會在微博上遇到一些人,他們會問:“我特別喜歡服裝設計,能跟你去學嗎?能拜你為師嗎?”沒法回答,因為不能,他必須先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喜歡,就應該提早去奠定基礎,應該至少在12歲的時候畫畫,喜歡不是單喜歡就行,得付出,早點學素描,學色彩,看服裝方面的書……無論是專業(yè)的選擇還是職業(yè)的選擇都是一個非常嚴肅的過程。我選擇專業(yè)的時候,母親對我說:“你自己想好,因為你已經長大了,你要對你自己的選擇負責任,一旦選擇就不能改變,一輩子只有這一次機會,你不能今天選擇了,明天就不喜歡了。不喜歡,其他的能改,這不行。這個選擇就是一輩子的選擇,你要想好?!爆F(xiàn)在想來她是以這種方式在引導我認真思考這個選擇,而不是做一時的莽撞之舉。這就是理性的過程,沒有感性。
郭培:從沒有過,我是一個特別執(zhí)著的人,從來沒有想過會換職業(yè)。所以,我的成功就是一種簡單的堅持,我不比別人聰明多少,不比別人的能力強多少,我就是因為沒有雜念。對我自己,我覺得改變不一定是成功的,但是如果不改變就一定是成功的。所以“變”不一定就是好的,十個變里頭,可能會有九個是不成功的。就好比一條路,一直走總會走到終點,這條路可能有坡,有曲,有折,但不能一遇到曲折就干脆換一條路走。換一條路又相當于重新開始,如此反復,人生就會像走路的這個過程,重新開始,重新開始,不斷地重新開始,怎么都到不了終點。人的時間有限,無數(shù)的選擇把時間都給耽誤了。服裝設計的路非??部?,走上這條路的人很多,走到成功的很少,所以,成功的道路并不擁擠,因為能成功的沒有幾個。
郭培:來源于兩個方面吧,一個是我樂天派的個性;另外一個就對服裝設計單純的愛。
我是一個特別陽光的人。什么事情都會往好處想,人生都會有很多的經歷、波折,每個人遇到的一樣多。上帝很公平,給每個人多少甜、多少苦是相同的,給每個人多少機會、多少挫折也都是一樣的。沒有一個人是沒受過挫折的,沒有機遇的人也是不存在的。但是太多的人,遇到機遇的時候貪心;錯過了機會的,可能是因為他認為這根本不是一個好機會。這就好比本來有個男朋友/女朋友很好,但又看上更好的,為了那個不一定屬于自己的,放棄了現(xiàn)有的,結果一無所有。
很多人做服裝設計為什么堅持不了?因為他們總會很猶豫,他們可能很有天賦,但最后可能被金錢、名譽等等所誘惑。做服裝設計為了賺錢,那么服裝設計不是他最愛的,賺錢是他最愛的;做服裝設計為了出名,那么服裝設計不是他最愛的,賺到名是他最愛的……如此,做服裝設計便不是因為愛而堅持,而是因為“目的”堅持。為“目的”堅持不是不能提供動力,但這種動力可變性太大,不能夠持久性地支撐你走向真正的成功?,F(xiàn)在選擇專業(yè)、職業(yè),你會怎么想?“去做會計吧,比較穩(wěn)定,掙錢比較多”“去做明星吧,將來能出名”“去學經商、學管理吧,因為掙錢多”……如果抱著名利雙收的目的來學服裝設計,那么,放棄吧,因為服裝設計不會為你帶來這一切。反而是那些沒有將這些結果作為目的的人,會得到這些。即便是得到某些結果,對他來說也沒有影響,因為熱愛,他還會堅持。
八九年前,有一個人出500萬要買我的作品,當他真要買的那一刻,我舍不得了。最后我說:“對不起,不能賣你?!碑敃r很多人不理解:“你做衣服為什么?你做衣服不是為了賣嗎?”是啊,做衣服為了什么?不就是為了賣嗎?不賣,做衣服干嘛?當時我回答不上來,但是我就不想賣。今天我就可以告訴你了,因為我愛。當然這件事情也讓我思考了好多年,錢是讓人用來實現(xiàn)理想的,它是一個過程,一個中介,擁有錢可以讓你做喜歡做的事情;而即使沒有錢,我現(xiàn)在做的也是我最愛的事情。
大學招生指南:如果將目前的人生劃分為不同的階段,您會怎樣劃分?
郭培:人的一生得經過聽、看、行、悟四個階段。小時候聽,多是一種被動的信息采納;大一點學會去看,去觀察,而不只是被動的聽;有了觀察學習,就會想通過自己的行動去落實、去嘗試;最后通過嘗試,積累各種經驗而有所悟。這幾個階段跟年齡沒有絕對的聯(lián)系,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停留在聽的階段。當然人生也有很多設定,童年、少年、青年、成年、壯年、老年等等。從字面上看這只是一種時間區(qū)間,但細究起來,這些階段同樣包含著對應階段的成長任務。你不能因為太喜歡童年,就老是待在里頭。為了最大限度地節(jié)約時間,使單位時間變得更有意義,只能使自己快點成熟起來。走得慢的人,以時間作為標尺,他可能已經到達了人生的某個階段,但從成長、發(fā)展的角度而言,他卻只走到三分之二或者三分之一的位置,更為精彩的部分,完全沒有體驗到。
大學招生指南:那您又是怎樣劃分自己的職業(yè)生涯?
郭培:設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疊加型。將不同的元素疊加在一起來完成設計,所以這個階段要多看資料,多看書,這個地方積累一個,那個地方積累一個,形成自己的素材庫。第二個階段,目的型。有目的地運用元素,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去想,比如某位明星要去國際電影節(jié)走紅毯,那么為突出中國特色,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運用中國元素。第三個階段,表達型。沒有目的,就是傾訴,做自我靈感的表達。這是我自己的一種感悟,也都是我經歷過來的?,F(xiàn)在看我的作品就是表達型的,沒有目的,是一種傾訴的狀態(tài)。創(chuàng)作的過程就像面對美食,很享受,一種沉浸體驗。就讓我一個人,靜靜地,把心里的東西說出來,用服裝設計來表達我的情感。用我的設計講故事,比我的語言漂亮。就跟為別人唱歌獲得掌聲、給人朗誦獲得贊嘆一樣,你會很滿足。那個時候你的身體就會發(fā)生很好的化學反應,你很興奮,很快樂。這就叫做真正的愛,這也是一種信念。所以我覺得信仰其實不在宗教里頭,職業(yè)也可以成為一種信仰。能把愛、欲望、信仰七情六欲都融合到一個點上,這一生就太幸福了。
大學招生指南:您怎樣理解美?
郭培:我欣賞的美,是中午十二點的美,最正的美,最積極的美,沒有任何極端。所以我才做嫁衣,唯美。我沒有悲觀,沒有極端,沒有埋怨,我喜歡所有美好的事情。為別人帶來快樂愉悅的東西就是美的。所以鮮花人們都認為是美的。人類對美是有共識的,丑陋的東西沒有人會認為它美,但有很多藝術家用丑陋的東西來表達自己極端的情緒,發(fā)泄自己內心的垃圾。對此我就不太認同,你自己都認為不好了,你還讓別人那么難受?知道看到這樣的東西人會很難過,為什么還要那么做?這種東西掛哪兒?掛到家里,一進去就難過,掛到辦公室,一天都難過,你怎么會有美好的生活?所以本身美好的東西才能延續(xù)。
【專業(yè)介紹】
服裝與服飾設計(本科)
門類:藝術學
學制:4年
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簡介:該專業(yè)培養(yǎng)具備服裝結構工藝、服裝設計及服裝經營管理理論知識的實踐能力,能在服裝生產和銷售、服裝研究單位、服裝行業(yè)管理部門及新聞出版機構等從事服裝產品開發(fā)、企業(yè)經營管理研究及宣傳評論、市場營銷、服裝產品設計、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基礎課程包含:創(chuàng)意設計素描、色彩畫、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基礎圖案、美術史。專業(yè)課程包含:服裝畫技法、服裝設計系列課程、結構設計與成衣工藝、手工印染、服飾色彩、服飾配件設計、服裝社會心理學、服裝史、服裝材料學、服裝CAD、服裝生產與營銷管理和時裝攝影等。